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笑嫣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3

帖子

1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3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前程似锦 于 2020-4-3 13:29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曲840-前程似锦第五讲作业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
9、衬字对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
〔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
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塞鸿秋〕
曲/前程似锦
踏春玩景青山路,攀云临瀑悬崖渡。听泉枕石花红处,扶云作客叠峦雾。风亭小坐休,古寺吟诗赋。留言拍照时光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4
发表于 2020-4-3 13: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玉寒冰 于 2020-4-3 13:32 编辑

曲八 冷玉寒冰  5讲作业 正宫 塞鸿秋 [梅岭雪]  
雪山梅岭花如故,竹篱寒舍香风路。恰似仙境瑶池住,犹如九重帝王府。慢抬金莲步,轻秀霓裳舞,悠然此境天宫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4-3 15: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在水一方 于 2020-4-3 21:17 编辑

曲857-在水一方第五讲作业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
9、衬字对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春思
晓莺雏燕方乘兴,花田柳巷遥呼应。春光大好缘何病,此身长恨须知命。多情却愿迟,何不诚相聘。(休再提)芙蓉帐里鸳鸯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3 16: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蔷薇 于 2020-4-4 00:38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合璧对、鼎足对、扇面对(隔句对)、救尾对、首尾对、连璧对联珠对、两韵对、衬字对和叠字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
(9)衬字对::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10)叠字对::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塞鸿秋〕钟佛山祭扫烈士墓

家山着意埋忠骨,英灵有幸同碑墓。当年浴血沙场去,而今静卧幽林处。松间啭燕莺,寺角吐烟雾。队旗轻扫摇头树。

点评

以清明祭扫为线索,连壁对词性欠工稳。建议:在语言组织上和脉络上铺垫上及感情抒发等方面在斟酌。  发表于 2020-4-8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5
发表于 2020-4-3 16: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835*仙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曲的对仗种类,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10种对仗: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例略)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例略)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2.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答?:

【正宫.塞鸿秋】某年某月他乡遇

某年某月他乡遇,某人某事相思处,某花某酒良宵度,某山某水来时路。黄莺枝上啼,晓梦闺中误。良辰美景谁留住?
,

点评

起拍和脉络铺垫很好,过句和尾句的抒情有意境。不足连壁对欠稳  发表于 2020-4-8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

帖子

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4-3 16:4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曲846--莲花色)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10种:
合璧对:两句相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扇面对:就是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
首尾对: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
连璧对: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
8、两韵对;相近的两个韵相对。
9、衬字对: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对仗句全部用重叠字。

2.【正宫?塞鸿秋】颂抗疫勇士
悬壶济世灾区赴,全民翘首皆关注。回春妙手病情固,英雄疲劳难抬步。
万家传喜讯,千里酣歌舞,鲜花铺就还乡路。

点评

整体脉络以医护驰援江城和功成返乡为情节。连壁对,词性欠工稳,5、6句对仗词性过宽。建议:在选词和语言流畅和语言凝炼上,多费些功夫。  发表于 2020-4-8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3 17: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 曲875东方欲晓 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十种,根据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如下10种对仗种类: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既可异字(词)相对,也可同字(词)相对。对仗要求不如诗词对联严格,曲的对仗中宽对更为多见。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特点有关;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如果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塞鸿秋〕七夕
牛郎织女千千岁,灵鹊仙桥年年会。隔河抛洒相思泪,披云泣诉离愁味。窗前新月行,天上流星睡,贴心共语“天仙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74

帖子

16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4-3 2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瑞 于 2020-4-4 17:41 编辑

曲831程瑞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曲的对仗种类有: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曲的对仗特点有:
(1)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西山偻步
愁思幽梦枫林渡,寒声眚目黄昏路,衰颜偻步西山去,残篇秃笔云烟处。冷阶扫落花,
霜夕怜寒鹭,潮音萍寄荒虚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3 22:1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吹雪 于 2020-4-3 22:25 编辑

曲856*吹雪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
9、衬字对: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
二、【正宫.塞鸿秋】春情
文/吹雪  
玉兰残落愁情寄,桃红飞逸欣怡戏。杏花缱倦迷离系,海棠优雅花苞季。春情四月天,春梦一时醉,谁知安逸何时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3 2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月墨倾风
〔正宫?塞鸿秋〕



东风可记来时路,飞花已忘归何处。游人正向空山去,残阳却把高楼渡。不谈离恨酸,不道闲愁苦。一杯愁绪浇尘土。

点评

寻觅老师点评:交流: 【苦】【土】处应该是去声。小令语言流畅,学习了  发表于 2020-4-11 1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6:54 , Processed in 0.1741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