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5 2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1..题屈原
强虏安为慑,弱君未以羞,纵汨水茫茫,碧浪犹翻哀故郢
歌风并所名,记史彰其韵,洵楚辞赫赫,高吟不绝祭先王
树评:此系本树马甲所出,请依照茶客和知秋两位评委的平均分数就好。愿赌服输,高分低分,皆在度外。
12...楹联:屈原
古国伟魂,热血中华,今朝鸿梦续千载~
三闾遗楚,粽香五月,一代离骚著万年
树评:请允许我先吐血一升。上比说古代伟大的灵魂,然后热血中华,是要鬼打架吗,然后打到了今天。或者不是打架到今天是说古代事情今天的梦。下比三闾,其实表示楚国的三个宗室大姓,遗楚就没读懂,然后就开始吃粽子,一下子又转到文学。容我说一句没看到气脉吧。65
13..
龙舟竞技,有谁争分夺秒===
端午对联,看我一展雄风
树评:恕我树眼昏花,没看到屈原,作者在对联,难道屈大夫在划船?62
14..题屈原
赤子其悲,概怀玉蒙尘,一襟忧愤指天问;
汨罗何忍,且濯缨看我,万里沧浪悼楚魂。
树评:尚可。上比写的是悲玉之蒙尘,指天而问。下比汨罗也未能忍住悲伤,然后悼念。可问题是中间的洗帽子缨子在里面是什么意思呢。75
15..题屈原
醉醒人间,玉质谁怜,一朝江畔终身恨:
贤愚宦海,苍天莫问,千载祠中几缕烟。
树评:恕我驽钝,没看出来醒醉人间和后面的联系。个人感觉如果去掉一分句,还是可以成立的。因此我的断语是见凑。对联各个分句之间,如果不是紧密联系的话,不要也罢。还可以节省空间。69
16,,题屈原
耿虽招患,犹清水濯缨,楚材楚用忠家国;
逐亦步徊,随兰旌唤魄,日曜日昭冀死言。
树评:所谓耿直讨人嫌,但是如何能比喻成清水濯缨呢。清水濯缨也会招致祸端吗,后面的家国之忠,更加没看出来逻辑。下比也见凑。但是,话说回来,尾句还是不错的,技巧就叫规则重字。77
17..成联:题屈原
叹秀气灵均,一卷离骚成绝唱, 尚得芳名千古颂;
惜明纲正则,满怀壮志总难酬,徒怜端午万江哀。
树评:以屈原的名号写对联,其实并不讨好,原因是你需要使劲的拉那些不靠谱的东西到一起。简单的作法是采用描述的词语。气脉未通,万江之类,太凑了。一个建议,对联话,看两遍,就可以入门了。72
18..题屈原
虽举贤任能,外抗内强,枉有奇才挽不住,终落个汨罗饮恨;
然九歌浪漫,离骚奇绝,直教锦句万年传,早已经青史留名。
树评:内部连接词用的太多了,对联是凝练的文学,虽、枉和终这样的连接词,并不能增加句子的表达力,反而会叫句子显得冗长。个人感觉,用词语内部的联系来体现句子的逻辑才是正道。此外此联采用自对,这手法还是不错的。73
19..题屈原联
忠魂不改苍黄,词赋长悬日月,请听那汤汤江水唱千古。
路漫兮而修远,言警之乃志诚,更有这代代后人继圣贤。
树评:好评。用自对,手法不错的。但是请听那和更有这坏了味道。去掉就可以了。所以经验就是写完之后多读读,找找感觉。80
20.. 题屈原
含悲赋就离骚,忠心未得君王识
泣血投于汨水,正气招来百姓怜
树评:流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