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雨树 于 2019-11-28 17:41 编辑
小渔村36期律诗班作业汇总
C组长-金雨树
七律作业汇总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一讲作业: 一;问答题部分
1、 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顾名思义,格律诗是一类有格有律的诗体。
3、 什么是押韵? 在某些句的韵脚上用同韵的字,就叫“押韵”。
4、指出下面这首诗押韵的韵字。以及所在的韵部。
[作者]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韵字:难、残、干、寒、看韵部:十四 寒
二;创作部分
以梅花为内容或意境创作一幅成联,单边不少于七字。
雪梅贺春 文/金雨树 无声雪蕊,片片凌风争贺岁; 满苑梅香,枝枝傲骨竞迎春。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二讲C组作业贴 一、问答部分 1、押韵九戒指的是什么? 答:1、戒凑韵;2、戒落韵;3、戒重韵;4、戒倒韵;5、戒用哑韵;6、戒用僻韵;7、戒用同义之韵;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9、戒犯韵。
2、近体律诗首句用邻韵叫什么格式,除讲义的例子,再试着找出一个。答:孤雁出群格山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先韵)占尽风情向小园。(元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元韵)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元韵)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元韵)
3、写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本题以后累积】 一、德、黑、白、竹、笛、读、格、急、绝
二、应对部分 功名抛却使人真[金雨树]
品尽人间酸楚事[淡墨轩] 得来尘世淡然心[金雨树]
桃花坞里诗翁老=【对月】 燕子楼前稚子闲[金雨树] 三、创作部分,以“春”为题意或意境,创作一副对联,单边不少于七字。
春 文/金雨树 一抹桃红春到岸; 几声燕语柳牵舟。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三讲C组作业 一、阅读部分 1、继续阅读唐三百中的七律部分 二、问答题部分 1、写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不允许两个同学完全一样,不允许写多音字,将上一讲写的字一起发到论坛。 第二讲:德、黑、白、竹、笛、读、格、急、绝 第三讲:学、习、得、失、实、压、博、毒、独、袭、击 2,给下面诗作找出韵部,注明首句是什么起,什么收,入不入韵并用这首诗说明什么是粘,替,对【一律按平水韵】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涯霜雪霁寒宵。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 仄平仄仄平平仄 三峡星河影动摇。 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千家闻战伐,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夷歌数处起渔樵。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 仄平仄仄平平仄 人事音书漫寂寥。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部:二萧韵 首句仄起仄收,不入韵。把这首诗的每一句的平仄标出,可以看到每一个句子中,2、4、6位置的字,都是平仄交替的,这叫做替。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上下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这叫对。律诗一共有四联,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颈联与尾联,邻联两句中2、4、6位的字平仄相同,这叫做粘。 三、应对部分 若能参透诸多事【淡墨轩】 必定抛开近利心 守个窗儿看晚月【淡墨轩】 哼支曲子忆佳人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四讲C组作业 一、阅读部分继续累积阅读唐三百的七律部分 二、问答部分1、什么是孤平,孤平的格式? 答:孤平只存在于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其他句式不存在孤平。在这两个句式中,如果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写出1、3、5不论的格式答: 七言 第一种:一三五不论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仄 一三五不论,可平可仄。 第二种:一三不论,五要论,五如果不论,就会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第三种:一三不论,五要论,五如果不论,就会出现三仄尾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第四种:一五不论,允许可平可仄。三要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五言:第一种:一三不论 仄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仄 第二种:一不论。 三要论,因为不准三平尾
仄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平 第三种:一不论。 另外,允许三四字对调的常用变格。
平平平仄仄 中平平仄仄三, 应对部分 1.短笛声声吹落日【杨柳】 波光点点引回舟【金雨树】 2.入墨梅花香点点【杨柳】 窥窗小月意盈盈【金雨树】 3.相对无言频问酒【杨柳】 只因失意每还家【金雨树】 可怜有约未成双【金雨树】 四、创作部分1,以“桃花”为题意或意境创作一幅成联,要求七言句式。 桃花 文/金雨树 a. 十里飘红香四野; 一朝吐蕊艳三春。 b. 芳菲十里陶公至; 零落千年崔护来。
小渔村36期七律第五讲C组作业: 一. 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在诗句中,任何一个平仄不和就是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叫"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4、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拗句:
1.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仄仄平平仄仄仄(拗句,五仄坳) ,平平平仄仄平平(拗句,自救三平坳五仄救,对句错位相救,此句三平救上句五仄坳)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拗句,一仄坳,五六双仄坳),平仄仄平平仄平(拗句,自救一平拗三仄救,三仄拗五平救,对句错位相救,对句的“无”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有万”双拗字)
3.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六平坳五仄救),仄平平仄仄平平(拗句,自救,一仄拗三平救,三平拗五仄救)
二、应对部分
1.纵然春色还如昨【杨柳】
却敎乡愁似隔秋
2.月照花林惊宿鸟【杨柳】
风吹柳岸唤归舟
3.莫道人间无净土【杨柳】
须知世上有奇人
三,创作部分
以“清明”为题意或意境,创作一幅成联,单边七字。
清明
文/金雨树
残红零落天垂泪;
翠柏纵横人断魂。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六讲作业:
一;阅读部分
1、 继续看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部分
二;问答部分
1、 对仗的“六相”原则都是什么?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三,应对部分
1.十里荷风香四溢【星星草】
一堤柳帐翠环凝
2.一夜秋声牵别恨【杨柳】
十年客梦动乡愁
3.忽闻帘外春莺啭【杨柳】
已是庭前杏雨红
四;创作部分
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写一首七律《清明》,韵部不限。
小渔村36期第七讲作业: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主要都是讲义里的,有11种,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
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音、借义对两种。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
(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
用调字遣词的方法,既增强对仗修辞美又增强音律美。
(七)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八)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结构特殊的对仗:
(九)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
(十)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十一)虚词对,虚词入对。
三、 应对部分
1、宁居世外同梅老【杨柳】
不在堂前与宦贪
不在尘中为利忙
2、频蹙柳眉勾旧忆【杨柳】
常端清酒念前夫
每流珠泪兑新词
3、伴我佛前灯一盏【杨柳】
修身堂下影三年
诵经案上卷三千
四、创作部分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七律 暮春》一首。格律韵部不限。
小渔村36期律诗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
1、本讲一共讲了多少种起句的方式,分别都是什么?
有十四种,分别为:
1、 明起:直接点题。首句触物或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烘托铺垫,渲染映衬不见题字写法。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应对部分
1、花间独酌三年久【杨柳】
月下相思此刻深
醉后频愁万里遥
2、初绽心头花一朵【杨柳】
便浮眉上月半弯
便萌情愫爱千般
3、几许离愁唯对酒【杨柳】
一生客梦更思亲
一行归雁未回音
三、创作部分
百花盛开春天来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一首《七律 牡丹 》。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九讲作业:
1、 起笔的要点都有什么?
答: (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时为全诗定调子
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诗开始阶段,就能被吸引。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 律诗有那几种起的方式?
答:按形式来分,有四种: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3、 每人写一首七律题目不限,用韵必须是平水韵。
暮春伤怀
文/金雨树
东风送暖桃红灼,环岛公园换玉妆。
紫燕凌空寻故识,山蜂俯首探花香。
忽来一夜潇潇雨,遍布三春落落伤。
看尽残红愁绪起,相思入骨向何方?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讲作业
1、请回答承是什么?
答:承是承上,承接开头的意思。从属并辅佐于起,让起更有力度。
2、承接的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答:景承,意承,点题。
3、以【初夏】为题写一首七律。
七律 初夏
文/金雨树
几日连绵扶暖风,今朝花绽满山红。
堤前柳絮翩翩起,水上沙鸥 隐隐笼。
靠港休渔闲结网,倚栏听海欲教童。
只须九月开禁日,别渡扬帆直向东。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 分五种。
( 1) 顺承。所谓顺承,就是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 2) 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2)要紧承首联,一浪接一浪,稳健顺承,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 3)“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承在构思布局,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不同。因为起是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物在做什么的,所以对景色的描写就有了限制。而承因为没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放开手来大笔墨地进行描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诗中,起句平平,而承句美妙生动。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如果说起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靠的就是动词。而承的物事,必须要承起而展开,也就是要为起而展开,要和转有关联,这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画面生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总之,承,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
(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得一丝不苟。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
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螺旋式描述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渊永超迈之妙。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特别说明一点,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 母亲 文/金雨树 一生辛苦为谁忙?唯替夫家做嫁裳。 育女生儿勤教诲,送终养老尽酸伤。 寒来暑去双眸黯,雨打风吹两鬓霜。 纵有千言难诉语,心中祈愿母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