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翰墨韵香 于 2021-8-4 14:05 编辑
成语典故班翰墨韵香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附成语
1.浩如烟海
【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示例】古今载籍,~。 ◎清·周永年《儒藏记》 【近义词】不计其数、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反义词】寥若晨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书籍多
2.虚怀若谷
【成语】: 虚怀若谷 【解释】: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人很谦虚
3.冰清玉洁
【成语】: 冰清玉洁【解释】: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 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举例造句】: 我这一去冰清玉洁,干事回还,管着你们喝采他。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人品高尚、操行清白
风雨同舟
【成语】: 风雨同舟 【解释】: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举例造句】: 诸公热诚毅力,十倍仲恺,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 ★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 【歇后语】: 一条船上的难友 【灯谜】: 船长与船员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患难
5.生龙活虎
【成语】: 生龙活虎 【解释】: 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十五:“不然,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举例造句】: 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 【歇后语】: 【灯谜】: 笔下风云错落看 【用法】: 作定语、状语、补语;指充满活力
6.口是心非
【成语】: 口是心非 【解释】: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 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举例造句】: 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歇后语】: 老虎念经;戏台上赌咒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言行不一
7.肥头大耳
【成语】: 肥头大耳 【解释】: 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歇后语】: 千斤重的种猪 【灯谜】: 胖猪头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人的长相
8.地大物博、
【成语】: 地大物博 【解释】: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举例造句】: 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歇后语】: 【灯谜】: 大中华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大国
9.灯红酒绿
【成语】: 灯红酒绿 【解释】: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举例造句】: 少数人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人民不满。 ★老舍《鼓书艺人》十九� 【歇后语】: 新婚晚宴 【灯谜】: 夜总会 【用法】: 作主语、定语;指生活糜烂
10.登峰造极
【成语】: 登峰造极 登的成语、极的成语接龙
【解释】: 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举例造句】: 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 ★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近义词】: 叹为观止、空前绝后、超群绝伦
【反义词】: 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歇后语】: 癞蛤蟆跳上金銮殿
【灯谜】: 攀世界之巅;到达玉皇顶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