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讲作业:
1、联中常用的词组结构有哪几大类?分别举5个例子。
答:对联词组有五大结构,它们是主谓式结构,动宾式结构,偏正式结构,联合式结构和述补式结构(中补短语或动补结构)。另外还有一个重叠式结构。 1) 主谓结构: 结构上有主谓关系的词组,由具有陈述关系和被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是什么,通常是由名词、代词来充当,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要做什么,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乌啼、雨落、夜深、人静、花残。 2) 并列式结构:也叫联合式结构。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的结构,只具有并列和联合关系,彼此没有修饰、限定等关系,有时可以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
例:日月、水火、春夏、江山、诗词。 3) 偏正结构: 偏正词组又叫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者限制后一部分,叫修饰语,后一部分是被修饰或被限制的部分,叫中心语或中心词、核心词。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或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一般是从领属、范围、质料、形式、性质、数量、用途、时间、处所等等方面描写或限制中心语。依据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的不同,偏正结构有三种分类的方法:名词性偏正结构、形容词性偏正结构和动词性偏正结构。
例:春花、秋色、绿水、飞鸟、蓝天。 4) 动宾结构: 动宾结构,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组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例:望月、观花、踏雪、涂画、唱歌。 5) 动补结构: 结构上有述补关系的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是中心语。后一部分是对这种动作、行为或者性状的补充说明,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补语。 其特点是:两组成部分之间通常可以加“得”,表示结果或者趋向时,也可以加“不”。中心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补语通常由趋向动词、形容词或动量短语等来担任。
例:走开、归来、放下、离去、提高。
2、给下面的诗句标词组。
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唐·李中)
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 偏正并列 偏正 主谓动宾 动宾 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 主谓偏正 偏正 主谓偏正 偏正
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 偏正偏正动宾 偏正偏正动宾
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偏正并列动宾 偏正偏正 动宾
3、对句:
不价文章应有骨… 犹香月色必怡人
经年酒债拿诗抵…z 往日风情对月斟
居山自诩梅花主…z
卧水犹怜明月心
白云深处人家几…z
东海岸边故事多
虚窗以纳松涛入…z
浮屋将穿海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