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西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七律第十三讲B组作业【评阅往事如烟老...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7
发表于 2019-6-4 2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千霜 于 2019-6-5 20:50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
B16-醉千霜
一、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一)从作用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首尾呼应式 :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2、点意式: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3、概括式:即用尾联对上三联所述之事加以总结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以下七种方法。
1、以景作结: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2、 抒情作结。
3、以发问作结: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4、以用典作结: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5、 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6、 以议论作结。
7、托梦寄意结法。
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三)从结与主题的关系上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2、题外作结:结处荡开一笔。
二、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_月夜杂感
文/千霜
谁堪月照孤风语,零落霜云纡郁伫。
翠叶门前有病蝉,银湖楼上多愁绪。
凭栏相对饮千觞,顾影独吟忧几许。
昨夜倚风放剑歌,哪知酒醒归何处。

点评

bzs
这首诗押仄声韵,严格的说不属于七律,可归到古风一类。  发表于 2019-6-5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6

帖子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5 2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
B21-般若心灯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答:
(一)从作用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①首尾呼应式: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②点意式: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③概括式:即用尾联对上三联所述之事加以总结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①以景作结: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②抒情作结:这种结法抒情要扣题,还要留下遗韵。
③以发问作结: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④以用典作结: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⑤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⑥以议论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⑦托梦寄意结法。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三)从结与主题的关系上可以分为:
①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②题外作结:结处荡开一笔。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七律·夏日
文/-般若心灯
夏风溽热出门愁,云影遁逃莺语收。
山岳汗涔腾白雾,湖波潋滟映银鸥。
遥瞻马蔺紫霞艳,近赏碧桃红靥羞。
诗债难酬拼尾韵,斜欹秀樾懒中游。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点评

bzs
题目“夏日”与作业“夏夜”不符。  发表于 2019-6-9 23:05
bzs
往事如烟点评:格律正确,中二联字面上对仗工整。“遥瞻马蔺”能否看到它的紫色?结句“斜欹秀樾”是一个静止状态,还能“懒中游”吗?  发表于 2019-6-9 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1058

帖子

17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6-6 1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
B06-花泽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答,三大种,分别是:
(一)从作用上分:
(1)首位呼应式。
(2)点意式。
(3)概括式。

(二)从写作手法上分:
(1)以景作结。
(2)抒情作结。
(3)以发问作结。
(4)以用典作结。
(5)以判断句作结。
(6)以议论作结。
(7)托梦寄意法作结。

(三)从与主题的关系上分:
(1)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2)题外作法,结处宕开一笔。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

夏夜
花泽
雨霁晴明星满天,湖中尚有几游船。
微波荡漾池荷绿,弯月依稀宿鸟眠。
灯影孤凉风缱绻,清晖幽寂夜婵娟。
一朝抖落红尘梦,赏味咸多付锦笺。

点评

bzs
往事如烟点评:格律正确无误,上景下情,尾联值得回味。诗作较好。  发表于 2019-6-9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6 14: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
B 05-写意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答:
一、从作用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首尾呼应式
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2、点意式
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2、 抒情作结
3、以发问作结3、以发问作结
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4、以用典作结;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5、 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6、 以议论作结。
7、托梦寄意结法。
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夏夜
          写意
酷热难当暑夜天,亭池倒影照无眠。
两三童子追萤火,远近蛙声起躁弦。
为宦幽州凉浸浸,伺亲南国汗溅溅。
来生愿嫁渔家去,郎撒钩丝我放船。

点评

bzs
往事如烟点评:格律准确无误,中二联对仗比较工整。后两联比较含蓄,有点“悔教夫婿觅封侯”之意。  发表于 2019-6-9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6 1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
        B01-紫色薰衣草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答:
(一)从作用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①首尾呼应式: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②点意式: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③概括式:即用尾联对上三联所述之事加以总结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①以景作结: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②抒情作结:这种结法抒情要扣题,还要留下遗韵。
③以发问作结: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④以用典作结: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⑤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⑥以议论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⑦托梦寄意结法。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三)从结与主题的关系上可以分为:
①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②题外作结:结处荡开一笔。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夏夜
乡村夏日似蒸笼,饭后乘凉院坝东。
爹捻香烟儿点火,娘摇蒲扇女跟风。
繁星闪闪追云梦,眉月弯弯挂远空。
坐到更深人散去,各怀心事梦周公。

点评

bzs
往事如烟点评:格律平仄无误,有不规则重字“梦”。整首诗以景为主,颈联下句应转到情上。  发表于 2019-6-9 2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6 23: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第十三讲作业B25-邓兴媛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一、从作用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首尾呼应式
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2、点意式
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2、 抒情作结
3、以发问作结
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4、以用典作结;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5、 以判断句作结,
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6、 以议论作结。
7、托梦寄意结法。
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三、从结与主题的关系上可以分为:
1、就题作结
结于主题之内
2、题外作结
结处荡开一笔。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夏夜
——邓兴媛
屋外风狂暴雨倾,街头灯火半昏明。
四方云暗拉天幕,一径车流涉水程
姐妹相商开晚宴,萱堂诞庆悦亲情。
归来洗罢合衣卧,犹记殷殷祝语声。

点评

bzs
往事如烟点评:格律正确无误,中二联下半句对仗欠工。整首诗上景下情,描写了雨夜为母亲庆祝生日的情景,语言朴实。  发表于 2019-6-9 2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7

帖子

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6-10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律何福春 于 2019-6-10 16:13 编辑

小渔村36期第十三讲作业
B03一何福春
问答略
           七律   夏夜感怀
                   文/何福春
暑气凉茶满月明,前庭转扇爽相生。
灯红且可吟诗赋,酒绿如何习仄平。
身别华堂心独静,志逢适意笔常耕。
蛙喧已远还幽梦,天姥仙山驾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6-11 03: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格律诗B30-香山红叶飘第十三讲作业:

一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答:从作用上可以分为三种:
1首尾呼应式
以扣题作结,重点突出诗在最后点题,强调前意,意境明了,收住全诗。
2点意式
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3概括式
即用尾联对上三联所述之事加以总结。

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七种:
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2抒情作结
3以发问作结
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情新。
4以用典作结
5以判断句作结
6以议论作结
7托梦奇意结法
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从结与主题的关系上可以分
1就题作结
结于主题之内
2题外作结
结处荡开一笔

二:
??????????????????夏夜
???????????????????????????香山红叶飘

蒸蒸闷夜出庭院。由是热屋入睡难。
树影婆娑明月满,路灯柔静满街闲。
蛙声阵阵池塘闹,萤火幽幽草间欢。
忆趣蛙萤村落景,远别家乡又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1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2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7-29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鱼村36期第十三讲作业B18-一片闲云
七律.夏夜
文/一片闲云
繁星数点天空缀,月落青松竹影墙。
闪闪荧光飞舞妙,声声蛙鼓唱歌狂。
柳枝拂动垂于水,荷叶漂浮已满塘。
树下相邻低语笑,轻摇蒲扇畅乘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4 , Processed in 0.0933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