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芝蘭幽谷 于 2020-7-17 23:15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毕业答卷学号:曲862
网名:芝籣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答:元曲有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往往追求团圆结局;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 词与曲的区别:1) 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2) 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
3) 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剧曲(杂剧)、散曲(小令、套数)4)在格式上 宋词:词牌十标题(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元曲:宫调十曲牌十标题〔中吕•山坡羊〕苏武持节。一般把宫调和曲牌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后面写题目。宫调和曲牌直接用实心圆点隔开。 从音韵上看,北曲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字。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答: 《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元代周德清在其创作实践和对北曲的研究 过程中,深感一般北曲作者和演唱者在语言、声韵、格律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于是在泰定元年(1324年)秋,写成《中原音韵》,后又作了多次修订。《中原音韵》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原音韵》的内容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第一部分,曲韵韵谱是北曲创作和演唱者审音定韵的标准。第二部分,“正语作词起例”,主要论述曲韵韵谱的编制和审音原则,以及宫调曲牌和作曲方法等。第三部分,“作词十法”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答:元曲的曲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商调〕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 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 1)、宫调及演变 “宫调者,所以限定朱器管色之高低也。”这是吴梅《顾曲麈(zhǔ)谈•论宫调》所注。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当时的南曲,还是北曲,每种曲调都属 于一定的宫调。 2)、宫调的分类 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列举元曲使用曲牌的宫调共有十二种,它们是: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 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 3)、宫调的应用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散曲中有一种情况,即同名的曲牌,所用的宫调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曲牌了,比如〔正宫·端正好〕和〔仙吕·端正好〕是不同的。〔双调·水仙子〕和〔商调·水仙子〕是不同的。 元曲的标题格式 在标题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如:中吕、越调、双调、仙吕等,就是这首曲子的宫调。 第二部分如:我们平常说的“天净沙”、“山坡羊”、“醉花阴”,就是一个曲牌,这比较类似于宋词的格式,但是语言更自由,感情更直白一些。 第三部分如:“秋思”“渔夫”等,指所表达的主题,也就是题目。 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 中吕•喜春来〕 〔越调 •凭栏人 〕 〔商调 •梧叶儿〕 〔双调•落梅风〕 〔越调•小桃红〕 〔 南吕•四块玉〕 〔 南吕•醉中天〕 〔 南吕•干荷叶〕 〔 中吕•山坡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