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浪淘沙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007*浪淘沙作业汇总笔记本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007-浪淘沙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答: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近义词:独立王国,反义词:四分五裂。


拨乱反正: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近义词:拨云见天,反义词:积重难返。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义形于色:羊传·主持正义的心情表现在脸上。
出处:《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正辞严,反义词:理屈词穷。


正色立朝: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刚正不阿,反义词:阿谀奉承。


冬裘夏葛:裘,指皮衣,葛,指麻衣,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词:因时制宜,反义词:一成不变。


反经行权: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出处:《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近义词:反经从权,反义词:墨守成规。


不一而足:指同类事物不只一种,而是很多。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近义词:不可胜数,反义词:寥寥无几。


千里一曲::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词:不拘小节,反义词:谨小慎微。


不绝如线:原作“不绝若线”。①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②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近义词:安如泰山,反义词:岌岌可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2课作业:
007-浪淘沙
一、填空题
1.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2.《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二、写作题
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在先进的指导思想下使我国快速进步,发展速度让世界称奇,被人称为中国速度。除了经济领域,中国基建速度和中国高铁速度等也被人称为中国速度,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它蕴含中国人的智慧、勤劳,既是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也是中国的骄傲。
下面请把中国速度与成语日新月异结合起来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韵字不限!
附成语〔日新月异〕:
注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五绝·高铁
文/浪淘沙
日新惊似梦,高铁疾如风。
谈笑秦关外,须臾过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3课作业:
007-浪淘沙
一、简答题
《中庸》一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中庸”和“中和”。读者读起来,常常弄不清两者的关系。道“中庸”而求“中和”,这表明“中庸”和“中和”是有区别的。请简要回答:
1.什么叫“中庸”?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之道是这样的原则:《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中庸》要人们不固守废弃之事理,要因时而宜,又不要丢掉了基本遵循,即不要失去中庸之道。要包纳多元思想,要宽容道不同者。这才是中庸之为大,得到君子胸怀之为广。
中庸之道是子思像子思,鲁国人,姓孔,名伋,孔子之孙提出来的,他是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称之为“述圣”,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子思之儒”,与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其主要作品有《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
2.什么叫“中和”?
答:其表达的内涵是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达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达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是修养人性,其中关联了学习的方式,做人的规范和“三达德”等。
二、写作题
根据今天所学的成语,找出其中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它的白话注解,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一幅),韵部不限!
成联:
似是似非,紫气浮云连北海;
不偏不倚,仙人高阁讲中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1-2-21 23:52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14课作业:
007-浪淘沙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的核心思想。
答: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处世方法等,其核心思想是“仁”、“礼”。
2.简答《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答:孔子的“为己之学”,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自己,就不管不顾他人了。古人云“学不躐等”(《礼记·学记》)。他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为学之次第,即首先要把自己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了,然后才有资格去教导别人,也即“打铁先须自身硬”。儒家的治学本意就是如此。这种治学理路后来发展到宋代,产生了“公、私领域”之分。根据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在王安石那里,就已经出现了“公、私”的分界。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可以算得上“私”;但儒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其运用到社会公共领域,用于为政治国,那就是“公”。其实,从这里来看,所谓的“公、私”的划分,在先秦孔子那里就已经显露端倪了。“为己”即是为“私”,“为人”即是为“公”。古代的学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学习,然后才去从政,去“为人民服务”,而现在有的学人不管自身素质如何,一心想赚取功名利禄,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自然是要不得的。
3.论语中有很多的格言警句,请找出你喜欢的十条。
答:1.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 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 成仁取义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5. 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 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名正言顺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9.博文约礼
【解释】博:广泛;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写作题
请从《论语》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它的白话注解,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不亦说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五绝·有朋自远方来
文/浪淘沙
竹静院生凉,花深袂染香。
重逢重九日,痛饮一千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007-浪淘沙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建立了庞大、完整的道德体系,不仅把道德规范列举了出来,而且找除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忠信是入德之门,行礼才能进入道德的文明领域,求仁才能进入道德的奥堂,并进而指出了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在孔子看来,道德不是依赖于外部力量———上帝去获得,而是通过人们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实践(因道德植根于心)去获取。它强调人自身的因素,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传统儒学以“仁”为核心,讲以君子为道德理想的道德精神。儒家认为,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有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这中自律的源泉不是外在的目的,也不是受人驱使,而是纯粹先天意义上的“应该”。这种道德精神培养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对培养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需要这样一种道德精神来培养民族脊梁,使他们在中华民族重新腾飞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五绝·感叹《逝者如斯夫》
文/浪淘沙
昼夜无休止,东流逝水长。
悠悠千古事,不尽好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6课作业
007-浪淘沙
1.简要回答孟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主张。
答:《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孔子曾提出'性近习远",对人性善恶没有表态。"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性善论的根据是:"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孟子的教育主张: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2.写作题
经典名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同时也是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7周年,请根据以上资料,创作一首作品,或成联两幅,题目不限,体裁不限!
答:
五绝·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感
文/浪淘沙
得道多方助,乾坤万物新。
怀仁推善政,福泽及天民。
3.课外阅读《孟子》全文,体会孟子的思想,更好的运用到当今的生活学习中去。
答: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7课作业: 007*浪淘沙
1.简要回答题
本课我们对《劝学》篇进行了赏析,知道《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重要意义。
请简要回答
①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答: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②从形式上看,请找出《劝学》中从正面设喻和反面设喻阐述观点,论证道理的经典句子。
答: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③《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是大量运用排比和反正对比,作者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2.写作题
①国计民生
注释: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②任贤使能
注释: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
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主题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热情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自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过程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外交等方面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士;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
五绝·第一个警察节赞警察
文/浪淘沙
英姿何玉立,伟岸着深蓝。
铁血初心在,辛勤志所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3: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8课作业:007*浪淘沙
1.简要回答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
答:孔子的主要成就有1.道德学说: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2.政治学说: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3.经济学说: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4.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5.史学思想: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dòng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6.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2.写作题
成语1:不饮盗泉
注释:比喻为人。
出处:《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清正廉洁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是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的约束、抑制自己的私念和贪欲的一种行为。
孔子言:“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在年幼时,心灵是纯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膨胀,思想也随之复杂。坚强意志的人,就能够始终把清正廉洁放在心上,能经受各种诱惑的考验,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
古往今来,清正廉洁所蕴含的内容不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孔夫子对廉洁的诠释。清正廉洁不是口号,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与每个人自身的品质和情操相关。
请根据以上资料,结合今天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好干部,创作一首歌颂时代先进人物的作品,体裁不限,韵字不限!或成联两幅。题目:清正廉洁赋或自己命题!(先进人物各项各业都有,百度搜索)
五绝·赞警察
文/浪淘沙
入警誓言宣,何能饮盗泉。
清风心自正,君亦效先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0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9课作业:007*浪淘沙
1.简要回答老子的主要成就?
答:老子的主要成就有:1.天道理论,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
2.辩证思想,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
3.社会理论,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4.美学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5.文学成就,老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
老子的文学技巧可归纳为:①文简意高,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字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括图景。②妙用比喻妙用对句。③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难识微妙’,但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上找出它的妙处。④老子文章善于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在造句时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本质。⑤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为本。自六经以下诸子百家论述,文章皆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则别具特色。⑥老子力求文工,一个道理常以数个同义词,反复论证。
6.哲学思想,《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已经是老子哲学、道家哲学的精髓了。
2.写作题:
⑴成语:上善若水
注释: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⑵资料:水,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2%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我国的现状看,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加之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请根据以上给出的资料,结合当今新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体裁不限,韵字不限!或成联两幅。
提示:主题内容广泛,题目可以任意选择。
七绝·清气满乾坤
文/浪淘沙
陌上百花香馥馥,山前一水碧粼粼。
芳林淑气闻莺语,我愿乾坤四季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00: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0课作业:
007*浪淘沙
一、简要回答庄子的辨证思想。
答 :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二、写作题
1、出自庄子的成语一共有400多条,请选择其中的成语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答:选23.《冰肌玉骨》
【双调·山丹花】梅花
作者:浪淘沙
冰肌玉骨殊众芳,生幽香,生幽香。
横斜著雪倚西墙,阵阵生幽香,生幽香。
2、要求:请列出所用的那条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冰肌玉骨
注释: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出处:《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宋·苏轼《洞仙歌》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12 , Processed in 0.1137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