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小渔村豆豆

小渔村词研七(诗组)第5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81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9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人 于 2020-8-9 23:07 编辑

词研七第五讲小杰作业
唐多令    涯山
血泪著涯山。
江门冷水寒。
炮声隆,火迸平船。
愚将皇郎同赴死。
忠良否,问苍天。
今日海湖湾。
淑妃魂独眠。
有鬼魔,窥我长安。
赤县旌旗擎万代,
攀峻岭,路程艰。

点评

上片写的雄壮,下片气势弱了  发表于 2020-8-9 23:13
前两句应是对偶,涯山,水寒不对  发表于 2020-8-9 2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1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9 23: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人 于 2020-8-9 23:06 编辑

词研七第五讲作业
唐多令   咏柳
文/可人
曾是系归舟,常居野渡头。寄心思,千里相酬。玉手一枝堪揽折,波汹涌,意长留。
新蕊化春愁,青姿漫小楼。和暖风,点点温柔。为问何人能不惜,轻执笔,似回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主题

1108

帖子

1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08: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
诗组31号--造福苍生
唐多令
文/造福苍生
莫道总无根。散成万里春。送青时,恬静天真。酿造平生清瘦影,映绿处,有花痕。
谁为返香魂。痴情醉绿裙。断肠中,几日黄昏。一笑风流潇洒日,东风舞,上青云。

点评

就边写杨花的旷世杰作,苏轼的《次韵张之夫杨花词》也点题。  发表于 2020-8-10 10:37
故点题也许让人更好理解。  发表于 2020-8-10 10:34
上片写“絮”的特点,下片说“絮”的情情。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知道本次作业题目,很难看出是写“絮”的,因为无根、瘦影等并非絮专有。  发表于 2020-8-10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1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卧梨园 于 2020-8-11 09:10 编辑

词研七 诗46醉卧梨园
     第五讲作业
1.赏析例词:从译文,注释,集评,赏析几个角度分析例词,禁止复制百度,尽量提出自己的见解。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
   (宋代.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赏析:从序来看,本词是应一黄姓歌女之乞而作的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想见故人的急切,下片写见不着故人的愁苦。起拍起兴,既是对环境的描写,同时又点明时节,(芦叶满汀洲,代表秋季),一个“寒”字双关,又为全词垫定了感情基调。第二拍言重过南楼时间之久,第四拍准备过片,叹时间过得太快,极写想见故人的急切心情。下片的前两拍与准备过片意连,准备过片极写想见故友的急切,过片又担心故友不在,一种憔虑不安之心跃然纸上。下片第三拍,写物是人非,见不着故人而愁绪满满。结拍,回忆当年一同买桂花酒,而今全然不是当年的景况。全词脉络清析,遣词用字非常精炼,运用通感、白描、对偶、设问、比喻等多种修辞,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于质朴的字里行间,隐藏着不尽的意境。 一句“柳下系船犹未稳”,那种想见故人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再一句“旧江山浑是新愁”,把见不着故人的愁绪活脱脱的表现出来。

2、唐多令 崖山之痛
崖战百年殇。中原生死场。唱悲弘、有史无双。
将相帝王同殉国,沧海怒、血卷浪。

十万汉魂徨。三杰枉九芒。宋江山、从此销亡。
萁豆相煎三世痛,国分裂、岂安邦。



点评

1,意脉通畅。 2,主旨明确。 3,阳韵豪迈、俊致。 4,无重字。 5,起句宽对。 6,目前看,外蒙与汉人不是萁与豆的关系,当时也不会是国分裂的关系。   发表于 2020-8-11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4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1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诗组)第五讲作业
诗17一元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代.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译文:
同友人在安远楼聚会,席间一黄姓歌女请我作词一首,我即作此篇。时为八月五日。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静静地流过。二十年后的我重登上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败不堪的黄鹤矶头,有朋友来过否?眼前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新愁。欲买上桂花和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却没有了少年时的豪迈意气。
赏析:
此词在豪迈中显俊致。
词一起用对偶句略点景物,言登楼所见。眼前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
“满”与“寒”用的佳。将萧疏的外景与低徊的心境交融一起,勾勒出黯淡的底色。使气象萧瑟又有临下眺望之感。
接着转到时间的溯回。20年后的我仍为一介布衣,在此危机四伏之时,怎不凄悲?
“未稳”言行色匆匆,“能几日,又中秋”,言无可奈何之叹。
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之感,“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的重笔。又是对韩侂胄的冒险政策的担忧,对江河日下的南宋的悲痛。也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
结尾含蓄,耐人咀嚼。
此词有情真、景真丶事真、意真之境界。
2.唐多令.咏絮文/元沐
昭节进千家。乘风映晚霞。
四十年、重返天涯。
蔽野危楼苍宇近,想当日、遍黄沙。
晴昊越枝杈。雾重难过茬。
树老枯丶怎念春佳?
意欲灵丹昂逸驾,
终无用丶午阳斜。

点评

这首唐多令,意思我读懂了,但个别地方有些不大理解,四十年指的什么,蔽野危楼苍宇近,意欲灵丹昂逸驾,这两个七言句比较晦涩。不当勿计。  发表于 2020-8-13 15:12
第一题例词分析真好,也能见水平之高,学习  发表于 2020-8-13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77

帖子

4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1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诗组)第5讲作业:
诗26-绿化树
1.赏析例词: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代.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浅析:一是这首词附有小序,交待了创作背景;二是上阙感叹时光易逝,下阙感叹时世变幻,有承接、有递进、有深度;三是字词使用精准,能几日,又中秋,终不似,少年游,用通俗的字表达出了沉重的思想内涵。
2.填写《唐多令》:
(1)以宋元崖山海战切入咏史。
崖山海战【祥兴二年二月(公元1279年3月)】,人类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宋元两军在珠江口西面的崖门银洲湖海面上进行了最后的存亡决战,南宋战败,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完全沦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多令 崖山海战
谁记宋廷羞。崖山迭海投。少主亡、卒丧师囚。一夜帝都新戍就,元朝立、将封侯。
再到海天游。千年风雨稠。望江门、盛世盈眸。尘迹史痕翻作浪,喜和泪、印心头。

(2)唐多令 咏絮。
潇洒艳阳天。和风舞蹁跹。任空中、往复盘旋。恋恋红尘栖隙处,经风雨、正长眠。
悲喜有前缘。荣华一瞬间。向春光、恣放漫卷。我自焚身同日老,伴花落、最心安。

点评

第二首写得比较好,情景结合,脉络清晰,学习了。  发表于 2020-8-11 11:08
绿化树同学好,按要求对你的词作进行点评,不对之处多包涵。你的词作格律正确,第一首词,感觉上下阙之间过渡和结合不够紧。  发表于 2020-8-11 1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7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15: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芰荷风度 于 2020-8-11 10:53 编辑

词研七第五讲  诗15-风度作业
唐多令    崖山叹
船破弃洲头。
尸横遍海沟。
海山间,血漫溪流。
十万官兵齐赴死。
北还梦,志空酬。
往事怅凝眸。
今临嗟上洲。
问崖山,埋恨青丘。
国恨家仇可记否,
偏安策,至今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9
发表于 2020-8-10 21: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第五讲作业
唐多令-咏絮

诗47-修竹

村口小池前。灞桥清水边。暮春时、似雪吹绵。飞逐天涯如乱蝶,旋复落,到平川。
游子不堪看,伊人独自怜。听阳关,散尽春烟。负了韶华随逝水。长离别。恨年年。

点评

问好修竹同学。上片写暮春飞絮如乱蝶,落平川。下片写柳絮平添愁绪,不忍看。阳关曲散,韶华随逝水。而离恨年年。非常流畅。学习了。觉得“小池前”,”清水边”好像重复。个见。供参考。   发表于 2020-8-10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0 2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致远新 于 2020-8-11 09:23 编辑

词研七第五讲作业诗30宁静致远


唐多令·崖山海战感怀
宁静致远


战舰涌波涛。杀声压海潮。朽庙堂、劫数难逃。
叹惜忠良兵十万。
赴沧海,化龙鳌。


勒石记英豪。亡魂傲碧霄。
众先贤、佑吾新朝。
寰宇风云如若起。
看后辈,敢横刀。

点评

问候同学!你的第一大题没有做。 这首词格律正确,用韵正确,立意不错,用词大气,多数贴切,有豪放派之风,赞!个别地方还待炼,如结拍不是很恰当,很生硬,建议改一下。   发表于 2020-8-11 0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1 0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定芬 于 2020-8-11 02:09 编辑

小渔村词研七诗组12-定芬第5讲作业

作者简介及词的时代背景: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屡试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友善有唱和。晚年定居昆山。著有《龙洲集》、《龙洲词》工词,多感慨时事之作。为“辛派词人”之一;亦以诗名世,有“诗侠”之称。宁宗开禧二年(1206)中秋节前,宋伐金惨败,一时强敌阴影笼罩,刘过重登南楼,忧国伤时,填词《唐多令•重过武昌》一首。为“数百年绝作”。。因该词作于南楼,且词中有“重过南楼”之句,遂将词牌更名为《南楼令》。
词格:
唐多令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押词林正韵十二部。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 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 又中秋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

  黄鹤断矶头 故人曾到不 旧江山 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

解析:

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1.安远楼:指南楼。

2、侑觞:劝酒、佐餐、下酒。

3.歌板:拍板、乐器、打拍子。

4.姬黄其姓者:姓黄的歌姬。

5.乞词:向作者讨要词。

这个序交待了时间:8月5日。地点:安远楼。作词起因:同几个故友一起劝酒时候,黄姓歌姬讨词而作。

6.汀洲:水中的小洲。

7.南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

8.黄鹤矶:在武昌西,上有黄鹤楼。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9.欲买桂花同载酒:意即“欲买桂花酒同载”。

上阙起拍二句对偶,用白描手法描绘江上景物,苍凉的情感蕴含其中。接着写“二十年,重过南楼”。武昌黄鹤山上的安远楼建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的冬天。刘过第一次来此楼后,经二十年,又与同游者重到,再所作此词。接着写“柳下系船犹未稳”,用柳这个物像,強调分离的时间很久。系船未稳,表示见南楼的心情急迫。也暗指会朋友的心情急迫。“又几日,又见中秋”,中秋是思亲之佳节,表示见友心切。表明时间过得很快,老朋友们安在吗?有青春已逝的感叹。上阙看似白描,而感叹时光流逝之情蕴含其中。下阙重点直抒胸意,过片直点地点,黄鹤山安远楼之西北,为黄鹤矶,黄鹤楼在焉;临江之山崖曰矶,“断”字状悬崖之壁立江中。点出宴集登临之地。下承接“故人曾到否”,此“故人”指二十年前一起谈论国事的故友。这黄鹤矶头上,不知道老朋友们是否来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本词的题旨。武昌是南宋曾与金国交战过的前线,是当时的边塞要地,楼名安远,便与此有关。刘过是稼轩之客,曾以书抵时宰,无奈没有被釆纳。我面对旧有江山,国破家安在?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作者重游之日,正当韩侂胄对金采取轻率攻擊、兵败被杀或过此不久,南宋政局更江河日下之时,“浑是新愁”,含蓄表达。结言欲与同游者载酒散愁而愁终不能散,“欲买桂花同载酒”句,前后互文,即“桂花”与“酒”皆指桂花酒,为照应前之“近中秋”。结拍表明物是人非,时不我待。有感叹青春逝去之婉惜之情。

感情色彩:全词通过重游南楼这件事,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之心,语言蕴蓄,感情浓郁。心胸宽阔。

【译文】
序:和朋友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姬请我作词,便当场创作此篇。时为八月五日。
正文:
   芦叶长满了岸边及水上的小洲,寒冷的沙滩上清浅的江水在流淌。二十年了,我重来这南楼。船在柳荫下尚未系稳,过几天,又到中秋时节了。
   这黄鹤矶的断崖上,不知老朋友是否也曾到过。我面对旧有的江山,心中却全是新添的忧愁啊!想买来桂花酒与老朋友一同携酒出游,只可惜已没有少年时代那种游兴了。
《唐多令·咏柳絮》
作者/定芬
雪漫起沙州,风飘过巷楼。一阵来、雾眼方忧。吹落杨花飘逝水,欲眷恋、四方游。
粉影觅缘投,倩身择土留。待明年、新树芽稠。逐梦天涯春又闹,最喜处、挂枝头。

自评:解析题认真细致!作词格律正确,用韵正确,语言通顺,构绪逻辑清晰,边叙边议,表达了随遇而安,渇望新生之情。

点评

不足之处::一阵来,雾眼方忧,弱点了,没有下片连接得好。不当之处请谅解  发表于 2020-8-11 10:05
第一题赏析做得很详细  发表于 2020-8-11 10:03
问定芬同学好!此词上下片起句对偶工整,赞  发表于 2020-8-11 0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5:26 , Processed in 0.0656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