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隋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
发表于 2021-3-17 15: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霏霏 于 2021-3-17 16:04 编辑

因为在古代只有皇室血脉才可做一国之君,也只有皇室血脉才可以继承皇位才可以得民心,令人臣服。而刘裕出生卑微,一介草民,就算功劳在大,只是一名臣子而已。但是刘裕又认为晋朝能多存活20多年都是他的功劳,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晋,以他的能力足以做一国之君。但一名臣子想要成为国主,总不能把话说的那么明白“我要做皇帝”,只能通过禅让这出戏让天下百姓知道刘裕做当今的皇帝当之无愧,又是晋恭帝心甘情愿把皇位给他的,更可以让百姓子民臣服而没有叛逆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19 2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答 有两个原因 1 受传统 王权天受的影响 弑君篡位 总是让天下人唾骂 2以这种相对和平的方式 可以缓和与保皇派的矛盾 堵人之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0 15: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阳雪 于 2021-3-20 16:09 编辑

隋17太阳雪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一、刘裕是个有心计的人,做事希望圆满,万无一失,可以说后来东晋天下就是他打下来的,他最不缺的就是武力,他需要的是水到渠成,名正言顺,以堵住悠悠之口。在世袭制的朝代,自己不是黄姓,受禅相对名正言顺一点的幌子。二、刘裕最不自信的就是他的出身和文化水平,特别是后一点,让他再在文武百官的心中地位很低,甚至是诟病的,如果武力代替,估计没有一个心服的,估计还没有打起来,就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最后保不齐还是换了个傀儡皇帝而已,他已经早已等不及了。三、即使武力征服成功了,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皇权没有强大的能力武力谋略作为后盾,是难以持久的,即使他能坐定皇位,严后代子孙也难得巩固。四、刘裕出身草根想当皇帝,为人民做事,仁义道德威望确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可能也有他善良的一面,想尽可能少的发生流血事件,在不威胁自己争得皇位的情况下。总上所述,刘裕成功地导游了一场受禅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6
发表于 2021-3-20 2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隋组~02珍朱
答:
第一个原因:司马氏得国不正

一提到司马氏,大家想到的都是司马懿祖孙三代吃曹家的,用曹家的,最后还把曹家的皇位给篡夺了,虽然曹家也篡夺了刘家的皇位,但是人家好歹是真刀真枪的拼出来的,而司马氏则是靠着玩阴谋诡计上位的,自然不讨人喜欢。再加上,司马炎建国之后,晋朝便没有那种开国的鼎盛气象,而是暮气沉沉,所以,不久便发生了“中原陆沉”,也就是“五胡乱华”,一来二去,天下百姓对司马氏愈发讨厌。

第二个原因:司马氏树大根深

在曹魏时期,司马氏能够掌握朝政,一是因为曹丕、曹睿父子在位时间过短,没能使得刚刚建立的王朝完成过渡,二就是因为司马氏的出身就是北方的门阀大族,虽然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时候元气大伤,但是在衣冠南渡之后,司马氏在南方又迅速恢复了元气,树大根深。反观刘裕,虽说是汉朝宗室之后,但早已沦为庶民,出身贫寒,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对于司马氏还是有些忌惮。

第三个原因:晋帝虽已成为傀儡,但仍受门阀大族拥护

司马氏的掌权、晋朝的建立,这就代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真正正由门阀大族掌权的朝代建立了,后来,司马氏衣冠南渡,虽说失掉了很大一部分的民心,但是因为其的特殊性质,晋室还是很受门阀大族的拥护,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王敦之乱和桓温、桓玄父子两次篡国的失败。而刘裕弑杀晋帝、屠戮晋室应该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吸取这几个例子失败的教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1 00:0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通过“受禅”形式改朝称制,是为了昭示自己获取皇位的合法性。一来不给反对势力以攻击的口实,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二来是给天下人,给千秋万代留一个正面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1 0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通过“受禅”形式改朝称制,是为了昭示自己获取皇位的合法性。一来不给反对势力以攻击的口实,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二来是给天下人,给千秋万代留一个正面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1-3-21 0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霏霏 发表于 2021-3-17 15:53
因为在古代只有皇室血脉才可做一国之君,也只有皇室血脉才可以继承皇位才可以得民心,令人臣服。而刘裕出生 ...

您是隋组的吗,是的话是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1 0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禅毕竟显得正统些 堵人口舌 所谓奉天承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1 09: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一年级第二讲作业
隋组09-语辰辰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
1.南朝 宋高祖 刘裕 的乳名。《宋书·武帝纪上》:“ 高祖 武皇帝 讳 裕 ,字 德舆 ,小字 寄奴 , 彭城县 绥舆里 人, 出身寒微。在那个年代,刘裕确实是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步步爬升上来的,后来也像曹操一样,当上了权臣。
     基于这样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是形成他导演禅让的思想基础,不希望大家把他看成是武力霸占,希望给子民的一个以德服人,禅让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所得,水到渠成,顺应上天旨意,来掌管国家。

2.武力取代必然会造成伤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可以智取自然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高大形象,收拢民心,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另外用禅让这种形式获得帝王位置,让自己心理上有种安慰,借大臣之口来达到应天意顺民心的上位效果,借机可以观察考验群臣对自己的忠诚度,便于后面的统治管理。


3.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有诗为证:

咏史下·刘裕
陈普 〔宋代〕
云雨蛟龙无世无,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窍天何惜,不付曹瞒与寄奴。

宋受禅坛
曾极 〔宋代〕
赤纸藤书宋鼎归,寄奴柴燎告功时。
普天大庆交新主,唯有徐公双泪垂。

戏马台
张以宁 〔明代〕
当时衣锦去关中,天地移归隆准公。
空使秦人悲故旧,更怜刘裕愧英雄。
荒台落日蜚鸿没,春草连云戏马空。
太息重瞳千载少,舣舟不肯过江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1-3-21 11:2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隋16—德威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刘裕56岁时,加殊礼,冕有十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银车,假六马,备五时副车等。这些规制已与天子无异,他已急不可耐要当皇帝了。所谓师出有名,称帝有制,故而上演了“欲受禅而难于发言”的闹剧。人在一制高点上,天下看尽已觉独我而尊时,就想独权专政。但凡事要顺理成章,就要有相应的说辞和让天下人觉得合理的归属。于是“乃悟”者中书令傅亮立即入京做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工作。据记载,晋朝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在傅亮要他写禅位诏书时,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欣然写下禅位诏书。刘裕受晋恭帝禅,已年过58,60岁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25 , Processed in 0.0778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