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23

帖子

1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14期第4课作业
赋1409*花草公子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
而骈句是向( 前)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连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2字 )连读或(4字 )连读。
6、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①长句:
草草而相逢犹笑,昏昏而小聚而还。
②轻隔:
数叶残荷之水,托黄柳下;
一亭红画之阑,生秀塘中。
③重隔:
起居有约,身成习惯之情;
应对无吟,唇隐作风之气。
④疏隔:
秋风至,吹来茉莉之红;
客人呆,目见紫薇之老。


点评

初学点评,不一定正确,不对之处见谅!  发表于 2020-9-7 21:27
数叶残荷之水,托黄柳下; 一亭红画之阑,生秀塘中。 马蹄韵不对  发表于 2020-9-7 21:26
附加题,轻隔重隔反了。  发表于 2020-9-7 21:26
答题认真,正确完整,  发表于 2020-9-7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课作业:
1439*荷叶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中间)或者(后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二)连读“。诗句是”尾( 三)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 三),骈( 二)。之 后( 双),不妨事。之后( 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前 )或者(中间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二)连读或(四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
看层林尽染,
觉步履轻盈。
轻隔
枯叶平铺,何妨踏之以足;
黄花乍绽,几欲簪之于鬓。
重隔
层峦叠巘之间,清流倒挂;
曲径苔痕之上,落叶纷披。
疏隔
悦其色,欲停飞动之缆车;
闻其香,则奋疲惫之脚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赋1417一点春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前)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连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2字 )连读或(4字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秋枫似火红铺于群岭,新月如钩眉画于碧天。
轻隔:风吹麦浪,碧海翻于陇上;鸭游池塘,芦蒿短于春水。
重隔:蒹葭随风而舞,寂静寒潭;芦花遍地而放,在水一方。
疏隔:空山新雨,明月高悬于松间;天气晚秋,清泉流动于石径。







点评

字体不用设置 ,默认就好。  发表于 2020-9-6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54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1463-诗野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 )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面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两字)连读“。诗句是”尾( 三字)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中间)或者(前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两字 )连读或(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雁字南翔鸣之岭,枫林霜染醉之眸。
轻隔:霜枫炫舞,秋山染色若霞;青竹风摇,秋岭浮岚连岫。
重隔:苍宇云翔而挥翼,雁鸣高远;疏林叶落而铺金,霜气横秋。
疏隔:瑟西风,卷落浮尘之叶;沾晞露,空叹逝水之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1

帖子

4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8: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14期第四课作业:
赋1433~浅浅淡淡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面 )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三字)连读“。诗句是”尾(二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 三连),骈( 尾二)。之 后( 双),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中间)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二字)连读或( 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塞雁排云于天际,丹枫入目于林间。


【轻隔】秋风萧瑟,峰峦木叶而衰;落日微茫,溪涧烟波而冷。


【重隔】白露沾以半凋,昏鸦老树;青山转于空寂,古道西风。


【疏隔】画屏冷,南翔大雁之长空 ,青嶂幽,西坠斜阳
之逝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12: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赋1405闲庭信步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后)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前)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2字或4字)连读“。诗句是”尾( 3字)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 三连),骈( 尾二)。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前面)或者( 中间)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2字)连读或(4字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秋山迤逦而霜染万木,黄草恣睢而烟凝千重。
轻隔:亭亭出岫,沐霞帔而含光;晈晈层台,纳霖潦而衔碧。
重隔:烟岚出于涧底,霞蔚云蒸;瀑布落于山巅,飞珠溅玉。
疏隔:红树深,醉渔歌而灿灿;白云腻,恋潭水而悠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23

帖子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凤来仪第十四期作业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或者(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或者(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2)连读。诗句是;尾(3)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3),骈(2)。之后(双),不妨事。之后(单),并成字。5、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或者(前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2)连读或(4)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枫红于山谷之间。
轻隔;青山叠翠,鸟戏深林之间。
重隔;枫红似火于山,秋色正浓。
疏隔;闻钟鼓、旋于山谷之间,松涛起、鸟相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2020-9-6 1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讲作业
1435一春暖花开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中间)或者(后)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中间)或者(前)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连读“。诗句是”尾(三)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骈(尾二)。之 后(双),不妨事。之后(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或者(后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两字)连读或(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
红叶千山燎原之星火,黄花万朵灿烂之金华。
轻隔:千年秋韵,醉三湘之墨客,万里枫霞,读四海之文章。
            
重隔:
雁南飞乃例阵,闲云四散,燕北上且兴家,雅意千言。
疏隔:
色彩斑斓,宛若红枫而睹目,山河艳丽,如同丹桂且伊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3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7 0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讲作业
1446白山黑水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中间)或者(后)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中间)或者(前)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连读“。诗句是”尾(三)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骈(尾二)。之 后(双),不妨事。之后(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或者(后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两字)连读或(四字)连读。

6、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
枫红似火绣于群岭,柏翠如玉镶之罗裙。
轻隔:
红叶似火,硕果挂满于枝头;
     如画江山,人间永驻之美景。
重隔:
枫红似火迷人,秋高气爽;
     果香如蜜醉客,风景怡人‘
疏隔:
雁南飞,游子动思乡之憾;
     枫叶落,秋风刮无尽之悲


点评

发表于 2020-9-14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7 10: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401红枫叶
小渔村赋十四第四课作业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面)或者(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面)或者(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两字)连续”,诗句是“尾(三字)连续”。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在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词(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暂顿”。
      
       4、旧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骈(尾二)。之后(双),不碍事。之后(单),并成字”。

       5、八言或者九言的骈句,通常是在七言八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或者(前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两字)连读或者(四字)连读。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霜浓愈显泉之清冽,枫艳尤增岭之峻奇。

轻隔:林叶斑斓,若天公之油画;青岚缭绕,如神女之纱衣。

重隔:晨来更觉山幽,听松滴露;徐步方知衣薄,看叶旋溪。

疏隔:放眼望,云缺处时添鹿迹;欣然听,径无时尚有鹃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6:24 , Processed in 0.0921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