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海# 于 2019-4-5 19:27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一年级第五讲静海作业
作业:你对魏明帝对待群臣谏言的办法有什么看法。 答:三国时曹丕过世之后,太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魏明帝不太爱说话,但性情沉稳刚毅,很有见识,善做决断。 明帝知识渊博,很有才华,优礼大臣,开容善直,有君子容人之量。即便大臣犯颜极谏,也未曾予以凌虐或杀戮。对于大臣们劝谏他的文书,其中不少言辞激烈。即使他看后非常不爽,也不打算改正过错,但他给大臣的回复都非常客气。有时实在气得不行,忍不住用死来威胁谏臣,但当其他大臣提议收捕时,他却下令不得追究。当一个人拥有了说一不二的至高权力后,还能秉持这一品质,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要才有才,还心胸宽广脾气好的君主,大臣基本上都是真心崇敬与感佩的,朝堂上的政治氛围也很融洽。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这句话是至理。但在上者往往不使臣以“礼”,却要求臣无条件的“忠”。而且到底是对国家忠,还是对君本人忠?真正的忠臣往往是忠于国,而绝大多数君恐怕希望的是忠于已。明帝一句“董寻不畏死邪!”,马上有“主者奏收寻”,明帝再一句“勿问”表现得何其宽大! 魏明帝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曹叡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不断搜刮美女,然而居然连官员的薪俸都剥夺,不但百姓离心,连官员都离心,那么他的统治基础在哪里?谁是支持者?曹叡开户了曹魏亡国的大门。高堂隆一再沉痛呼吁,唯一的效果是曹叡一拍大腿,然而这已经足够显示领袖人物纳谏的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