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笑嫣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1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3

帖子

3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0 15: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基础班1171秋霁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字数少的就是为正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分类为: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根据作用分,分为元杂剧和散曲。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杂剧又称之为乐府。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集曲等形式。根据地域分,剧曲分为杂剧和南戏,北方主要为杂剧,南方比较流行南戏,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喜欢《天净沙》(秋思)、《西厢记》、《汉宫秋》等;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
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 天净沙】秋
浮云落日山花
乡村篝火农家
湖水波光雾葭
西风传话
心中思念她呀

曲牌格式:
×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厶上(可平韵)
×平×厶(韵)
×平×仄平平(韵)

点评

多谢老师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17 20:25
煞尾句语言不够顺畅。整首作品的脉络和布局还应在下些功夫。  发表于 2021-9-16 17:07
问好同学,问答题完成的很好。写作题:格律无误,鼎足对词性略宽,“雾葭”有凑之嫌。  发表于 2021-9-16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0 15: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一讲作业:1170庄子之树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两种。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字数少的就是为正格。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分类为: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根据作用分,分为元杂剧和散曲。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杂剧又称之为乐府。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集曲等形式。根据地域分,剧曲分为杂剧和南戏,北方主要为杂剧,南方比较流行南戏,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天净沙【元宝儿】


山高水远云遮,夕阳野树枝斜,尘面西风鬓影,近乡情怯,半生游宦叹嗟。


天净沙—幽居
【元宝儿】
一猫一狗成双,搔腮爬耳闲忙,椟案诗书相伴,忘年随性,且听蝉噪云窗。

点评

作品的脉络和布局还应在下些功夫,注意前三句应该鼎足对。  发表于 2021-9-16 17:12
问好同学,作品“幽居”第三句“相”字在句中为平,此处应为仄宜去,出律。  发表于 2021-9-16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1-9-10 16: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一讲作业:
1128-绮梦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字数少的就是为正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分类为: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根据作用分,分为元杂剧和散曲。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杂剧又称之为乐府。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集曲等形式。根据地域分,剧曲分为杂剧和南戏,北方主要为杂剧,南方比较流行南戏,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喜欢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张可久、白朴等,喜欢《天净沙》(秋思)、《水仙子》(咏江南)、《普天乐》(西山夕照)、《人月圆》(山中书事)、《落梅风》(江上寄越中诸友)等;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1128-绮梦
西风漫过楼头。天边雁阵啾啾。
案上青笺又皱。沉思过后。
徒增几缕烦忧。

点评

问好同学,写作题,格律无误。注意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作品的脉络和布局不够顺畅,还应该在下些功夫。  发表于 2021-9-16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77

帖子

4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1 10: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化树 于 2021-9-11 13:31 编辑

小渔村元曲十期第一讲作业:
1127-绿化树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盛行于元代的句法较词灵活、用韵也更接近口语的一种韵文形式。有杂剧和散曲两种表现形式。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一是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二是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代表人物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三是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人物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喜欢的曲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
喜欢的曲牌:(不很了解)天净沙、醉花阴、菩萨蛮等
喜欢的5首曲作品: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先教人俺扑了我几夜恩情。来这里被他骂得我百节酸疼。我便似空使心作倖。被小夫人引了我魂灵。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玎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把河桥飞虎将军。叛蒲东掳掠人民。半万贼屯合寺门。手横著霜刃。高叫道要莺莺做压寨夫人。
有如那花正开风卸风衰。有如那月初圆云暗云埋。跳不出这尘寰世界。我觑了委实痴騃。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1127-绿化树
小河古树黄沙,贤妻稚子泥娃,野外清游飒洒。秋风绣画,温馨醉美人家。

点评

按照咱班发的曲谱正确无误,给你评优。  发表于 2021-9-16 14:03
绿化树同学 不好意思 我用的曲谱 和讲义上发的不一样,我的没有可平可仄 你的作业全对了,  发表于 2021-9-16 14:02
其余几句平仄也有误,自己对一对吧  发表于 2021-9-16 13:57
【贤妻稚子泥娃,】仄平平上平平(韵)这句好几个字平仄不对。  发表于 2021-9-16 13:56
小河古树黄沙 曲谱:平平上去平平(韵);“小”出格,  发表于 2021-9-16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0

帖子

3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1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1143鹤霏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字数少的就是为正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分类为: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根据作用分,分为元杂剧和散曲。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杂剧又称之为乐府。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集曲等形式。根据地域分,剧曲分为杂剧和南戏,北方主要为杂剧,南方比较流行南戏,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1-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2-沉醉东风~关汉卿
  3-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4-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赵秉文5-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文/鹤霏
叶黄蝉细风回,草枯花落莺非,月冷人孤痛微。托云心遂,遥思紫燕何归。

点评

月冷人孤痛微,要写景,最后抒情  发表于 2021-9-17 10:16
理论答题要完整  发表于 2021-9-17 10:11
喜欢的5首作品在哪里?  发表于 2021-9-17 10:10
问候同学  发表于 2021-9-17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2
发表于 2021-9-11 2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一讲作业
1151雪花缦舞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是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称为元曲。
分为两类:杂剧和散曲。

2、元曲产生分那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那些?
答: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1)、初期,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
2)、中期,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人。
3)、末期,代表人物张养浩、徐可思等人。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典牌和5首元曲作品?
答:分别是:
1)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2)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3)白朴的杂剧:汉高祖斩白蛇。
4)元好问的散曲小令:骤雨打新荷。
5)吴西逸的散曲小令:清江引· 秋居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①前三句要形鼎足对,②韵字的运用,③越调适合制作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

文/雪花缦舞

黄花遍野西风,北山千片红枫。

几点飞鸿行空。

暮秋难梦,鸟归寒树匆匆。

点评

天净沙,意境前后一至,但前三句鼎足对没做好,四字句有点不畅。  发表于 2021-9-18 17:05
1-3回答简练准确  发表于 2021-9-18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7
发表于 2021-9-12 1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期第一讲作业
学员  1173吴歌悠扬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是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
可分为二类:①杂剧。②散曲。

2、元曲产生分那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那些?
答:分为三个期。
①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
②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人。
③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代表人物张养浩、徐可思等人。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典牌和5首元曲作品?

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四块玉·闲适》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杨果《小桃红》
王和卿《醉中天  咏大蝴蝶》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 秋》
吴歌悠扬
一枚红叶桥东,二分闲思秋风,三盏清茶玉盅,撩人心动,有愁淡盈胸。

《越调•天净沙 闲情》(加作)
吴歌悠扬
无弦琴和香茶,湖州笔作诗花,傲骨身居陋家,凡尘无那,逍遥心醉篱笆。

点评

1-3回答正确。4题这样短小小令要注意中心的突出,不作无谓的渲染。后一首相对好一点,二三句还是有不顺畅的感觉  发表于 2021-9-18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2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晴花开 于 2021-9-12 13:40 编辑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一讲作业
1140*心晴花开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
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
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中期:
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
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
喜欢的曲人有:
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张可久、白朴、贯云石、徐再思等。
喜欢曲牌有:
《天净沙》、《干荷叶》、《水仙子》、《普天乐》、《人月圆》、《落梅风》等。
喜欢的作品有:
①【小桃红 •采莲女其一】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今夜如何过?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②【普天乐】
滕斌
叹光阴,如流水。区区终日,枉用心机。辞是非,绝名利,笔砚诗书为活计,乐齑盐稚子山妻。茅舍数间,田园二顷,归去来兮!
③【沉醉东风 】
胡祇遹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④【阳春曲 】
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⑤【卖花声 •悟世 】
乔吉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收
文/心晴花开
露葵木槿篱笆,红椒玉米南瓜,菱角莲蓬稻把。豆藤缠挂,清闲难落农家。

点评

景物描写可以采取远近透视法或散点透视法。(个人观点供参考)  发表于 2021-9-16 17:25
问好同学,格律无误,秋收图,脉络清晰。不足之处,鼎足对虽工稳,但是物像取景的画面有些散乱,应有取舍。  发表于 2021-9-16 1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1
发表于 2021-9-12 14: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十一期第一讲作业:
1157/龙鱼儿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所以叫元曲。可分为杂剧,散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1.《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元代·张养浩

2.《得胜乐·夏》元代·白朴

3.《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4.《得胜乐·夏》元代·白朴

5.《【双调】碧玉箫(十首)》元代·关汉卿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5、下载《中原音韵》制成日志,作为韵字使用;而写作过程中,使用的《搜韵》,则是为辨别句中之字.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
曲牌格式:×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厶上(可平韵)。×平×厶(韵),×平×仄平平(韵)。

〔越调•天净沙〕秋
1157/龙鱼儿
残荷败柳蒹葭 ,西风落日黄沙,古渡孤帆暮笳。归期遥怕,羁人望断天涯。

点评

创作部分 符合曲谱要求,真有风萧萧、易水寒的秋意,以及羁旅人望断天涯,盼归还的愁绪。点赞。  发表于 2021-9-16 14:19
作业完成的很认真 理论部分言简意赅,很好。  发表于 2021-9-16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12 17: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白 于 2021-9-16 13:14 编辑

小渔村元曲11期第一讲作业
1142-彭斐儿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为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元曲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中期和末期。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以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期间。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曲牌、5首曲作品。
①喜欢的曲人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
②喜欢的曲牌:天净沙,山坡羊,小梁州等;
③喜欢的5首曲作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白朴),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1142-彭斐儿
长林曲岸残霞,浮鸥疏柳黄花,流水孤云暮鸦。东山月大,炊烟起处人家。

附曲谱: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厶上(可平韵)。×平×厶(韵),×平×仄平平(韵)。




点评

问好,小曲写的不错,东山月大,再想想怎么表达更美些,结尾回应下秋或者和秋有关的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21-9-17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57 , Processed in 0.1025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