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2-22 0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时逸时劳,时喜时悲,未见光阴流指隙;
其来自隐,其深自浅,早镌记忆在额头。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56&extra=

点评

问答题是否太简单了?  发表于 2020-12-22 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6

帖子

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2-22 12: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默昱辰 于 2021-2-22 12:27 编辑

15-丁木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
1)关于富强,论语中“足民,即富民可使民富足。"
2)关于文明,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关于和谐,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关于爱国,论语中主张忠君爱国。
5)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友善,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善。”①协调人际关系。②适用于企业管理。③保护生态环境,天人合一。④用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有仁者爱人,孝悌之义,克已复礼。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小重山  留别
作者:丁木
旧忆深深已半封。淡烟疏月寂,作飘蓬。结缘陌路又随风。终若梦、千里寸心通。
去住太匆匆。韶华留过影,又成空。拟将慎独守凡庸。无为路、不欲问飞鸿。

点评

问好学友!理论知识问答简明扼要!阐述清楚!写作部分也很漂亮!学习了!  发表于 2020-12-2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151

帖子

1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2-22 20: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燕子 于 2020-12-24 10:37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002—雲燕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说明。
①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②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③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
④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⑤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⑥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3、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是儒家学说中的思想。还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尤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
    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
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
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部分。
①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②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③"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④"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5.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清平乐★时光如水
寻芳未了,只见青青草。陌上人稀红渐少。闻得莺声渐老。

曾经结伴同游,如今独上层楼。长恨年光飞逝,恰如碧水东流。

点评

只是上阕两个渐字,略损。  发表于 2020-12-25 21:41
好喜欢这首词,拜读了!  发表于 2020-12-25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主题

1904

帖子

19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2-22 2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慢慢长大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  一、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论语中的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稳合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    1.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2.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3.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学知识在过去和当代在许多人眼里是件苦差事.迎来送往也常使人感到麻烦,孔子却能做“悦”“乐”“不愠"这实在是大气。    4.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5.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6.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7.关于友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儒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其道德人文主义以心性论为基础,而关于“良知”的学说则是儒家心性论的中心。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正确地指导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中个体与整体、个人与他人的道德原则。历史地看,儒家的“心性论”及其“良知”说,曾经有效地制约了社会冲突和个人行为,加强了人群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    孔子的“中庸”、“礼”可为发展现代经济创建一个有利的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庸”,朱熹解释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和”,主张社会的和谐稳定。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气生财”,已化为人们普遍的牢固的共同心理态势。提倡孔子的“中庸”“、和”,就使客观社会的稳定性易于被人们接受,为社会的稳定提供心理基础。“中庸”对社会稳定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礼”把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角色的行为准则的规定,形成社会的有序和安定团结。只有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现代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儒学作为一种有丰富精神资源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能够启发和成全人们的道德良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不断提升人的内在心性,催发人们为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而努力。至于它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仁爱、和谐与温情,反对利己主义、纵欲主义等等,更是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尽管儒学不是医治现代社会精神弊病的灵丹妙药,但它至少是一剂良方,是乐于为现代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
2.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儒家学说重视整体,强调整体的和谐,认为个体价值只有通过整体价值才能体现,个人只有在整体(包括家族、集体和国家)中才能充分显示出自己存在的意义,个人的意志、情感也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培养出了为国家、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以他人、以集体为重的崇高的情怀。儒家思想中的笃诚、尚情、敬业等思想,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儒家文化中“人”的学说,即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企业家,他们吸收了儒学的“和为贵”的学说并加以改造,提出了“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应始终保持和谐的关系或状态。人们之间以礼相待,既充满热情又严肃认真。3、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秦儒家所建立的道德体系,内容无比精湛、丰富,对于其中反映人类文明进程共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我们加以继承、更新,有利于建立适应商品经济和现代经济的新道德,从而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提到新的高度。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   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时光悄逝有感(平水韵)
阴阴近月余,陋室不堪居。
举目地天合,开门庭院虚。
白驹缘隙走,黑发逐根锄。
偶揽菱花镜,惊呼可是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0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52-若隐天涯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说明。
①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②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③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
④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⑤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⑥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3、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是儒家学说中的思想。还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尤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
    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
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
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部分。
①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②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③"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④"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5.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时光
/若隐天涯
春亦多情春亦去,轮回一梦到寒冬。
还须借得丹青笔,可画山巅不老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123有凤来仪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吻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
a、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b、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c、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
d、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e、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f、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①.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③、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④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
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部分。
a、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b、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c、"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d、"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5.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七绝 时光
纤纤玉指调丝竹,川画眉心为哪般?
曲是当初旧音调,偏人不复旧容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1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隐天涯 发表于 2020-12-23 09:50
52-若隐天涯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业仔细准确,向您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1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016-戈平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说明。
①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②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③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
④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⑤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⑥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3、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是儒家学说中的思想。还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尤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
    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
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
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部分。
①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②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③"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④"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5.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习作


五绝    时光
时光似水流,倏忽不能留。
恣意山和水,美哉其乐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85

帖子

12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4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16: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冰泪 于 2020-12-23 16:0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十五课作业
  31-水冰泪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说明。
①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②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③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
④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⑤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⑥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3、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是儒家学说中的思想。还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尤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仁学即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
    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
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
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部分。
①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②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③"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④"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5.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七绝 . 时光易逝
瑞雪缤纷辞旧年,烟花五彩上云天。
奈何客里添愁绪,未有归期回洛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08

帖子

8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8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2-23 16: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凝香格格 于 2020-12-23 16:40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15课作业

凝香格格

一、问答题
1.简答《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论语中的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思想言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合。孔子提倡崇老尚古,希望恢复周礼,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在论语中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体现不是很强烈,但其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的很明显。
      1.关于富强,论语中有“足民”即富民可以使民富足。
      2.关于文明,论语中讲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亲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向孔子请教克已复礼,实际上也是关于文明的体现,“见利思义,见危接命.”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3.关于和谐,论语中讲道:"礼之用,和力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学知识在过去和当代在许多人眼里是件苦差事.迎来送往也常使人感到麻烦,孔子却能做“悦”“乐”“不愠"这实在是大气。
      4.关于爱国,论语中讲到:“执于戈以卫社稷”“倾己以敬...修已,安人...修已以安白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可奇也。春秋时诸侯纷战,也产生了爱国的思想。君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以爱国。在论语中敬业的句子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敬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曰: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岗位、激情工作才能快乐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醒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本职,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5.关于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诚信是君子立身之德,在孔子看来,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好的处世态度。“道干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便是大国,也要讲诚信才是能治国安邦。“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诚信也是君子修身的必修课之一。
    6.关于友善,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友善观在论语中也有明显体现。只有友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2)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3)指导生态环境的保护。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多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简答什么是仁学?       答:所谓仁学是指孔孟伦理学,其内容选自《论语》、《孟子》二书之精华。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仁学”一词专指孔子孟子的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仁学作为独立的思想文本,最早由孔子提出。孔子深刻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修养、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后来,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
       继孔子之后,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至万事万物。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思想内涵,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与时俱进,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代,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观点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一经提出,便打破了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达到天与人的完美合一。
仁学思想的主要部分具体为以下四个:
1)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3)"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4)"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
5)倡导"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

二、写作题
请根据《论语》中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创作一首作品。题目“时光”或“时钟”,体裁不限(可以是成联二幅),韵部不限!
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七绝 时光

文/凝香格格

茶熏扳指流年度,蓄发须眉为那般。
今世无缘和竹调,人间慢忘旧容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35 , Processed in 0.1355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