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粒沙

29期联诗班第七讲E组作业贴(组长:高山流水)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59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1: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作业   E15泉水叮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2、事物特点法 3、修辞技巧法。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流水落花美,难道相思失意深
2)…但得…  …不教…      但得文章千古念,不教假意瞬间存
(3)…不因…  …哪得…     不因前人栽树,哪得后辈乘凉
(4)…才…  …已…         才见柳枝绿,已然四月天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落泪只须情满时
解析,春天的气息最是撩人的,怀春的少女却因不见情郎而相思落泪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嫣红两位忙采莲
解析  一枝白荷斜映在水面    有两个红衣少女在忙采莲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       田中黄土苗长出
解析   门外的篱笆爬满了花朵,田野里的秧苗也都已经露出了尖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采荷一束香盈怀
解析  种的竹子已经能够给小院遮阴避凉,采一束荷花却已是满怀香气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书画伴茶无忙暇
解析 想怡情的时候,信手拈来的诗文去换酒,写书作画的空档品品茶也是逍遥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脑里有文珠玑来
解析  心中没有烦恼自然清凉,脑海中有诗书才能口出珠玑

点评

 书画伴茶无忙暇,诗文=书画合了,忙失替失对,暇古仄,今音三平尾。脑里有文珠玑来,三平尾,失替失对。  发表于 2016-6-29 12:53
泉水叮咚好!一二题正确无误。造句题完成得比较好,不因前人栽树=哪得后辈乘凉,这句失替了,其他的都很好。对句题:田中黄土苗长出,出是古仄,今音可以,长在这里是仄,失替了。采荷一束香盈怀,三平尾。  发表于 2016-6-29 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联班E25秋日私语第七讲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手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锦上添花易 谁道雪中送炭难
(2)…但得…  …不教…  但得梅花香陋室 不教俗务累闲身
(3)…不因…  …哪得…  不因寒苦十年浴 哪得梅花一树香
(4)…才…  …已…    才经此处回头望 已盼春红为我开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解析:抓住春和撩人二字来对:醉心就在山水间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解析:素白,想成梨花,整句意境比较安静,对句:嫣红两岸笑争春。动静结合。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解析:描写的春天繁花美景,对句:庭前画卷燕裁开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解析:隐士的人生境界和态度,对句:涂鸦四壁淡修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解析: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对句:笔墨添香宁静心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解析: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对句:砚底追云自在生

点评

秋日私语好!作业完成得很棒!赞!一二题完全正确。造句题非常好,一气呵成语意流畅,语感好,上下联关联紧密,赞!对句题:醉心就在山水间,失替失对。砚底追云自在生,自、不规则重字。其他的都很好  发表于 2016-6-29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E08—天涯散淡客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寻找关联点的方法:1、重点字词法2、事物特点法3 、修辞技巧法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春雨曾过往,谁道梨花起相思
(2)…但得…  …不教…
但得时光寻美处,不教心房落尘埃
(3)…不因…  …哪得…
不因点拨,哪得达观
(4)…才…  …已…
大地才将寒褪去,春风已将雁唤回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追梦何须年少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遐思几缕出岫云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庭中光影燕剪开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煮茶一碗暖冰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书剑藏身走天涯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字里有情暖意生

点评

对句一可以,对句二失替失对,前四后三断了。对句三失替失对,剪换裁不就解决了吗?光影再斟酌。对句五失替失对,思路不错。对句六清凉并列=暖意偏正。天涯散淡客同学以后注意平仄  发表于 2016-6-29 13:22
天涯散淡客好!一二题正确无误。造句题:1失替,上联语意不流畅。2下联严重失替。3可以,4下联失替,估计下联的将应该是把,建议雁改燕,燕是春天的物象,雁是秋天的物象。对句题没按作业要求解析  发表于 2016-6-29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2:4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E一27天山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色,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的一个中心点。它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事物,一个理念,一种状态,一种气氛等。
            关联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找出,
         一,重点字词法
         二,事物特点法
        三,修辞技巧发
         四,合理转假法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可在实践中摸索。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它是指上下联之间连接上的语法关系,确保人出句对句合理的衔接。常见的有一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二,顺承关系。三,递进关系。四,假设关系。五,条件关系。六,转折关系。七,选择关系。八,因果关系。九,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陌上冰溶化
          谁道岸边柳盎然

(2)但得壮志守边塞
          不教狼烟踏玉门

(3)不因幼年苦
           哪得晚岁甜

(4)  小荷才出水        
          蜓蜻已吻头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香几缕径扑鼻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天边野草绿正浓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煮酒两杯闲待朋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竹叶入杯忘月年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腹内藏书世事清

点评

对句三失替失对。对句四失对。对句五思路不错,建议重新组织物象和语言。对句六清不规则重字  发表于 2016-6-29 14:43
天山好!一二题正确。造句题:3小题失替,4小题意思不错,可惜失对。对句题没按作业要求完成,没解析,第一句对句也没完成。对句二出句是古音,对句‘扑鼻’都是古仄,古今音不能混用,所以失替失对,同声收尾。  发表于 2016-6-29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16-6-29 11:2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第29期第七讲E28--浅笑安然作业◎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明月圆时好,谁道伤心夜漏长 (2)…但得…  …不教… 但得君心尤似我,不教思念了如霜 (3)…不因…  …哪得… 不因细雨涓大海,哪得书香飘案头 (4)…才…  …已… 才有三分色,已穿十里香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醒梦常逢月缺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暖人几句便开心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心中俗念我抛开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淡墨泼梅好舒心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室内少书寂寞因    

点评

对句三语意流畅,语感也好,个人觉得有点意隔,出句是赞美春天,对句远离俗世,表达的主题不统一。对句五失替失对。  发表于 2016-6-29 14:56
浅笑安然好!一题什么是关联点回答得很好,但没有按要求回答如何寻找关联点。二题正确。造句题3小题再斟酌,细雨涓大海不是书香飘案头的原因。其余三句很好。对句题:对句一可以,对句二暖人=素白词性、结构失对  发表于 2016-6-29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16-6-29 12:1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第29期第七讲E28--浅笑安然作业◎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明月圆时好,谁道伤心夜漏长 (2)…但得…  …不教… 但得君心尤似我,不教思念了如霜 (3)…不因…  …哪得… 不因细雨涓大海,哪得书香飘案头 (4)…才…  …已… 才有三分色,已穿十里香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醒梦常逢月缺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暖人几句便开心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心中俗念我抛开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煮茶一石好邀朋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淡墨泼梅好舒心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室内少书寂寞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9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6-29 17:56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E17-今日有约  作业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
(2)事物特点法
(3)修辞技巧法
(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春色好,
谁道故山遥。

只知高马人前美,
谁道寒窗背后酸。

只知游仕好,
谁道旅途艰。

(2)…但得…  …不教…

但得杏坛耕沃土,
不教学子憾今生。

(3)…不因…  …哪得…

不因三载苦,
哪得一生安。

(4)…才…  …已…

北国草才绿,
南枝花已香。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提笔轻描柳软时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高几许更惊人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堤边翠幕柳织成(今)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修心数载有仙风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节令随心遇旧游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尘外轻名淡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3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30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29期第七期E组副-亭亭玉立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 、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具体的讲就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已是……何堪”“不但……而且”等。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春暖花开万物苏醒,谁道慵懒的心依然在睡觉。。。

只知春暖皆苏醒
谁道心慵尚梦眠

(2)…但得…  …不教…
但得一人携白首
不教岁月锁轮回

(3)…不因…  …哪得…
不因为寂寞就不断的喝酒,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心中思念的人在远方,也许很快会回来了,将那份牵挂深藏在心中吧,心怀美好的憧憬吧。。。

不因寂寞频斟酒
仄平仄仄平平仄
哪得相思又上眉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才…  …已…
红烛燃尽,天快要亮了,一丝晨曦从窗外透入屋中,一夜未眠的我再也熬不住,进入了梦乡,春天的夜晚宁静祥和,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在晨露的滋润下,嫩嫩的小草一夜之间就染绿了窗外的空地。。。桌边还平摊着未读完的书,一片叶型书签摆放在夹缝之间,翠的耀眼。。。一个盛装醇香美酒的水晶斛空空如也,唯有酒香飘散在屋中。。。

烛尽晨曦才入梦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杯空残夜已无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     春/  多处[雨樵]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动宾 偏正副词  名词 数量词
闲钓 依然      乐   无边
平仄 平平      仄   平平

春天来了,山披青衣,溪水吟唱,小桥垂柳,鱼舟泛歌,桃花烂漫,芳草萋萋,乳燕穿杨,一个蓑翁泛舟垂钓……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仄仄 仄平 平仄 仄
妙音 几曲 畅抒 怀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素白是指梨花吧,一枝梨花清香淡雅,开在水边,枝身斜斜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在水面拉出了长长的影子......一只小船在不远处飘荡,船桨随意散放着,船上的人手执长笛,笛音不绝于耳......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平仄 平平 平 仄仄
诗中 韵味 燕 携来
平平 仄仄 仄 平平

春天到了,鲜花盛开,一片盎然的景色,嗅着花香,听着燕啼,不禁诗意涌上心头,一首首清新小诗韵味无穷......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仄仄 仄平 平 仄仄
埋名是处得清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竹子不仅可以遮阴蔽瓦,还预示着高洁,淡泊名利......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碧水 清心 忘 姓名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山青水秀,偷得半日闲,吟诗品酒,挥毫泼墨,静听禅音......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平平 平仄 平平 仄
居处 有梅 淡泊 来
平仄 仄平 仄仄 平

淡看世间纷繁,心静如水,淡若铭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16-6-30 15: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E组33兔子作业
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只知小月相思寄,谁道枫红忆念深
(2)…但得…  …不教…但得鱼书今日至,不教清泪昔时流
(3)…不因…  …哪得…不因俗事荒其志,哪得今日学有成
(4)…才…  。。已。。方觉东风才入谷  ,哪知桃树已飞花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不会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干红半盏时润唇   上联梨花映水 对句 品味人生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枝头香气蝶相逐   上联  春花开满篱笆   对句  花香引来蝴蝶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栖居一任淡忘机  上联 遗弃俗事   对句   淡泊名利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俗事遗尘拾雅心   上联  以诗带酒流光去   对句 弃世无争 兴致高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世上无争快乐心  上联   心静自然凉   对句  无争就是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16-7-2 2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什么是对联的“关联点”呢?如何找对联的“关联点”呢?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
“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1、重点字词法。
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
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
3 、修辞技巧法。
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
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2、顺承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2)…但得…  …不教…
(3)…不因…  …哪得…
(4)…才…  …已… 池岸荷花才吐蕾   庭前梅子已生成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斗雪尤堪梅几枝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金黄几簇正应霜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岸边柳雨燕穿出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书经一卷养佛心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琴曲萦心抚雅情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腹内有识胆略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7 , Processed in 0.0812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