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一粒沙

29期诗班第十二讲E组作业贴(组长:高山流水)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09: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5:42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E组-霹雳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绝    过冬
             霹雳
   首联:寒风肆虐天云白,柳折枝条几叶翩。
   颔联:秋去墙红黄米挂,冬来囱暗黑煤填。
   颈联:厚衣身暖安闲过,短袜鞋单洒脱穿。
   尾联:乡僻城喧同景象,莫如花草秀山川。


今日有约点评:

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城乡过冬都是差不多的场景吧,不过,物象的选择要注意,都要为主题服务,物象多,显得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5:43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E33~一心一意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已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17: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6:40 编辑

小渔村29期第十二讲作业;
E=02=云

一、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转法七种:
景入情转法、反转法、直抒扩转法、进一层转法、地点转法、写意转法、抒情转法。

二、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为兴起(景入情转发)。前两联写客至,后两联写待客。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三、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云
遥云别雁对愁天,
菡萏枯黄顾影怜。
霜打穷枝欺老树,
风侵玉阁惹心弦。
抬眸欲望汀州去,
提步犹思羁客圆。
锦帐同罗相梦呓,
红炉煮酒似神仙。
今日有约点评:
按照常理来讲,别雁,荷枯,霜,都是秋天物象,用来写冬,似乎欠妥。

圆字可酌。

尾联似乎与整首感情基调不一致。

点评不当之处请小窗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6:53 编辑

小渔村29期蒋延珍E08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海日”到“残夜”。虽在写景,但其实是抒情。
诗人用眼中所见,身之所感,来写昼夜交替、时序转换,举重若轻。
大家注意下这几个词组“海日”“残夜”“江春”“旧年”两两对照。
单独看,这“残夜”、“旧年”两个词组绝对不是写景,但又和景色连在一起。
这就是说,这个句子虽也在写景,但其实已经是在抒情了,把自己的那种情绪,糅合在了景色中,使读者也超越具象,获得蕴含丰富的哲理性的启迪。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水城过冬(七律)
岁末到来黑夜长,寒冷刺骨见冰霜。
街灯淡淡绿野旷,食客攘攘水城逛。
冷冬天气需豪放,三五小聚抒衷肠。
闲来五凤古镇上,处处尽飘火锅香。
这首诗立意不错,但是多处失替失粘失对,请自检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1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6:59 编辑

小渔村29期第十二讲作业;
E~23倾城

一、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转法七种:
景入情转法、
反转法、
直抒扩转法、
进一层转法、
地点转法、
写意转法、
抒情转法。

二、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冬
     /倾城

余晖脉脉透纱窗,
墙角数梅懒吐香。
塞北犹然飞瑞雪,
江南依旧落花黄。
忍看山水画中白,
又念西风梦里凉。
心羡他山枝似玉,
何时乡梓裹银装?


改:

过冬
     /倾城

余晖脉脉透纱窗,
墙角数梅懒吐香。
塞北犹然飞瑞雪,
江南依旧落花黄。
忍看易水画中白,
又念西风梦里凉。
心羡他山枝似玉,
何时乡梓裹银装?

今日有约点评:
这首诗整体不错,写出了江南冬季的独有之处以及盼望江南飞雪的情感,梦里,来的突兀了些,他山,这里有些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2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7:05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E组15---泉水叮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先写牢骚,最后抒发愁绪。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   冬
        泉水叮咚
寒风呼啸扫千树,大雪夜潜掩万物。
鱼儿结伴冰下躲,兔子成群洞里卧。
缩手缩脚家中窝,愁眉苦脸书海悟。
今冬若不苦耕耘,来年哪有好诗书。
今日有约点评:

二四六句押韵处该平而仄了。首先要找到你要用的那个韵部,选几个字出来,对照着写,不能胡乱用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15 0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E21~神采飞扬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首句即由景带情的表现出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欲抒发自己情感的心情。
“相望始登高”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在这前几句诗里,作者就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抒发对友人张五的思念之情。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神采飞扬
寒风呼啸百花萧,白雪轻飘树叶凋。
北雁南飞踪迹灭,红梅报晓故园骄。
风姿傲骨坚贞志,万物蛰伏独自妖。
此季难抚轩辕恋,衷情始至寸心昭。

点评

题目改成《冬梅》可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9 16:12
此诗主要写的是梅,题目改下会更好!  发表于 2016-12-17 17:13
格律有不对之处,请自检!  发表于 2016-12-17 17:09
百花萧,树叶凋,意重了!  发表于 2016-12-17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5 0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E21~神采飞扬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首句即由景带情的表现出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欲抒发自己情感的心情。
“相望始登高”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 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 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在这前几句诗里,作者就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抒发对友人张五的思念之情。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神采飞扬
寒风呼啸百花萧,白雪轻飘树叶凋。
北雁南飞踪迹灭,红梅报晓故园骄。
风姿傲骨坚贞志,万物蛰伏独自妖。
此季难抚轩辕恋,衷情始至寸心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5 17: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7:19 编辑

小渔村29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E组-11太阳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共有七种方法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千古名诗首联提问式给出地点时间空间,颔联由远及近写丞相祠堂的景色,然后由景很自然地转到颈联蜀汉丞相在三国鞠躬尽瘁辅佐二代汉主之功绩,尾联合起表达感叹和唏嘘之情。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    冬               
严冬冷冽封苍陌,
万里琼花四野飘。
山脚寒溪如蛇舞,
村头垂松似客邀。
儿童出院忙堆雪,
姥爷拿镐慢抚腰。
婿女经年双外务,
若然早已垒冰雕。
今日有约点评:

严冬,意思是极冷的冬天,后边的冷冽二字多余了!

寒溪如蛇舞,不当!

尾联费解!

格律又不当之处,请自检!

注意用诗家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6 1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日有约 于 2016-12-17 17:24 编辑

小渔村29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E组-青青作业
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景物承接。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冬暖
球绒白雪睡松丫,晚照枝疏牵影斜。
小鼠高低身段秀,山鸡夺食羽翎华。
钟声远寺鸦归晚,暮色喧林体披纱。
冬季谁说无暖日,慈僧施盒溢红霞。

今日有约点评:

颔联颈联对仗不工!体披纱,体字可酌!

施盒,这俩字费解!

整体立意很好,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21 , Processed in 0.0825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