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22 12: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八讲作业03-溪水
作业: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答:后凉(386--403)是十六国之一,都城姑臧,是吕光建立的政权,历五帝王,十七年。以地处凉州为国号。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吕光据有姑臧(今凉州)于大安元年(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
太祖吕光创立了后凉,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 ,年仅22岁就一战成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后凉大安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成为西北霸主。
397年正月,吕光因西秦国王乞伏乾归出尔反尔,数度叛离,决定派兵消灭它。吕光派他的儿子太原公吕纂攻打金城,弟弟天水公吕延率大将、西平太守沮渠罗仇、沮渠曲粥等攻打临洮、武始、河关,西秦大为震惊。乞伏乾归作战不利,于是便命人反间吕延,诈称:"乾归兵败,逃往成纪(今甘肃静宁)"。吕延信以为真,率领轻骑直追,司马耿雅劝阻说:"乞伏乾归勇略过人,不会望风而逃。以前,他战败王广、杨定都是诡称自己兵败。这次传达消息的人,脸色不定,难免有诈。应全军一起推进,步骑相接,待全军到齐,在行进攻,必然成功"。但吕延不听劝阻,麻痹轻敌,率军前进,乞伏乾归伏击吕延,将其斩首,凉军战败,司马耿雅和将军姜显率军退回袍罕。吕光见自己的精锐兵败,吕延被杀,埋怨沮渠罗仇、沮渠曲粥护卫不利,将二人斩首。四月,沮渠罗仇的侄子沮渠蒙逊以安葬叔父为名在家乡临松(今甘肃民乐县)起兵反凉,一旬之间,聚众万人,屯兵于金山。吕光派吕篡进剿,双方激战于忽谷,沮渠蒙逊兵败逃入山中。沮渠蒙逊的堂兄沮渠男成,时任吕光的晋昌守将,听到沮渠蒙逊起兵的消息,也起兵响应,他聚众数千人,屯于乐涫(今甘肃高台县)。酒泉太守垒澄讨伐男成,兵败被杀。之后,男成与蒙逊共同推举建康(今甘肃高台)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段业以男成为辅国将军,蒙逊为镇西将军。吕光又派吕篡去讨伐,段业紧闭城门,吕纂久攻不下。8月,吕光的散骑常侍、太常郭黁见吕光年老多病,太子吕绍昏庸无能,而太原公吕篡又十分凶悍,一旦吕光死去,朝中必然大乱。自己身居机要大臣多年,难免被害。于是便联合尚书仆射王详、推举田胡王乞基为君主,占据姑臧城东苑,并抓住吕光的八个孙子作为人质,起兵反凉。吕光又派吕篡去讨伐郭黁。这时吕篡正在围攻乐涫,接到命令后准备撤离乐涫,众将劝吕纂说:"如果大军离开乐涫,段业必然会带领军队跟在我们后面,伺机向我们进攻,不如我们悄悄离开这里"。吕纂认为,段业没有雄才大略,只能依靠坚城防守。如果我们暗中离击,正好助长了他的气焰,不如公开威吓他之后。堂堂正正而走。于是派使者告诉段业说:"郭黁反叛,我现在回姑臧。你如果敢决一胜负,望早些出城作战"。段业果然没敢出兵。
吕纂与西安太守石元良共同进攻郭黁,郭黁大败,吕纂进入姑臧城。郭黁为解其战败的仇恨,将吕光的八个孙子杀死解尸,喝血盟誓。此时,凉州人张捷,宋生等聚众三干多人在休屠城(今甘肃武威北30公里民勤县的三岔堡)起兵反凉,郭黁又与他们共推后将军杨轨为盟主,联合击凉。杨轨自称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不久,吕纂击败郭黁的将军王裴于城西,郭军兵势渐衰,郭遣使向南凉国王秃发乌孤求救。9月,秃发乌孤令其弟、骠骑将军秃发利鹿孤率-千骑兵救援。398年2月,杨轨也派其西平相郭纬率步骑兵2万支援郭黁。杨轨军进至姑臧城北扎营,准备攻击姑臧。4月,吕纂军袭击杨轨,郭黁前来救援,吕纂兵败退走。此时,在乐涫的段业则攻取了后凉的西郡(今甘肃永昌),于是,凉州的晋昌(今甘肃安西)太守王德,敦煌太守孟敏,都举郡投降了段业。杨轨自恃自己人多士众,欲与吕光决战。6月,杨轨兵败,投降了王乞基。郭黁听说杨轨败逃,也投降西秦,后凉将军吕弘,放弃张掖,率军东走,段业进入张掖城后欲追击吕弘,沮渠蒙逊劝阻他说:"归师勿遏,穷寇勿追,此兵家之忌呀"。段业不听,结果大败而回。399年12月,年老多病的吕光因为屡次失败而恼怒,病情加重,吕光觉得没有复原的希望,便将太子吕绍立为天王,他自称太上皇。吕光告诫吕绍说:"现在我大凉处于多难时期,南凉秃发乌孤,西秦乞伏乾归,北凉段业都想伺机吞并我凉国。我死之后,你让吕纂统帅六军,吕弘管理朝政,你自己无为而治,这样也许会渡过难关。如果你们互相猜忌,祸起萧墙,你们都会很快完蛋"。吕光又对吕篡、吕弘说;"吕绍并不是一块拨乱救世的材料,只因为他是嫡长子才让他当天王。我们内外交困,你们兄弟更应当和睦相处,如果你们自起干戈,大祸马上就会降到你们头上"。吕纂、吕弘哭着说,"不敢"。吕光又拉着吕纂的手说:"你性格粗暴,很让我担心,你要好好辅佐吕绍,不要听信任何谗言"。当天,吕光死去,时年63岁。
兄弟阋墙,内外交困
吕光死后,吕绍即位。吕纂被命为太尉,吕弘被命为司徒,共同辅佐吕绍。吕篡死后,吕超拥立自己的哥哥吕隆为天王,改元神鼎。为了报答吕超的拥立之功,吕隆授吕超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隶校尉兼录尚书事,并加辅国大将军之号,封安定公。
吕隆为了建立自己的威名,但凡豪望、名流,乃至宗亲大臣不顺己者,全部杀掉,结果使得后凉朝廷内外人人自危,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更是无法维持,姑臧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景象,10多万人活活饿死,生存下来的人要求到城外活命,吕隆怕引起连锁反应,坑杀了几百人。此时,魏兴(今陕西安康)人焦郎派遣使者向后秦的陇西王姚硕德建议说:"吕氏自吕光死后,兄弟互相残杀,朝纲混乱,暴虐无度,百姓饥困,死亡大半,应乘其互相篡权攻杀之时,向其进攻,必定成功"。姚硕德向后秦皇帝姚兴请示后,率领步骑6万向后凉进击,当时投降后秦的乞伏乾归也率7千骑兵跟随出征。
401年7月,姚硕德从金城渡过黄河,直趋广武(今甘肃永登)。南凉的河西王秃发利鹿孤将广武的守军收缩到城内,以避秦军的锋芒,秦军顺利地进至姑臧。吕隆派辅国大将军吕超,龙骧将军吕邈率军迎敌。后凉战败,吕邈被杀,10000多人被后秦军斩杀,吕隆据城固守。后凉巴西公吕伦见后秦军队无法阻挡,率东苑25000兵众向后秦投降。
9月,吕隆派使者出城向姚硕德投降。后秦主姚兴命其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继续镇守姑臧。不久,吕隆又重整军备,与南凉的秃发傉檀和北凉的沮渠蒙逊互相攻杀。后来终无力再战,又怕被他们消灭,于是向姚兴要求内迁。
403年8月,吕隆率百官迁往长安,被姚兴拜为散骑常侍、建康公。后凉灭亡。416年1月,吕隆因参与姚愔的叛乱,被姚泓杀死。后凉自386年吕光称王至403年吕隆投降后秦共历四主十八年。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答: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等职,封楚王。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掌握朝政之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大亨元年(403年)十二月逼晋安帝禅位于己,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三个月后刘裕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璠灵柩的毛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职,故世称“桓南郡”。
桓玄是桓温的庶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自幼为桓温所喜爱,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遗命其弟桓冲统率其军队,并接替他任扬州刺史,以时年五岁的桓玄承袭其封爵南郡公。两年后,桓玄的服丧期满,桓冲亦离任扬州刺史,扬州文武官员与桓冲告别,桓冲摸着桓玄的头说:“这是你家的旧官属呀。”桓玄听后就掩面哭泣,众人都对这反应感到诧异。
桓玄长大后,相貌奇伟,神态爽朗,博通艺术,亦善写文章,对自己的才能和门第颇为自负,总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然而由于其父桓温晚年有篡位的迹象,所以朝廷一直对他深怀戒心而不敢任用。直至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二十三岁的桓玄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几年后出京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但还是颇觉不得志,曾感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于是就弃官回到其封国南郡(今湖北江陵)。途中经过建康,拜见执政的宰相司马道子,司马道子酒喝多了,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说:“你父亲桓温晚年想当贼,你怎么看?”桓玄吓得跪地流汗不起。王府长史谢重为之缓颊,才结束了这尴尬场面。桓玄从此深恨司马道子。隆安五年(401年),孙恩循海道进攻京口,逼近建康,桓玄声称勤王起兵,实际是想浑水摸鱼,于是司马元显在孙恩北走远离京师后下诏命桓玄解严。不过,桓玄当时完全控制了其辖区,不但作出调桓伟为江州、镇守夏口,又以司马刁畅督八郡、镇守襄阳,桓振、皇甫敷、冯该等驻湓口等军事调动,更建立了武宁郡和绥安郡分别安置迁徙的蛮族以及招集的流民。朝廷曾下诏征广州刺史刁逵和豫章太守郭昶之,亦被桓玄所留。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下令讨伐桓玄,桓玄在京的堂兄桓石生密报给他。当时桓玄已封锁长江漕运,令东土饥乏,又因孙恩之乱未平,故以为司马元显无力讨伐,便一直在荆州等待时机,蓄势待发。然而收到桓石生的通报后,桓玄甚惧,打算坚守江陵。不过卞范之却劝桓玄出兵东下,以桓玄的威名和军力,令其土崩瓦解;反不应主动示弱于人。桓玄于是留桓伟守江陵,亲自率兵东下。桓玄初仍忧他抗拒朝命,害怕手下士兵都不会为他所用,然而过了寻阳仍未见朝廷军队,于是十分高兴,士气亦上升,移檄上奏司马元显之罪。桓玄到姑孰时,派冯该等击败并俘获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并夺取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当时司马元显因畏惧,登船而未敢出兵,而刘牢之因担忧击败桓玄后会不容于司马元显,竟与其手下北府军向桓玄投降。桓玄逼近建康,司马元显试图守城但溃败。桓玄入京后,称诏解严,并以自己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永始元年(404年)二月二十七日,刘裕等人正式举兵,计划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历阳和建康四地一同举兵。其中刘裕派了周安穆向建康的刘毅兄刘迈报告,通知他作内应,然而刘迈惶恐,后更以为图谋被揭向桓玄报告,桓玄初封刘迈为重安侯,但后又以刘迈没有及时收捕周安穆,于是杀害刘迈和其他刘裕于建康的内应。原于历阳举兵的诸葛长民亦被刁逵所捕,但刘裕等终也成功夺取了京口和广陵,镇守两地的桓修和桓弘皆被杀。
刘裕率义军进军至竹里,桓玄加桓谦为征讨都督。桓谦请求桓玄派兵攻刘裕,但桓玄畏于刘裕兵锐,打算屯兵覆舟山等待刘裕,认为对方自京口到建康后见到大军必然惊愕,且桓玄军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会自动散走。不过桓谦坚持,桓玄就派了顿丘太守吴甫之及右卫将军皇甫敷迎击。不过二人皆在与刘裕作战中战死,桓玄大惧,就召见一众会道术的人作法试图对抗刘裕。后桓玄又命桓谦、何澹之屯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共以二万兵抵抗刘裕。不过刘裕进至覆舟山东时故设疑兵,令敌方以为刘裕兵力众多,桓玄得报后更派庾赜之率兵增援诸军。然而,因为刘裕的兵众大多是北府军出身,故桓谦军队都畏惧刘裕,未有战意,而刘裕则领兵死战,并乘风施以火攻,终击溃桓谦等。
在桓玄派桓谦等抵抗刘裕时,其实已经萌生离去的念头,并命殷仲文准备船只。桓谦等败后,桓玄就于三月二日与一众亲信西走。桓玄当天没有进食,随行人员就进糙米饭给桓玄,但桓玄吞不下,年幼的桓升抱着桓玄抚慰他,更令桓玄忍不住心中悲伤。
桓玄一行一直逃到寻阳,得江州刺史郭昶之供给其物资及军队。后挟持晋安帝至江陵,在江陵署置百官,并且大修水军,不足一个月就已有兵二万,楼船和兵器都显得很强盛的样子。不过桓玄西奔后怕法令不能认真执行,就轻易处以死刑,故令人心离异。桓玄之所以成功,不是他太强,而是对手实在太无能,并且他的家世基础又很强。如果说做个指点江山的文人谈客,桓玄绰绰有余,可要论治国平天下,恒玄就不行了。桓玄即位后,并没有做出什么好计划来,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恢复江南地区。只是做了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沽名钓誉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950

帖子

11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22 16: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八讲业:
09-云儿一片云
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在五胡十九国中,后凉王国是第十二个兴起,第九个灭亡的短命王国,立国十八年共历四任君王。
吕光(338-399),字世民,略阳(今秦安县东)人,氐族,是吕婆楼的儿子。从小学习军事,10岁时和儿童玩游戏战阵法,常被推为主。他刚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20岁时被推荐为贤良,担任美阳令,后升为膺杨将军。吕婆楼死后,跟随王猛对外征讨。他以作战勇猛,深得苻双、王猛的赏识,封为都亭侯。武帝太元五年(380),在平定并州张平、秦州苻双、豫州苻皇、河北苻洛的反叛中,屡建战功,被封为破掳将军、骠骑将军。
  武帝太元七年(382),苻坚授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统领精兵7.5万人,出征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入西域。所经之国,无不降服。但兵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时,国王帛纯却不投降,率军拒于城南。西域其他国家也派出70余万人援助龟兹。他们“皆便弓马,善矛销,铠如连鏁,射不可入”。于是吕光便摆布了“勾鏁之阵”,战于域西,大破龟兹等诸国联军,“斩首万余”,降者30余国。西域平息,吕光东归。太元十年(385),吕光率军东至玉门,凉州刺使梁熙传朝廷圣旨,“责光擅命还师”,于是派遣他的儿子梁胤率兵阻抗吕光于酒泉,为吕光击败。武威太守彭济捉拿了梁熙并请求投降,吕光杀了梁熙,领兵进至姑藏(今武威),自称护校尉、凉州刺史、主簿、尉祐。这时传来了苻坚被姚苌杀害的消息,吕光愤怒悲哀,号令三军皆着素服。于是他于太元十一年(386)自称大都督、凉州牧、酒泉公。随后东征西讨,定张掖,克酒泉,取枹罕,建都姑藏,国号凉,年号 ,史称后凉。
  后凉建立后,吕光在政治上以严刑重律来维护统治,失去了河西人民的支持。他不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意掠夺,迁徙农业人口,造成生产失调,粮食极度困难;他不重视儒学和佛教文化的发展,所以后凉政治愚昧落后,野蛮残暴。吕光晚年还听信谗言,诛杀无辜。吕光在位10年,年60而卒,他的儿子吕绍继承了王位。安帝元兴二年(403),后凉为后秦所灭。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楚国(403年-405年)是东晋时期桓玄建立的政权,史界称之为桓楚。
桓楚是桓玄建立起来的,存续了不到三年时间,桓玄死后、虽然皇权归还给了东晋皇帝,但是,桓谦、桓振、桓石绥依次称了帝。
桓玄篡晋,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尾声。这个短命政权终于被刘裕推翻。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共经八十天;从称帝到被杀,前后不到半年,死时年三十六。桓玄死后,堂兄桓谦、桓石绥等人仍坚持抗争达五、六年之久,直至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才宣告全部失败,桓氏家族彻底覆灭。
桓楚政权的建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桓玄接手的东晋是经过权臣、外藩和起义军轮番蹂躏过的国家,百姓困苦,朝政混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动乱之后的人们都希望有人出来收拾乱局。这就为桓玄施展拳脚、建立功业提供了舆论基础。只要他做出成绩了,哪怕就是比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好那么一点点的政绩来,人们都会说他好的。
桓玄入主中枢的初期,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连《晋书》也承认他“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贤,君子之道粗备,京师欣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帖子

13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8-25 14: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08-清心竹 作业
作业: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答: 389年,前秦将军吕光因前秦灭亡,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成为西北霸主。399年,吕光卒,嫡长子吕绍继位,吕纂自立。401年吕光弟吕宝之子吕隆自立,国势日益衰弱。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被迫降于后秦,后凉告终。从吕光入居姑臧形成割据起,到吕隆投降后秦止,后凉政权共存在十七年(386-403年),历四主。
后凉基础不稳,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腐败,吕氏子弟同室操戈,使它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另外,来自南凉与北凉的外部压力以及后秦军队的进攻,又加速着它的灭亡。
首先是南凉的进攻。
401年,南凉主秃发利鹿孤称河西王,加快了与吕氏争夺姑臧的步伐。同年,因吕隆杀吕纂,吕纂妻杨氏的父亲杨桓避祸外逃,投向秃发利鹿孤。四月,杨桓引南凉军队攻姑臧,吕隆出城迎战不利,被利鹿孤掳掠姑臧居民二千户撤往湟中。这次战役,南凉摧毁了后凉外围的防卫能力。
其次是后秦的进攻。
401年六月,吕隆在姑臧城内大杀豪望,企图借此树立威名和压制人们的不满情绪,结果适得其反。吕隆迫不得已,派人给姚硕德送上降书,以请降纳质为条件,使后凉得以苟延残喘。
秦军撤退后,吕隆并不内修德政,而是继续耀兵扬武。他派吕超进攻在晏然的姜纪,结果反被姜纪打败。失败后仍不甘心,又调头进攻占据魏安(今甘肃武威东南)的焦朗,亦出战不利,便退回姑臧。
吕隆一味耀兵扬武、不顾内政,加上连续遭受围困和打击,到402年初,后凉统治一蹶不振。而且又遇饥荒侵逼,姑臧实际上已近于一座空城。
在北凉与南凉围攻姑臧时,后秦也在计议攻取姑臧。
403年秋,南凉和北凉对后凉的进攻更加频繁和猛烈。吕隆受二凉逼迫已走投无路。此时,后秦派使者到姑臧“征吕超入侍”,继而后秦徙吕隆宗族、僚属及民万户于长安,后凉政权至此灭亡。
在五胡十九国中,后凉王国是第十二个兴起,第九个灭亡的短命王国,立国十八年【三八六年至四〇三年】,共历四任君王。后凉亡后,中国境内,八国并立:晋帝国、后燕帝国、后秦帝国、北魏帝国、南凉王国、北凉王国、南燕帝国、西凉王国。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答:桓玄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家伙,但桓玄的对手司马元显比他更加色厉内荏,两军相遇勇者胜,桓玄和司马元显两位红二代相遇,更怂的一方迅速崩溃,桓玄抓了司马道子,杀了司马元显,控制了朝廷,逼迫晋安帝把皇位转让给他,桓玄先称楚王,后来干脆做起了皇帝,国号楚。他的皇帝梦终于实现了。他比老子厉害多了,当年桓温势力比他大,能力比他强,皇帝梦的欲望也不逊于他,慑于各方面压力而未敢逼帝自立。桓温死后,桓家以桓冲为代表,居处长江上游,荆楚之地遂成了桓家的根据地,或者叫势力范围。  王恭、殷仲堪和司马道子父子的矛盾等于激活桓氏的力量,桓玄遂“潜有意于功业”,王恭死后,他的势力集合于桓玄旗下,孙恩之乱又让朝廷无遐东顾,这让桓玄渐渐有了问鼎的野心。
桓玄当权之初,还能有所作为,政治颇有起色。他大力整肃朝纲,黜凡庸之辈,远奸佞之臣,选用贤才,时局有所好转,京城内一时欢欣鼓舞。为了革除岭南贪污奢靡的弊政,他选派良吏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短期内使岭南风气为之一变。为此,他大加赞赏。
桓玄深知刘裕是人杰,其老婆也劝他早除刘裕。但桓玄消灭不了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所以只能先选择拉拢,以后再找机会。刘裕既已心存异志,当然也就难以收买。
有勇有谋,身先士卒,刘裕的成功绝非偶然。
公元404年,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讨伐桓玄。何无忌带领众人入城斩杀桓修示众。刘裕暗中派刘毅至江北,起兵后与二人共杀桓弘;诸葛长民为豫州刺史刁逵左军府参军,刘裕令其杀刁逵,占据历阳;王元德、辛扈兴和童厚之则在京城活动,以为内应。是月,刘裕以游猎为由,与何无忌等人相聚,共有百余人。第二天清晨,京口(今江苏镇江)城开,刘裕与何无忌等袭杀桓修。桓玄的司马刁弘率领文武前来赴难,刘裕登上城楼,对他们说:“郭昶之已经奉迎天子到寻阳返归正位,我们都收到密诏,诛灭叛逆的贼党,今天贼党的首领桓玄的首级已经悬挂在了建康的城头,各位难道不是大晋的臣子吗,今天要来做什么呢?”刁弘等人相信了他的话,召回众人回去了。刘裕不久就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纵然很多事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当时东晋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可恃势凌人,平民则无法自处。刘穆之都以当时形势调校矫正法令,更让平民对法律有所适从。在刘裕以身作则下,很快就改变了当时的政治风气。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刘裕对内平定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威名赫赫。取得这样的辉煌的成果,可以说刘穆之的功劳最大。刘穆之对内全权负责朝政大小事物的处理,对外要保证军队的供养和开支,处理事情干脆利落,没有任何拖延和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7

帖子

1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6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11 18: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五年级第八讲花未作业

1答:后凉基础不稳,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腐败,吕氏子弟同室操戈,使它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另外,来自南凉与北凉的外部压力以及后秦军队的进攻,又加速着它的灭亡。

首先是南凉的进攻。其次是后秦的进攻。
当此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之际,后凉王公大臣纷纷要求吕隆向后秦主姚兴请降,以解秦军围城之困。吕超的谏书指出,如眼前形势,即使张良、韩信等在世,也无可奈何。他要吕隆从保全宗族考虑,从速作出抉择。

吕隆迫不得已接受了吕超的建议,派人给姚硕德送上降书。硕德作表给姚兴,请委任吕隆为后秦使持节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吕隆“于是遣母弟爱子文武旧臣慕容筑、杨颖、史难、阎松等五十余家质于长安,硕德乃还”。吕隆以请降纳质为条件,使后凉得以苟延残喘。

秦军撤退后,吕隆并不内修德政,而是继续耀兵扬武。他派吕超进攻在晏然(今甘肃武威市西北)的姜纪。姜纪原是后凉将领,秃发利鹿孤攻姑臧时,投降了南凉,在焦朗引姚硕德攻姑臧时他转而投秦,被姚硕德举为武威太守,配兵二千屯驻晏然。吕超攻姜纪,只以伐叛泄恨为目的,结果反被姜纪打败。失败后仍不甘心,又调头进攻占据魏安(今甘肃武威东南)的焦朗。焦朗遣其弟子焦嵩为质于河西王利鹿孤求援,“利鹿孤遣车骑将军傉檀赴之”。吕超闻焦朗引南凉为援,不敢再攻,便退回姑臧。傉檀再次深人武威郡,“耀兵姑臧,壁于胡坑(今武威西)”。吕超知傉檀已在胡坑扎营,拟夜袭,而傉檀早有预料,“畜火以待之”。当夜,吕超中垒将军王集率精兵二千袭击南凉军营,“集入垒中,内外皆举火,光照如昼。(傉檀)纵兵击之,斩集及甲首三百余级”。吕隆不敢再与秃发傉檀交锋,便使用起阴谋诡计。
吕隆一味耀兵扬武、不顾内政,加上连续遭受围困和打击,到402年初,后凉统治一蹶不振。而且又遇饥荒侵逼,姑臧实际上已近于一座空城。
403年秋,南凉和北凉对后凉的进攻更加频繁和猛烈。吕隆受二凉逼迫已走投无路。
。继而后秦徙吕隆宗族、僚属及民万户于长安,后凉政权至此灭亡。时为吕隆神鼎三年(403年)。不久,吕隆因涉嫌参与姚兴少子姚弼谋反被姚兴杀掉。

从吕光入居姑臧形成割据起,到吕隆投降后秦止,后凉政权共存在十七年(386-403年),历四主。

2答:晋安帝元兴二年(403)2月,桓玄受封为大将军,9月又自称相国、封楚王、加九锡、领十郡。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控制东晋中央政府的楚王桓玄篡夺政权。十一月二十一日(阳历为403年12月20日),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阳历为404年1月1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为与其余号为楚的政权区分,故史家称桓玄建立的政权为“桓楚”。
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晋安帝西逃至江陵。同年,桓玄败死,桓玄堂兄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408年,桓谦所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道规击破。410年,桓石绥在激战中被杀,桓楚王朝灭亡。
桓玄即位后,由于急于打击政治对手,且主政冒失,导致民怨沸腾,各地的豪门士族纷纷心怀不轨。永始元年(404年)二月,掌握东晋王牌军队北府兵的将领刘裕正式举兵,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历阳和建康四地一同举兵。由于桓玄的统治根基不深、军队战斗力逊于北府兵,桓楚连战连败,一路西逃。五月,桓楚大本营江陵骚乱,。桓玄出逃四川,但在路上渡江时被杀,余部逐渐被平定。作为东晋的灭亡者,桓楚立国不到一年,就倾覆了。
刘裕最初仕于晋,为建威将军、下邳太守,是桓玄的部下。桓玄想利用刘裕巩固自己的帝位。刘也志欲图玄,桓玄称帝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以致“百姓疲苦,朝野劳瘁”。于是,刘裕与刘毅、何无忌等共谋兴复,遂起兵攻桓玄。
刘裕与桓玄两军在今江苏句容和南京钟山两次交战,桓玄两战两败。于是,桓玄挟持晋天子逃奔江陵,同时遣将分兵据守湓口(今瑞昌湓水)和西塞山,以图据险阻击刘裕军西上。刘裕派遣部将攻破桓玄在湓口东北江中桑落洲第一道防线,桑落洲既破,桓玄的阻击据点只有西塞山了。
桓玄退往江陵,“收集荆州兵,未曾三旬,有众两万,楼船器械甚盛”,又再次率领各军人马挟持晋帝东下。刘裕复遣江夏相张畅之、高平太守刘怀肃攻桓玄部将何澹之于西塞矶,破之。志载:“刘怀肃攻桓玄破之于西塞山寨。”桓玄在逃入蜀途中被其部下诱杀。西塞矶既破,刘裕军长驱西上,到晋义熙元年(465年)“桓氏遂灭”。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受“晋帝禅位”,南朝宋始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4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18 0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魏晋五年级第八讲18—东方作业

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答:389年2月,吕光自称三河王,改元麟嘉,设置百官。392年,吕光派弟弟、右将军吕宝率军攻打金城(今甘肃兰州)的乞伏乾归,吕宝失败,一万多人被杀。吕光随即又派儿子、虎贲中郎将吕纂攻击南羌的彭奚念,但吕纂也兵败而归。吕光见两战皆败,便亲自率军至袍罕(今甘肃临夏),将彭奚念打败,彭奚念南逃,吕光占据了袍罕。这样,吕光的疆域除全部西域、凉州之外,东西推进至跳水林(今甘肃洮河)岸边和金城以西地区。395年7月,吕光率十万大军进攻西秦,西秦国主乞伏乾归在左辅密贵周、左卫将军莫者羝的劝说下投降了吕光,并把儿子敕勃作为人质留在西平。396年6月,吕光升号为天王,建国号为大凉,改元龙飞,史称后凉。后凉这时达到全盛时期,统治疆域同前凉略同。
    吕氏自吕光死后,兄弟互相残杀,朝纲混乱,暴虐无度,百姓饥困,死亡大半,互相篡权攻杀。
    401年7月,姚硕德从金城渡过黄河,直趋广武(今甘肃永登)。南凉的河西王秃发利鹿孤将广武的守军收缩到城内,以避秦军的锋芒,秦军顺利地进至姑臧。吕隆派辅国大将军吕超,龙骧将军吕邈率军迎敌。后凉战败,吕邈被杀,10000多人被后秦军斩杀,吕隆据城固守。后凉巴西公吕伦见后秦军队无法阻挡,率东苑25000兵众向后秦投降。9月,吕隆派使者出城向姚硕德投降。后秦主姚兴命其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继续镇守姑臧。不久,吕隆又重整军备,与南凉的秃发傉檀和北凉的沮渠蒙逊互相攻杀。后来终无力再战,又怕被他们消灭,于是向姚兴要求内迁。403年8月,吕隆率百官迁往长安,被姚兴拜为散骑常侍、建康公。后凉灭亡。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答:晋安帝元兴二年,野心勃勃的桓玄起兵谋反,建立桓楚,同年十二月三日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为与其余号为楚的政权区分,故史家称桓玄建立的政权为"桓楚"。
     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晋安帝西逃至江陵。同年,桓玄败死,桓玄堂兄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408年,桓谦所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道规击破。410年,桓石绥在激战中被杀,桓楚王朝灭亡。
     刘裕是天生的将领,位高权重的刘裕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昔日荣光,而是继续为朝廷攻城略地。面对东晋周边外敌,尤其是北方异族政权的不断骚扰劫掠,他首先出师北伐,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消灭南燕政权,将这个鲜卑族的末代皇帝押回建康城斩首。随后,他又挥师向西,消灭了之前向朝廷举起叛旗,割据四川的谯蜀政权,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的“蜀王”自缢而死。刘裕马不停蹄,顺手又逼迫仇池国臣服。
    刘裕也表现出出色的政治才能,他实行土断,抑制土地兼并,打压豪族,为寒门开辟上升通道,又整顿改革朝廷制度,严明法纪,让百姓休养生息。他在改革中得罪了不少宗室大族,但靠着强大的军队,一一消灭南方所有割据势力,22个州全掌握在手中。
      刘裕靠着他的文治武功,被后来的史学家认为是汉唐之间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刘宋政权初期,对外战绩比后世南北宋都要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30 12: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题。 于 2020-10-30 13:40 编辑

作业: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吕光之才,止於将耳。吕氏得国,光拥重兵,乘苻氏之衰一举而得,实得天之幸,非光之力。不无道理。
后凉的建立者吕光施政严苛,他的儿子和外甥等人贪婪荒淫,残暴无比、很不得人心。接着又在战争中迭次失败,后凉政权逐渐走向没落。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有桓温的奠基,和桓玄自己的个人能力使得桓氏再度崛起,又有孙恩之乱沉重打击东晋的统治,给桓玄篡位以可乘之机。
总的来说是因为东晋皇权衰弱,世族势力强大,给了桓玄篡位的机会。但桓玄篡位后沉迷酒色,奴役百姓,导致了桓楚的迅速灭亡。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其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割据势力,使南方统一;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收复中原地区,光复两都。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其执政期间,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当初桓玄把权,拉拢过他,但刘裕本人的野心并不亚于桓玄,也一直梦想着做皇上。待桓玄篡位他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攻打他。
很多人在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后都会迷失自我,沉迷于酒色,不再励精图治。而刘裕则不然,即位之后,刘裕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将、吏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他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军还交回朝廷。
刘裕还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严禁世族隐匿户囗。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魏晋以来,皇室、官府崇尚奢华。由于出身孤寒,刘裕知晓稼穑艰辛,因而平时清简寡欲,生活节俭,不喜奢侈。

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10 , Processed in 0.0748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