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0-12-4 13:05 编辑
第七课天香作业:
1、 简答:
(1) 何为“成句翻展法”?
答:“成句翻展法”一般是取古代名家的5言或7言诗做为“成句”,然后按“压,翻,展”的次序进行。“压”即压缩,“翻”是指字数不增减,但是要用骈句的吟读节奏来表达。“展”就是伸展的意思,也就是“成句”是五言诗的话,就要用骈句的节奏伸展为6、7、8、9言的长句,通常是到9言即止,也可加长练习到10字或者10字以上。“成句翻展法”亦可翻为隔句,亦可只到长句即止。原意可守可变,不一定要按原句的思路。但要语句通顺。
(2) 何为“母字成骈法”?
答:选定一个字,做为母字。在这个字的基础上,将其变为各种各样的骈句。依“壮紧长隔”的次序进行。长句通常到9字即止。隔句主要以“轻隔,重隔,平隔”为主。
(3) 何为“提引”?
答:“提引”——用于转承时的一些文言语气词或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从一字到三四字不等。一个字的,多用在转段或句与句之间的承连上,二三四字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
(4) 何为“发送”?
答:“发送”——“发”即发语。如“夫、惟、盖”等等。送即送语。如“矣、也、乎”等等。“发”语主要用于文章的起始,送语主要是配合情感需要,而使用于句尾。
2、 请将成句“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唐 杜牧
压为:壮句、紧句。
翻为:长五言句。
展为:长六言句、长七言句、长八言句、长九言句
天香25练笔:
1.练笔训练:“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唐 杜牧
压为:壮句、紧句。
翻为:长五言句。
展为:长六言句、长七言句、长八言句、长九言句
压为壮句:由是情急管,恨长弦。
压为紧句:泥情急管,流恨长弦。
翻为长五言句:泥情于急管,流恨于长弦。
展为长六言句:泥情总迟急管,流恨更咽长弦。
展为长七言句:泥情总迟于急管,流恨更咽于长弦。
展为长八言句:叹泥情总迟于急管,愁流恨更咽于长弦。
展为长九言句:叹泥情何故迟于急管,愁流恨偏要咽于长弦。
展为长十言句:叹泥情何故总迟于急管,愁流恨偏要更咽于长弦。
小渔村赋14期第八课作业:
天香
一、填空
1、“词珠”通常是( 两字)为一词、“骈珠”就是根据(典故 )而自己做的( 骈句)。
2、词珠的来源可取自任何书籍,要点是通常仅取(两 )字为一词珠,然后分门别类。为什么词珠只取(两 )字为限呢?那是为了不与(古人的陈句)雷同。
3、旧塾做骈珠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分类)、( 析义 )、( 做珠)、( 寻较 )、( 做骈 )
二、简答
1、什么是典故?什么是典事?
答:“典故”是指用前代事应证今朝之说,或讽或引喻皆归此类。
而“典事”是指引当前事或物,来说明自己的看法观点,或指物或指事。
2、何谓实珠法与虚珠法?
实珠法是根据典故而作直接描述,使人一看即知道此句的出处来由。
虚珠法的特点是不直接提出,而采取一些婉转的方式。同样是“孔明卧龙”这个源做“虚珠”——“君子既归,不期三顾之遇。”此法即不直接说明典故的来源,通常是知道此典的人才能明白。比如此句,若不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
即不能明白作者所言何出。必须要先知道“三顾茅庐”指的是刘备请孔明出山这个典故,才能理解含义。
附加题:以“仲秋”为题写一段赋。
时值仲秋,金风飒爽,围坐后庭,阖家欢畅。吃宫饼味醇之浓,看明月高悬而亮。喜欢乐之气氛,享古色之悠扬。
第九课作业:
天香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 感情 ),也可做( 叙述)与( 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 语气 )词以强调( 感情 色彩 )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4-8字 )字。这个字数,即便于( 朗读 ),亦有一定的( 容量性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
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 叙事 )、( 抒情 )、( 议论 )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详简 ),段落的(安排顺序 )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起首段 ),( 腹段 ),( 尾结段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 承叙 )、(分叙 )( 渡结 )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 )、( 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三点: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