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6-9-13 22:52 编辑
小渔村30期诗词班 第六讲作业
梅组-08沧海一粟 1、对联有哪五大特征?如何分辨上下联?如何张贴? 答:对联的五个特征:1.独特性和普遍性;2.寄生性和包容性;3.实用性和艺术性;4.通俗性和高雅性;5.严肃性和游戏性。 分辨上下联:贴的时候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我们从对面看,则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字从左往右写。 如何张贴:过去对联的顶端都有个白头,就是联纸留一小段不染红,旧时候不识字的多,也不会把字贴倒。上联有图案标记,这样就不会上下联贴反。 2、 对联有孤平吗,为什么?哪些情况下平仄可以宽松 ?怎样调整平仄? 答:对联是没有孤平的。为什么呢?因为孤平是针对律诗的韵句来说的,对联不是韵文,不用压韵,所以没有孤平一说。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尤其是使用马蹄律时。如果遇到孤平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非音步点的平仄来中和。 在以下情况时平仄可以宽松:1.领字,领字只与所统管的联句(不管有多少句,领字都只与之相连的一句)合在一起安排平仄,领字自身平仄可以不计,领字所统管的联句句中的平仄的交替和上下联的平仄相对都可以适当放宽。2.专有词等,专有名词平仄可以放宽。3.一些趣联、游戏联可以放宽。这方面的对联,在许多情况下,是即兴而作,往往以趣味领先。4.虚词可以不计平仄。一些文言虚词,比如之,乎,而,则,兮等,骈体句式的对联中较常见。可以同位重字,平仄可以忽略,保持其前后节奏点平仄相对即可。 如何调节平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一个庞大的语言系统。同音字,同义字,借代字比比皆是。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某字平仄失律的情况下,不妨利用同义不同音的字或者借代字来调整平仄。 一般说来,调节平仄大致有换字和换位两种方法: 1.换字法: 汉语词汇中有不少同义词,如“似”与“如”,“岁”与“年”,“内”与“中”,“赤”与“红”,“作”与“为”,每组字前者是仄声,后者是平声,一般可以相互替换。如“财似晓日腾云起”(平仄仄仄平平仄),第二、四字同声,不合律句格式,改“似”为“如”,“财如晓日腾云起(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就合格。 2.换位法: 汉语许多成语,特别是联合结构,声调往往是成双交替,“平平仄仄”,如“千山万水”、“桃红柳绿”、“金戈铁马”、“日新月异”、“龙腾虎跃”、“珠围翠绕”;“仄仄平平”,如“心明眼亮”、“源远流长”、“地老天荒”、“理屈词穷”等。上二字和下二字常常可以颠倒,互换位置,原先不合律句平仄的,位置一换即可。非成语有时也是这样。如“晓起窗前莺声脆”(仄仄平平平平仄),不合律句格式;换位,“窗前晓起莺声脆”(仄平仄仄平平仄),就合格了。 3,对出下联 驿馆笛歌听别绪(隐鸿)== 江边箫曲盼归人 一江旖旎春波嫩(隐鸿)== 千岭皑皑白雪寒 残荷听雨秋声晚(隐鸿)== 游子思乡月夜长 竹色清幽连岸碧(隐鸿)== 梅魂隐约一缕香 漱石流泉清可饮(隐鸿)== 依云飞瀑静宜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