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词研七(画组)第6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675

帖子

7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6 14: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仙 于 2020-8-16 15:05 编辑


小渔村词研七第6讲作业
画21阿凉
一、结合讲议赏析例词
青玉案 贺铸

淩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閒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1、词牌名介绍
《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巜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阁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2、词牌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3、作品用的是第四部,六语七麌,仄韵,上去通用。
4、作品所填内容为相思愁绪。
5、属于中吕引子。
6、下片第4、5句对偶。
7、领字为“试问"。
8、界字:上片为度字,下片为许字。
9、赏析
        此词通篇都是“兴中有比",寄悲愁于亲切婉丽之中,意味深长。采用言在此意在彼的"寄托"方式。描写情侣的眷恋、怀想以及由此引起的“闲愁"。"凌波不过横塘路"写佳人不能到,自己只有"目送"其来去的芳尘而不能去,情愫难通,“目送"二字包含着对佳人不能自己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盼望。"锦琴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设身处地推想佳人的寂寞孤独,年华虚度,贻误青春。情深如注,以至碧云冉冉日暮,仍想念着先前订情相会、分手之处“蘅皋",景物如昔,伊人已杳,伤心断肠。彩笔不断添加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试问"呼起,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即景忬情,寓情于景。烟草、风絮、梅雨,景物的迷濛,色调的灰暗,体现出作者失意,充满“闲愁"的凄苦内心,以三者比愁之多,一样景物已经比愁之多,三样景物加在一起就更多了,川烟草"连天,表示相思之苦无处不在,"风絮”颠狂,表示着相思之苦的纷烦杂乱,"梅雨"连绵,表示相思之苦难以穷尽。


青玉案/夜雨情天

堂前独卧魂无据,且听任,倾盆雨。整夜惊魂无以诉。阶庭湍急,巷街水阻。泛滥连天暮。
赶来英杰倾情赴,不俱洪峰奔堤渡。救人抢险,修堤开路。一曲丹心赋。

点评

小词写的不错,格律正确符合要求。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20-8-17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7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茵 于 2020-8-17 10:13 编辑

词研7画13-绿茵第6讲作业:
一、结合讲义赏析例词
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剖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写美人走路的姿态,出自曹植《洛神赋》中的诗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地走过横塘的道路,我一路目送她飘然远去,从一片芳尘之中追寻她的踪迹。“锦瑟华年谁与度”谓曰这锦绣年华可和谁共度?词人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了内心的怅惘之情。“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四句,写的是词人想象美人的去处的情景,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的朱门大户?但却无从知道,于是感叹一声:“只有春知处。”大概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含蓄地抒发了对美人的思恋之情。
  下片则承上片词意,写春日迟暮美人不来的闲愁。“飞云”一句,是说词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彩笔”一句,转写自身相思悲苦,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接着,由“断肠句”引出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一句的好处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后三句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感情写得十分具体生动。
二、填词青玉案
《青玉案》 秋雨感怀   文/绿茵
隐形密网遮天布,细细雨,如辰露。洗尽满城芳径路。淋涔衣袖,冷生心处,凭眺悲秋伫。
荼花散落庭前树,雨过后,韶华去。多少愁思凝夜暮,身心凄楚,满怀伤绪,杯酒梦归处。

点评

这首青玉案格调低沉,用笔凄苦。全篇脉络不甚清楚,上下阙都是同一性质(凄凉)词汇堆砌,建议略为修改。各见勿怪。  发表于 2020-8-17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7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七第六讲作业:
一、赏析《青玉案》贺铸词
  贺铸的青玉案,采取的“兴中有比"手法,寄悲愁于亲切词之中,意味深长。采用言此意彼的"以物寄托"方式。描写情人间眷恋、怀想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愁"。"凌波不过横塘路"写佳人不能到,自己只有"目送"其来去的芳尘而不能去,情愫难通,“目送"二字包含着对佳人不能自己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盼望。"锦琴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设身处地推想佳人的寂寞孤独,年华虚度,贻误青春。情深如注,以至碧云冉冉日暮,仍想念着先前订情相会、分手之处“蘅皋",景物如昔,伊人已杳,伤心断肠。彩笔不断添加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试问"呼起,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即景忬情,寓情于景。烟草、风絮、梅雨,景物的迷濛,色调的灰暗,体现出作者失意,充满“闲愁"的凄苦内心,以三者比愁之多,一样景物已经比愁之多,三样景物加在一起就更多了,川烟草"连天,表示相思之苦无处不在,"风絮”颠狂,表示着相思之苦的纷烦杂乱,"梅雨"连绵,表示相思之苦。
二、填词
青玉案 • 苦 雨
雷鸣电闪阴云冗。疾风劲、嚣尘曚。梅雨涔涔侵陌垄。长街涝肆,湍流弄汹。浪骇犹惊竦。
洪灾触目心凝重。水畔舟车急倾动。祈祷苍黎无怯恐。何时雨霁,东君霞送。四野岚光涌。

点评

符合主题。层次分明。上阕三字句首尽量用虚词,这里不是。对偶句较好。整首诗符合词牌章法。祝进步。  发表于 2020-8-18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0

帖子

3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09: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鹤霏 于 2020-8-18 13:08 编辑



画组07鹤霏词研七班第6讲作业
一、结合讲义赏析例词


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剖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写美人走路的姿态,出自曹植《洛神赋》中的诗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地走过横塘的道路,我一路目送她飘然远去,从一片芳尘之中追寻她的踪迹。“锦瑟华年谁与度”谓曰这锦绣年华可和谁共度?词人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了内心的怅惘之情。“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四句,写的是词人想象美人的去处的情景,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的朱门大户?但却无从知道,于是感叹一声:“只有春知处。”大概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含蓄地抒发了对美人的思恋之情。
  下片则承上片词意,写春日迟暮美人不来的闲愁。“飞云”一句,是说词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彩笔”一句,转写自身相思悲苦,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接着,由“断肠句”引出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一句的好处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后三句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感情写得十分具体生动。
二、填词青玉案
《青玉案》 听雨    文/鹤霏


窗前珠打芭蕉树,使梦断、三更去。
叠耳繁声谁欲诉,潺潺流水,潇潇滴雨
堪把心相付。


孤灯夜永余音度。往事萦回牵肠处。
若问情丝多几许。
满山红叶,一江飞絮,耀眼星无数。


点评

试评;本词格律基本正确,句式连贯,意思表述清晰,物象符合主题,赞!唯一缺憾的是词中牵字处应该仄声,可适当修改。  发表于 2020-8-18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9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1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第6讲作业
画05-冷雨夜
1.结合讲议赏析例词
青玉案  贺铸
淩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閒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试析:上片描写美妙的女子没有到来,看着她飘然而去,这锦绣年华无人共度,只剩下楼前明月院中花草,唯有春最知道,下片写暮色中看碧云冉冉,闲愁沁透笔端,要知道有多少愁情,只需看那一川烟草,满城的风絮,还有那连绵的梅雨。
2.梅雨刚过,长江流域洪涝严重,想必我们都有看雨听雨避雨的诸多经历吧,请以雨为题,结合切身感受填一阕《青玉案》。
青玉案   夜雨遐思

秋风渐起云遮路。四野顾,花香去。夜雨敲窗惊几度。梦回乡驻,冷衾凉户。魂系寒深处。
素衣倩影斜阳暮。望断江天不成句。湿沁冰心难自许。半坡衰草,一帘飞絮。情注相思雨。

点评

飞絮应指是芦絮吧,个见,若有不妥,见谅!  发表于 2020-8-18 15:37
温婉试评:本词格律基本正确,对仗工整,物象符合主题,赞!但上片前两句与整首词有点隔景,望断江天不成句。这句待斟酌!飞絮没有指明是芦.  发表于 2020-8-18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0

帖子

6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15: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第6讲作业
画37-温婉
1.结合讲议赏析例词
青玉案  贺铸
淩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閒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试析:贺铸的青玉案,采取的“兴中有比"手法,寄悲愁于亲切词之中,意味深长。采用言此意彼的"以物寄托"方式。描写情人间眷恋、怀想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愁"。"凌波不过横塘路"写佳人不能到,自己只有"目送"其来去的芳尘而不能去,情愫难通,“目送"二字包含着对佳人不能自己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盼望。"锦琴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设身处地推想佳人的寂寞孤独,年华虚度,贻误青春。情深如注,以至碧云冉冉日暮,仍想念着先前订情相会、分手之处“蘅皋",景物如昔,伊人已杳,伤心断肠。彩笔不断添加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试问"呼起,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即景忬情,寓情于景。烟草、风絮、梅雨,景物的迷濛,色调的灰暗,体现出作者失意,充满“闲愁"的凄苦内心,以三者比愁之多,一样景物已经比愁之多,三样景物加在一起就更多了,川烟草"连天,表示相思之苦无处不在,"风絮”颠狂,表示着相思之苦的纷烦杂乱,"梅雨"连绵,表示相思之苦。
二、填词
青玉案   雨思
天涯目断花溪路。又飘起、潇潇雨。望罢烟桥望古渡。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尽是牵愁处。
何堪孤影徘徊苦,一片柔情向谁诉?满抱相思推不去。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胜似莲心苦。




点评

写得柔肠百转,字里行间萦绕着无限感伤,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8-18 18:1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18: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云水 于 2020-8-18 19:53 编辑

画组22水云天作业:
答: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
青玉案 /水云天
山河数日风兼雨。巨浪卷,飞舟阻,眼下苍茫无觅处。泥浆裹腿,沼湖盈路,莫问行人旅。
世间幸有英雄侣,一派汪洋又何惧。热血青春钢铁铸,豺狼驱赶,家园守护,生死何相顾。


点评

白开水评:好词,全词切题准确,主题鲜明,用同恰当,有诗词功底。词写述事很难,此词掌握比较好,成功。  发表于 2020-8-19 0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18: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婉 发表于 2020-8-18 15:26
小渔村词研七第6讲作业
画37-温婉
1.结合讲议赏析例词

写得柔肠百转,字里行间萦绕着无限感伤,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5

帖子

7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8-18 18: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七期第六讲作业

赏析题: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描写孤女一人,在梅雨时节,叹青春虚度。年华己过,期盼自己有个好归宿。她生活衣食无愁,旧精神空虚。词人把她的精神世界刻画极深,用词优美。选景恰当,是不朽佳作。

第六讲作业《青玉案》
画19-白开水

寒风秋雨临窗透,
送点点,离愁旧,
一曲瑶琴说病瘦,
月明长夜,相思己久,
手帕藏衣袖。

口中小调杯中酒,
望眼伊人黄昏后,
试问归期何所有,
一弯明月,床前红豆,
琴弹七八首。

点评

把相思都融于其中,言尽而意无穷。 我个人觉得“秋雨…明月”,有点有悖于现实。其他都很好。 以上个见,如有不对,请见谅。  发表于 2020-8-19 04:52
问好白开水学友!小词借秋雨写离愁,又以杯中小酒增强了思念之情。脉络清晰,构思巧妙。最后一句的“一弯明月,床前红豆,琴弹七八首”,把...  发表于 2020-8-19 0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8-19 04: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飘 于 2020-8-19 04:54 编辑

画27~香山红叶飘,第六讲作业

一:赏析例词青玉案  贺铸


淩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閒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赏析:本首词是一首相思词。首句点明了不能同处之意,又以“目送芳尘去”,一种伤感油然而生。而后的“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纵是好景至,却因无佳人同赏,却显得春意凄然。
下阙寄情于景,情景结合,彩笔无力断肠句。尤其最后一句“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表明了难以言说的无限情怀和伤感,令人感同身受,力透纸背。

二:
青玉案•秋雨
文/香山红叶飘

霏霏淫雨延绵雾。落寞草,凄零树。红落英残凋处处。珠弹忧曲,寒深秋暮。冷意无重数。

连阴最是孤伤苦,空寂谁当可倾吐?寄客惟能诗与诉。故乡又念,营生难顾。默默清流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1:59 , Processed in 0.0808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