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673

帖子

6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3-6 23: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第七讲作业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443&fromuid=7569
(出处: 小渔村文学论坛)
11愿你快乐
比较王猛和桓温。
答:王猛出身贫寒,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终年51岁,谥号“武”。王猛临终犹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但未被采纳,因而有淝水之败。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相遇桓温
王猛二十五岁以后数年间,北方的战乱愈演愈烈,政局瞬息万变。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后赵暴君石虎终于死了,而他的后代立即展开了凶狠的争夺,一岁之中,帝位三易。关中等地各族豪强则纷纷割据,北方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在这个过程中,氐族首领苻洪崭露头角了。
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父老争以酒肉迎劳,男女夹道聚观。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慰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道:“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桓温的心思是自己恢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不如留敌自重。王猛暗带机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内心,他默然久之,无言以对。过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荡平西陲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366-376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
公元四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前期,前秦四面受敌:北有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鲜卑拓跋氏代政权以及其他部族的军事集团;西有盘踞今甘肃地区的汉人张氏前凉政权、氐族杨氏仇池政权以及分布于今甘肃、青海间的吐谷浑军事集团;东有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南有以建康(今南京)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其余尚有若干时生时灭的割据势力。苻坚与王猛都没有苟安关中或偏霸一隅的想法,王猛的愿望是统一北方,为将来统一全国打好基础;苻坚则更雄心勃勃,志在“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他们的策略是:稳定西北,使无后顾之忧;争锋东南,以图大业。
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到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五月,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先后归服了前秦。同年七月,王猛率军进攻东晋荆州北境诸郡,初战告捷,掠取一万余户北还。翌年二月,王猛讨平羌族叛乱头目敛歧;四月,大破前凉国主张天锡军,斩首一万七千级;继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张氏部将李俨,夺占重镇袍罕(今甘肃临夏东北)。同年十月,暴君苻生之弟、晋公苻柳据军事要冲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起兵反叛,赵公双、魏公度(搜)、燕公武亦同时各据要冲叛乱。当初,王猛曾劝苻坚除去苻柳等,苻坚未听。这时他们同时并起,气势汹汹,扬言要一举攻下长安。翌年春,王猛与诸将前往讨伐;苻柳闻讯,竟然以陕城(今河南陕县)降燕,请兵接应并伐秦。
苻柳出城挑战,王猛闭垒不应。苻柳以为王猛怯阵,便留下世子守城,自己亲率二万人偷袭长安。王猛假装不知,暗中却派邓羌率精兵伏击苻柳军,苻柳军败还,又遭王猛全师伏击,两万人只有苻柳及其随从数百骑逃入蒲坂,其余全都当了俘虏。不久,王猛军攻破蒲坂,苻柳身首异处,其余三公也都被俘或被杀。四公叛乱被平定后,前秦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积极准备消灭强邻前燕。
剪灭前燕
前秦建元五年(369年)四月,桓温伐燕; 七月,晋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邺都震动,燕主慕容玮派人求救于秦,答应割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给秦。群臣反对救燕。王猛暗地向苻坚献策:先出兵与燕共退晋军,然后乘燕衰颓而取之,是为“先救后取”之计;否则让桓温攻占了中原,则秦“大事去矣”。苻坚赞同,即出兵救燕。同年九月,燕、秦联军大败晋兵,杀敌四万余人,桓温狼狈逃归。事后,燕毁约不割地给秦,使秦找到了伐燕的借口。十二月,王猛统兵三万伐燕;翌年正月,秦军占领前燕西部重镇洛阳,王猛又遣将击走燕乐安王慕容臧出荥阳(今荥阳东北),留兵屯守,凯旋西归,完成了灭燕第一阶段的战略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8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3-7 0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四年级  第七讲作业  
10-快乐爱阳光

比较王猛和桓温
回答: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

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王猛往谒,谈天下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桓温北伐只想提高个人威望,并无收复关陇失地的雄心。他拒绝桓温之聘,与苻坚一见如故。
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讲求实效,政绩斐然。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任始平令,以明法峻刑禁勒豪强。为京兆尹,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留镇邺,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选贤任能,法简政宽,使燕民各安其业。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呈现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终年51岁。王猛临终犹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但未被采纳,因而有淝水之败。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王猛为政着重以法治国,赏善罚恶,故此虽如强德等权贵犯罪亦敢于处以极刑,而有贤才的人王猛亦会加以提拔。而其本人亦着重善恶,小恩必还,亦睚眦必报,故当时有人以此去批评他。

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曾评价桓温:

桓温用兵,伐秦至灞上,伐燕至枋头,皆乘胜进兵,逼其国都,乃持重观望,卒以取败。盖温,奸雄也,乘胜进兵,逼其国都,冀其望风畏威,有内溃之变也。逼其国都而敌无内变,故持重以待之;情见势屈,敌因而乘之,故至于败。苏子由所谓以智遇智,则其智不足恃者此也。
温攻秦而不渡霸水,攻燕而徘徊枋头,人皆咎其不进,知彼知己,温盖临敌而方有见乎此也。温之智虽不足以禁暴定功,然其去众人亦远矣。
桓温心迹,固不畏人之知之也,然而不获逞者,制于命也,孰谓天位可以智力奸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7

帖子

1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3-17 16: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第七讲花未作业
答:一,桓温,是东晋士族政治里的一个另类。

东晋是门阀共荣的产物,士族轮流坐庄,依次执政——但出现的,几乎都是普遍意义上的“文臣”,很少有人像桓温一样,立有军功,而且军功之盛,少有人及。

桓温的盖世军功,可以算是一场因缘际会。但这场军功,却又引发了东晋朝廷的重大变局,以至于影响了此后几十年间的政治走向,并最终使东晋的政治生态滑落到无法挽救的深渊——哪怕几经谢安挽救也无济于事,东晋王朝还是被刘裕所创立的宋朝所取代。
桓温的出身。
桓温之父桓彝,于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中立有大功,因此获封万宁县男,迁宣城内史。但在几年后的苏峻之乱中,桓彝被乱军所杀。
以当时的环境来看,这份家世并不厚重,远远不足以支持桓温走到权力的巅峰。真正让桓温的未来出现转折的第一个契机,是一桩婚姻:在庾翼的大力推荐下,晋明帝将女儿嫁给了桓温。桓温由此从一个普通的士族子弟,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后来,几经机缘成功上位后,桓温的北伐,前后共有三次:
第一次进入了关中,但未能立足,而后退回。
第二次进到洛阳,祭扫了西晋诸帝陵寝,但最后依然撤回荆州,北伐收复的土地也旋即失去。

第三次北伐,在枋头遇到了慕容垂。这一次,桓温大败而还。数次北伐,其实愿望意图均与朝廷相悖,双方建立在不信任互相防备的基础上,注定其一难真心统一北方,二无勇气取而代之称帝,陷入两难。

二,请看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原籍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乐县西),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对前秦富国强兵,统一北方有重要影响。 王猛早年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后桓温北伐时曾被桓温所招纳,却没有出山。后因前秦王苻坚礼遇,出山辅佐苻坚,并在前秦整顿吏治,发动改革,有效地增强了前秦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使前秦迅速成为割据势力中的霸主。公元375年,王猛去世,谥号“武侯”。
微时,王猛家贫如洗,为了糊口,他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畚箕为业王猛没有被烽火硝烟吞噬,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垮。在兵荒马乱中,他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慢慢地,王猛长成为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他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打交道,因而经常遭到那些浅薄浮华子弟的白眼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他曾经出游后赵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达官贵人们没有谁瞧得起他,唯独一个“有知人之鉴”的徐统“见而奇之”。徐统在后赵时官至侍中,召请他为功曹(郡守或县令的总务长官,掌人事并得参与政务)。王猛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期待明主的出现,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

从见桓温时的扪虱而谈,到不入其幕帷,证明了王猛的气度与眼界,到最后择良木而栖得明主苻坚,惺惺相惜而竭尽忠诚,竭尽个人能力与抱负,助苻国力大盛,整治国家秩序,帮君主树立国家机器的威仪威严。从金刀计可看出,为了帮心软仁慈的苻坚除去隐患不惜一切手段,证明其目的非常明确,不到目的决不罢休。

三,从以上可看出,桓温与王猛相同点,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是一统天下的抱负。
不同点,桓温出身士族,个人境遇顺利,眼光与格局难免会患得患失,既不想失去眼前的胜利果实,又缺乏胆识魄力与实现王者的领导。
而王猛,出身底层,个人境遇坎坷,所以目标明确,有胆有识有魄力,也能看穿士族豪强的虚荣,而不耽于虚荣与利益的诱惑,做事为人只捣黄龙,如若不是早死,定能帮苻坚一统大业,其做事能力非桓温能比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5-11 2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王猛和桓温。
王猛以白身身份去见桓温,一是看看东晋英雄人物,二是看看自己有无机会。本次见面之后王猛也就确认了桓温只有权臣之心,并无治世之心,也无治世之能,当然也就没有自己什么机会了:跟着桓温,不过是一个谋士而已。这也是桓温跟曹操,刘裕的差距。

就在此次会面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55年,苻坚邀请王猛出山,两人一见如故,苻坚委政王猛,王猛也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当然王猛和桓温就此彻底成为敌手。一个前秦丞相,一个东晋丞相。公元369年,桓温再次北伐前燕,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持,桓温再次大败而归。在王猛治下的前秦于公元370年攻灭了前燕,几乎统一北方,给东晋巨大的压力,桓温再也没有能力北伐了,做做样子都不行了。

桓温于373年去世,王猛于375年去世。桓温活了61岁,王猛活了50岁,如果王猛有桓温一样的寿命,东晋小朝廷能否保住还真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2 16: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王猛和桓温。


共同点:
1.都是名臣
2.都身居高位
3.都有很多作战经验
4.都是病死


不同点:
1.王猛在前秦,桓温在东晋
2.王猛忠心,桓温奸邪
3.王猛战功赫赫,桓温负多胜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35 , Processed in 0.0605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