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7-2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班魏晋班交二年级第五讲作业
1.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答:魏晋时民族矛盾突出,江统有鉴于齐万年的起兵造反,深感四夷乱华的苗头已经产生,认为戎人、狄人祸患中华,应当尽早断绝为祸的根源,于是作《徙戎论》以提醒朝廷,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处于极边远的地区。禹平定九州而西戎服从了安排。西戎禀性贪婪、凶暴强悍,无仁爱之心。四夷之中,戎、狄最为突出,势力衰弱则敬畏服从,势力强大就侵扰叛乱。当它们强盛时,像汉高帝那样的雄主也被困于白登,以汉文帝那样富强也曾驻军霸上抵挡深入内地的匈奴军。等到它们衰弱时,像汉元帝、成帝时那样的微弱国力,单于还得来朝见。这些都是已经发生过的实证。因此有道的君王处理夷狄事务,就是防御夷狄常备不懈,虽然它们叩头进贡宝物珍奇,边城并不放松守备,当它们起来作乱时,军队也不加以远征,就是希望境内安宁,疆域不受侵扰而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野蛮而又落后的夷狄,看汉人居住的地区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便不断南下劫掠。同时,它们又是毫无廉耻之辈。实力弱的时候可以卑躬屈膝装孙子。等缓过劲来,又复叛。历史上很多中原王朝出于安全考虑,将打败的或主动归附的夷狄,安置到内地。其初衷是便于监管。刚一开始这些夷狄确实很老实,甚至对中原王朝把它们从塞外苦寒之地迁到富庶之地而感恩戴德。可一旦中原出现变故,这些原本老老实实的夷狄便乘势而起,屠杀汉人,霸占中原。五胡乱华就是血的教训。因此,对夷狄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引狼入室。但很不幸,晋惠帝在位的元康元年,彻底动摇西晋皇权统治根基的“八王之乱”已经开始,西晋皇室忙于权斗,控制胡人全无可能。更何况,晋惠帝司马衷原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做不了这种大规模的变革决策,但就在提出《徙戎论》的元康九年,贾后杀害太子,西晋王室陷入长期内乱。12年后,西晋国都洛阳更是遭遇了“永嘉之乱”。晋帝被掳、晋之诸王公被杀。西晋的统治体系全面崩溃。江统提出《徙戎论》在前,而“五胡乱华”发生在后,江统自然是有先见之明的。《徙戎论》在二千年后的当代也具有现实意义,现在也要提高警惕,不能让黑人等外国人在国内泛滥成灾,要防患于未燃,加强控制,不能让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答:司马炎统一全国,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他的糊涂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他知道他的这个宝贝儿子是什么样的,何况他还有很多智力正常的儿子,司马炎也曾经考虑过立其他的儿子,但是杨皇后不同意。她说不能废长立幼,司马衷虽然傻点,但是他是老大。在宗法制度的社会里,老大接班理所当然。但他也始终不放心将位子传给这个白痴,但是司马衷与谢才人有个儿子司马遹特别乖巧聪慧,深得司马炎的喜欢。于是司马炎就没有改立太子。他考虑太不周了,也不想想在他的傻儿子执政期间能否保持江山不变色,又如何能传到他的这个贤孙身上,也不想想贤孙会不会变不贤,他更想不到太子妃贾南风如此阴毒,而太子司马衷又如此之傻,又没有给太子留下一个得力的大臣辅佐,更要命的是司马氏子弟都不争气,只会内斗。因此,他死后,不仅晋朝很快分崩离析,自己真正属意的接班人也最终死于贾南风的屠刀之下。可以说,后来的“八王之乱”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都可追溯这次错误的决策,让天下陷入了比三国时期更加黑暗和更加动乱的大分裂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8-1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魏晋班第五讲---东方作业

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答:江统是江左侨姓济阳江氏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济阳江氏之门第即由江统建成。
江统祖父江蕤官至谯郡太守、父亲江祚官至南安太守,虽然皆不显赫,但也确实是跻身于魏晋士族之列。
江统为人忠正又有远见,《徙戎论》略见一斑。八王之乱期间,江统违背贾后谕令为废太子送行,而后又参大司马齐王司马囧军事,多次劝谏。后又归成都王司马颖,在成都王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兵败时,因为吴郡陆机兄弟生死问题,与范阳卢志等人决裂。并因此脱离了成都王,投入东海王司马越一方。
司马越虽是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却因出身疏宗所以需要依仗诸多名士豪族,西晋王朝势力最强的大姓莫不过于河东裴氏和琅琊王氏,而这两者都与司马越关系匪浅。江统凭其忠直也为司马越所重用。【东海王越为兖州牧,以统为别驾,委以州事】,江统在兖州最重要贡献就是提拔了高平郗鉴。

江统作为士族名士,虽然先辈官位并不显赫,自身也没能登上三公令仆,但凭《徙戎论》而得朝野敬服。后又投入司马越阵营,而获得了南迁江左之契机。江统本人虽然病死于南迁过程中,但由其提拔过的郗鉴日后成为了与王导、庾亮并列的东晋三大巨头,郗鉴也回馈了江统,提携其两子江虨、江惇。江虨后官至尚书仆射,江惇养志不仕,与太原王濛、陈留阮裕等人深交。

济阳江氏的地位在刚过江时在侨姓中不显,后来历东晋南朝逐步提升。盖因江统虽然本人是中朝名士,但毕竟没有活到东晋建立,所幸由其开创之门第却已大体形成。
初过江时,琅琊诸葛氏与琅琊王氏交相辉映。诸葛恢是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孙子,其子女婚姻皆联高门如颍川庾氏、太山羊氏,而济阳江氏亦在其联姻考虑之内。
而此刻尚需要诸葛恢顾看的济阳江氏,日后发展却胜过了琅琊诸葛氏,自南朝时已经可说跻身一流士族,仅次于王谢袁萧等寥寥数门而已。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答:
作为开国皇帝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受,也可以算作他的政治失误的原因吧。《晋书》记载,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281年春天,晋武帝下诏从东吴的后宫里选五千宫女充实自己的后宫。据说,他的后宫原来就有五千宫女,加上东吴这五千,共一万名美女供他享用,个个秀色可餐。
这么多美女嫔妃,司马炎自己都不知道去哪好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让羊拉着车,随心所欲地走,他坐在上面。羊停到哪里他就在那里停下。一来省了自己绞尽脑汁想哪个嫔妃最美最值得去,二来也让后宫那些勾心斗角的女人们省了争执。这样,一头羊解决了让人头痛的事。不过,女人有女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嫔妃们争先恐后地把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撒地,以此诱惑羊把车子拉倒自己宫殿门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2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8-3 11: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烟岚作业贴
本期作业:
1.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答:《徙戎论》是一篇时局对策建议书,同时也是一部预言书。其内容,简言之就是“北方蛮族遣返倡议”。江统有感于从汉末以来北方蛮族内迁杂居,引发种种民族矛盾,犹如给帝国埋下了定时炸弹,预感到风雨欲来,从而上书建言。

西晋末年北方蛮族矛盾的祸根,在东汉末年即已埋下。曹操《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向我们生动展示了经过东汉末年长期战乱,中原汉族人口急剧下降的现实。在古代国与国的竞争中最重要的是人口土地,为了争夺天下必须有足够的人口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以羌胡实边助国,成了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政策。曹操曾内迁大量匈奴人,并将其分为五部。镇守魏国西部边疆的邓艾(后灭蜀),为了抗衡蜀汉,也曾迁数万鲜卑人于军事重镇雍、凉。从曹操时推行此项政策起,八十多年后,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可以看到人口结构的剧变,汉族已经失去人口的绝对优势。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答:晋武帝只把这位处于嫡长地位的傻儿子做个过渡,内心深处盼望小儿子司马遹日后以皇太孙继承帝位。但让晋武帝始料不及的是,太子妃贾南风太阴毒,朝中大臣太没用,自己的司马氏子弟太子不争气,因此,他撒手一死,不仅晋朝很快分崩离析,自己最喜爱的皇太孙(或皇子)也最终死于贾南风的屠刀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8-4 16: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作业:
1.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试想一下,强迫数十、上百万的人举家迁徙,这是何其巨大的工程,势必造成颠沛流离,老弱倒毙的情况,其结果也必然是激化矛盾,引起反抗!这样说来,徙戎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司马炎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二儿子司马衷,由于老大早已去世,司马衷是司马炎活着的儿子中最大的一个,是皇后杨艳为他生的,可以说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司马衷为人很不精明,被后世称为“痴呆皇帝”,而且还有一个彪悍的妒妇皇后贾南风。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司马衷不能委以重任,大臣们也正面侧面向他反映过,他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心里也应该清楚。但他看中了聪明的皇孙司马遹。后来的康熙选中雍正当皇帝,有不少成分是看中了雍正的儿子乾隆。不过,司马炎没有达到目的,司马遹后来被贾南风害死,早就虎视眈眈的司马伦等人趁机发动政变,这才引来了八王之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9-27 09: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谈一谈你对《徙戎论》的看法。

答:太子洗马陈留人江统,认为戎人、狄人祸患中华,应当尽早断绝为祸的根源,于是作《徙戎论》以提醒朝廷。江统的这篇《徙戎论》,博古论今,可以说是切中要害,把数百年来中原王朝在对待夷狄中犯下的重大失误指了出来,我完全赞同江统的观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野蛮而又落后的夷狄,看汉人居住的地区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便不断南下劫掠。同时,它们又是毫无廉耻之辈。实力弱的时候可以卑躬屈膝装孙子。等缓过劲来,又复叛。历史上很多中原王朝出于安全考虑,将打败的或主动归附的夷狄,安置到内地。其初衷是便于监管。刚一开始这些夷狄确实很老实,甚至对中原王朝把它们从塞外苦寒之地迁到富庶之地而感恩戴德。可一旦中原出现变故,这些原本老老实实的夷狄便乘势而起,屠杀汉人,霸占中原。五胡乱华就是血的教训。因此,对夷狄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引狼入室。
2.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问题上的失误。
答: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本身没有失误。错就错在立太子上。晋武帝明知道儿子是个白痴,但看在孙子聪慧的份上,才立儿子为太子。但俗话说:竹子都靠不着,还靠笋子(孙子)?殊不知,有这样的糊涂白痴的爹,对孙子只能是祸。其后,贾皇后对这个孙子百般使计,先不使其成才,直至想法贬为平民,最后连日平民都没得做,非弄死不可。可怜这个聪慧无辜的皇孙哟!
晋武帝对待这位“贤能的皇孙”,本身没有失误。错还错在选皇妃上。贾南风,又丑又恶,心肠歹毒,无所不用其极,她自己没有儿子,但宁愿使诡计让外人继皇位,也要废掉太子。这等于是断送了晋氏江山啊!这是晋武帝为自己选的好儿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28 , Processed in 0.0600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