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074|回复: 46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8-8-14 19: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二唱燕颔格“云、雨”。
三唱鸢肩格“霞、日”。
四唱蜂腰格“霜、露”。
五唱鹤膝格“贤、德”
六唱凫胫格“松、竹”。
七唱雁足格“枝、叶”。
?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丫丫第九讲作业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风(合咏)
沿江而起千层浪
入水而催万里船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春  秋(分咏)
薰风一夜花而放
冷雨三更叶则飞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六朝景色收杯底,
千里湖声到枕边
山  江(笼纱格)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风唱晚而云拥
水色清明侧影浮
二唱燕颔格“云、雨”。
晨云忽起而风静
夜雨依然则剑鸣
三唱鸢肩格“霞、日”。
万丈霞光而云动
一山日影则鸟栖
四唱蜂腰格“霜、露”。
又是霜风而叶落
依稀露水则花开
五唱鹤膝格“贤、德”
山因静默而贤聚
水为清明则德呈
六唱凫胫格“松、竹”。
清风一径而松鹤
朗月三山则竹梅
七唱雁足格“枝、叶”。
花开万里而鸣叶
雨打三山则静枝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网络是非多,请妥善保管此讲义。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注释】两曜:日月。 三台:《星经》:“三台六星,在人为三公,在天为三台。上台司命,中台司爵,下台司禄。” 召虎:周宣王之大臣。《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桓魋:春秋人,孔子过宋,欲杀之,孔子微服去。 阆苑蓬莱:皆西王母仙境。 薰风:和风。 却马:《汉书·贾捐之传》载,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还之,罢其献。 吞蝗:《唐书》载,唐太宗时蝗灾流行,乃取蝗自吞。曰:“但当食朕心,毋害百姓。”蝗果去。 轰轰:比喻极响之声。

因增对损,而闭对开。嗟夫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而殿阁明,皓月照则楼台静。

点评

yun
组篇中的第二句不符合作业要求,多余了。作业整体不错,学习了,再接再厉!  发表于 2018-9-23 17:51
yun
问好学友!“薰风一夜花而放”,熏风是指初夏的风,此处应改和风。“千里湖声到枕边”,湖声,不妥,不如“水声”吧  发表于 2018-9-23 1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4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8-15 0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18-8-15 17:33 编辑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01-独舞者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答:
春到拂花而含笑,
秋归吹叶而露悲。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答:
十里开花而水绿,
千山落叶而菊黄。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答:
杯底六朝之黛色,
枕边千里之涛声。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花似火而风扇,
水色如蓝而柳描。

二唱燕颔格“云、雨”。
乌云漫布而摇柳,
夏雨斜倾而跳珠。


三唱鸢肩格“霞、日”。
几片霞生而山火,
千江日落而水鳞。


四唱蜂腰格“霜、露”。
一地银霜而月去,
满园清露而晨来。


五唱鹤膝格“贤、德”
茅庐顾而贤人出,
儒士坑而德士悲。

六唱凫胫格“松、竹”。
严寒未凋而松绿,
岩石扎根而竹贞。

七唱雁足格“枝、叶”。
满园草绿而摇叶,
一树花红而压枝。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十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典故:
书淫:《晋书·皇甫谧传》载,皇甫谧,字士安。博极群书,时号书淫。 
传癖:《晋书·杜预传》载,杜预,字元凯,好《左传》,谓之传癖。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
且歌旧曲,酿新醅。
观夫生碧草,映苍苔。

紧句:
薰风殿阁,皓月楼台。
舞馆声喧,歌台管闹。

长句:
春棠经雨而放,秋菊傲霜而开。
雨前庭蚁而闹,霜后阵鸿而哀。

隔句: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若春风一夜江南,观夫生碧草,映苍苔。春棠经雨而开,桃瓣因风而绽。薰风殿阁,皓月楼台。且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声喧,歌台管闹。雨前庭蚁而闹,霜后阵鸿而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8-15 18: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一风 于 2018-8-15 19:11 编辑

59-塞上吟风第九讲作业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合咏:风
催动花枝方二月
唤醒春色已百花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浅草初丰且柳绿
枯梨未凋而畦黄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六朝秀色尽入杯,千里涛声之到枕,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色清明而风冷,水光秀远则影浮。
二唱燕颔格“云、雨”。。
细雨在山则人寂,浮云恋岫而月孤。岫.山洞,浮云掩岫
三唱鸢肩格“霞、日”。
竹映霞光而乱影,花薰日烈而腾身。
四唱蜂腰格“霜、露”。
草结清霜而比雪,藤悬浩露则如珠。
五唱鹤膝格“贤、德”
随良善仁贤之友,捧真诚厚德之心。
六唱凫胫格“松、竹”。
幽谷谨修于竹骨,奇峰傲立乃松风。
七唱雁足格“枝、叶”。
细雨铺施则舒叶,微风拂过而抽枝。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十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典故:
1.南窗:晋陶潜,字元亮。《归去来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东阁:《汉书·公孙弘传》:公孙弘为相时,开平津阁以招贤者。

组篇:
春棠经雨,秋菊傲霜。霜后阵鸿之哀,雨前庭蚁之闹。若夫歌旧曲,酿新醅。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点评

yun
问好学友,作业工整,学习了,加油!  发表于 2018-9-23 18:14
yun
合咏貌似合掌。“枯梨未凋/而畦黄”“凋”处应该为仄。一唱中“浮”不如“寒”。三、六、七唱有误。组篇不符合作业要求。  发表于 2018-9-23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0
发表于 2018-8-16 08: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讲作业
旁听  沧海月明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折木发声而持势;
拿云布雨则扬威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万物萌生而提气;
百花零落而伤情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杯中荡漾六朝之影;
枕上传来澎湃之音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花无主则清丽;
水色悠闲则谧宁

二唱燕颔格“云、雨”。
白云舒卷则禅心起;
阴雨连绵则愁绪深

三唱鸢肩格“霞、日”。
云绽霞铺则江水丽;
天阴日淡则积郁多

四唱蜂腰格“霜、露”。
九月无霜则火云尽;
秋林多露而日光清

五唱鹤膝格“贤、德”
宦情薄而贤人少;
利欲多则德风虚

六唱凫胫格“松、竹”。
月静空山则松影密;
风清水碧则竹阴凉

七唱雁足格“枝、叶”。
山岭之巅多簇叶;
万年之树长新枝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增对损 闭对开
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
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 宋桓魋
阆苑对蓬莱
薰风生殿阁
皓月照楼台
照耀八荒
赫赫丽天秋日
震惊百里
轰轰出地春雷
注:周召虎:即“穆公虎”。周厉王暴虐,召虎进行劝谏。厉王不听,终于被百姓推翻而逃向国外。召虎与周公共同摄政,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静登位,是为周宣王。

宋桓魋(音颓):桓魋是春秋宋国人,孔子路过宋国,他曾想杀害孔子。

阆苑: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红楼梦》:“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周召虎 宋桓魋
紧:阆苑蓬莱,薰风殿阁
长: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隔: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昔有周召虎,宋桓魋,良臣也,恶人也!入阆苑殿阁,声名远播。如丽天之秋日,照耀八荒;春雷之霹雳,震惊百里。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网络是非多,请妥善保管此讲义

点评

问好学友!组篇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哈。加油!  发表于 2018-9-25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8-16 16: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40一一戈平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飞沙走石而迷眼,柳飘波漾则怡情。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春雨润酥之禾长,秋风飒飒之果香。
     3,用換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为以“山、水”为题作笼沙格。
      枕边水声来于千里,杯底峰色见乎六朝。
     4,用给出的字嵌入句中,做嵌字格练习。
     一唱:山、水
     山陡林森乎云接,水清影漾之蓝天。
     二唱:云、雨
    红雨随心化为浪,白云着意似为桥。
      三唱:霞、日
      喜红日照于大地,爱彩霞映于蓝天。
      四唱:霜、露
       经雨历霜菊之本色,餐风饮露君之担当。
      五唱:贤德、
      养性修身德为上,待人处世贤之齐。
    六唱:松、竹
    谦虚谨慎之竹志,宁折不弯之松姿。
     七唱:枝、叶
     经风历雨松之叶,迎霜傲雪梅之枝
   
       二,根据《声律启蒙》十灰部分,完成下列练习。
    1,两个典故:
     汉文帝下诏停止进献千里马。唐太宗吞食蝗虫希望消除蝗灾。
     2,造壮、紧、长、隔各两组。  
    若夫歌旧曲,酿新醅。
     观夫花蓓蕾,草根荄。
     月滿庚楼,花开唐苑。  
      雨前蚁闹,霜后鸿哀
        却马汉文思于罢献,吞蝗唐太冀于移灾。
      春棠经雨而放,秋菊傲霜而开。
      月满庚楼,据胡床   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3,用组篇法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
      若夫酿新醅,歌旧曲。薰风生于殿阁,皓月照于楼台。雨前蚁闹,霜后鸿哀。吞蝗唐太冀于移灾 ,却马汉文思于罢献。秋菊傲霜而开,春棠经雨而放。震惊百里,轰轰出地之春雷;照耀八方,赫赫丽天之秋日。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之软
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之凉槐。

     

点评

问好学友!需要抽空看讲义,错误较多。另外,骈句句中节奏点尽量要做到平仄交替。组篇也没有按照作业要求。加油!  发表于 2018-9-25 18:44
地二小题的分咏,题目不能出现在联中。二唱颠倒了。三唱得第三个字。六、七唱都错位。  发表于 2018-9-25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9
发表于 2018-8-16 1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17-蔷薇心路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过江拧千尺之浪
入院落三秋之花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蜂涌蝶至而千芬馥
叶落花休而百陌衰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云缠雾绕于披黛
踏浪分流则引舟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高石峭之筱竹
水低塘尾之釜鱼

二唱燕颔格“云、雨”。
层云蔽月之寒夜
潇雨凌风之冻梅

三唱鸢肩格“霞、日”。
古道霞光之七彩
峨城日影之澜斑
四唱蜂腰格“霜、露”。
秋菊带霜则生傲
朝兰饮露乃留香

五唱鹤膝格“贤、德”
明君纳于贤古有之
盛世蓄于德今存焉

六唱凫胫格“松、竹”。
夜凉潇潇之竹雨
秋爽飒飒之松风

七唱雁足格“枝、叶”。
任兴丛生乃风枝
迎香散发则露叶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用典举例:

(1.)却马汉文思罢献
汉文帝刚即位,地方官员欲向文帝献千里马。文帝说,我起驾,前有鸾驾,后有从车,我能一人在前边跑吗?“朕不受献也。令四方不要来献。”

(2.)吞蝗唐太冀移灾
《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子查看禾苗,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就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你这是在害百姓啊。百姓如果有罪,就把那些罪过全部算在我这天下共主身上吧!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说完就要把蝗虫吞下肚。周围的人惊慌不已,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希望能把百姓的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还怕什么疾病?”说完就把蝗虫吞了。这一年,果然蝗灾消退。
汉文却马,唐太吞蝗这两个典故,讲的都是好皇帝体恤民情,心系万民的事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香碧草,绿苍苔。
叹昔之阆苑,今之蓬莱。
薰风生于殿阁,皓月照于楼台。
却马汉文,思己身世乃罢献;吞蝗唐太,忧民食粮则移灾。照耀于八荒,赫赫之丽日;震惊于百里,轰轰之春雷。
呜呼,江山依旧,贱体有几与之长存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3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93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8-16 2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16-玉竹草堂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百花为其送香,皓月迎其羞色。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碧玉摇风而媚,丹枫经雨而香。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白云影于腰间,骇浪追于枕上。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花美于云霞,水色灵于圆月。

二唱燕颔格“云、雨”。
归云箭于天涯,宿雨流于门口。

三唱鸢肩格“霞、日”。
雨后霞散于天空,清晨日来于海上。

四唱蜂腰格“霜、露”。
千树挂霜落于风中,百花浮露盈于雨后。

五唱鹤膝格“贤、德”
刘备顾于贤士,曹操惜于德人。

六唱凫胫格“松、竹”。
高山翠于青松,草舍馨于修竹。

七唱雁足格“枝、叶”。

树芽玉玉青于枝,雨露灵灵盈于叶。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第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汉文帝刘恒第二个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高尚武定虚心求教的事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壮句:乃若沙对水,火对灰。必然休对咎,福对灾。
紧句:照耀八荒,震惊百里。月满庾楼,花开唐苑。
长句:薰风生于殿阁,皓月照于楼台。元亮南窗今日而傲,孙弘东阁几时乃开。
隔句;照耀八荒,赫赫丽天于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于春雷。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于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于凉槐。
赋文;乃若沙对水,火对灰。照耀八荒,震惊百里。薰风生于殿阁,皓月照于楼台。平展青茵,野外茸茸于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于凉槐。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4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8-17 2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23-窗外夜雨作业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梳弱柳而斜细雨
荡连裙而拂微波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桃红点碧峰成画
   苍梧沾残墨为诗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山横阵云而欲雨
水载孤舟而思乡
二唱燕颔格“云、雨”。
纤云蔽画楼之弦月
微雨湿笠翁之蓑衣
三唱鸢肩格“霞、日”。
染暮霞而成彩锦
腾旭日则吐赤珠
四唱蜂腰格“霜、露”。
满地清霜觅孤影
几翻晨露赶羁途
五唱鹤膝格“贤、德”
三顾茅庐唯贤是求
二出师表盛德可鉴
六唱凫胫格“松、竹”。
七子贤德如松茂
满门忠烈似竹节
七唱雁足格“枝、叶”。
一弯新月挂寒枝
满塘秋水飘落叶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
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1、        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事。据原注说,《汉书》记载,有人献千里马给汉文帝,文帝想通过此事堵住官员向上级献礼的恶习,下诏退回不收。下联是说唐贞观二年,关中大旱,蝗灾肆虐,唐太宗视察时抓住几只蝗虫说,百姓以农作物为命,你们却去残害,这是危害百姓。百姓的过错是我造成的,你们只应该吞噬我的心肺,不要危害百姓。说完便要将蝗虫吞入口中。手下人都来劝阻,说吃了会生病。太宗说:“所冀移灾联躬,何疾之避?”就将蝗虫吞下去了。此后蝗虫就都飞走,不再危害庄稼了。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昔周召虎,宋桓魋
继而歌旧曲,酿新醅
紧句:照耀八荒,震惊百里
月满庾楼,花开唐苑
长句:作酒固难忘于曲蘖,调羹必要用之盐梅
     元亮南窗今日而傲,孙弘东阁几时则开。
隔句: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则歌旧曲,酿新醅,月满庾楼,花开唐苑,作酒固难忘于曲蘖,调羹必要用之盐梅。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1

帖子

8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8-18 16: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10期第九讲作业:
青春玫瑰
一、用四种钟格分别造一组七言骈句
1、以“风”为题作合咏
答:绿水柔情而波光
        轻纱舞蛇而啸鸣
2、以“春、秋”为题作分咏
答:青草劲发而夜染
        叶枫忧伤而金黄
3、用换字重排法把成句“”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声到枕边”,改成以“山、江”为题做笼纱格
答:天下设计则统带收
        百姓苍生而顺为先
4、用给出的字作嵌字格练习,分别把给出的字嵌入句中。
一唱凤顶格“山、水”
答:山谷幽明而雾迷
        水云醉雨则滑藓
二唱燕颔格“云、雨”
答:浮云飘落送浅缘
        烟雨过后迎至亲
三唱鸢肩格“霞、日”
答:五彩霞光乃成画
        傍晚日照则入景
四唱蜂腰格“霜、露”
答:秋凉早霜乃寒气
        阵雨晨露则凄凉
五唱鹤膝格“贤、德”
答:秋高气爽贤月清
        扬眉吐气德赠旺
六唱凫胫格“松、竹”
答:白纱厚雪而松节
        乡柏坚强而竹翠
七唱雁足格“枝、叶”
答:花前月色之秀枝
        凄然泪下之落叶
以上骈句要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5、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6、壮句要有提引词。
7、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
8、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十灰部分(若干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答:增对损  闲对开  碧草对苍生
书签对笔架   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  宋桓苑对蓬莱
熏风生殿阁  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  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周召虎即穆公虎周穆公劝说厉王暴虐召进,厉王不听,终于被百姓推翻而逃到国外,把太子靖藏在家,让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让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让召虎帅兵出征,平定淮夷。
宋恒魋是春秋宋国人,孔子路过宋国时他想杀孔子。
阆苑是传说中的昆仑之巅的阆凤山中的园林,为神仙居所,蓬莱也叫蓬壶在渤海的三座山神山之一,上有神仙居住。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造壮、紧、长,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要求句脚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答:固知周召虎  宋桓魋  阆苑对蓬莱
        所谓增对损  闲对开  碧草对苍苔
        书签笔架    两曜三台
        清风殿阁    皓月楼台
纵然清风拂袖心荷过
依旧明月笑我越楼阁
秋日渐    枫叶金光而斜阳
雷痕站    惊夜雾凉之寒霜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8 , Processed in 0.1169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