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瑾瑜 于 2021-9-19 11:07 编辑
赋16期第2讲作业 16109-瑾瑜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不包括提引词,剩下三字单句对的骈句就是壮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前赤壁赋》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洛神赋》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一)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二)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三)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 (一)壮句: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2)乃/举多士,命有司。3)究笔精,穷旨趣。4)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二)紧句:1)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2)四始尽在,六义无遗。3)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4)文谐宫律,言中章句。5)华而不艳,美而有度。6)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7)炳如绘素,铿若钟鼓。8)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三)长句:1)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2)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3)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4)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5)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6)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7)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8)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9)《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10)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一)荀况:《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况的主要著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 》,最著名的是《劝学》
(二)宋玉: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的主要著作:《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
(三)王勃: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主要著作:《王子安集》、《汉书指瑕》、《周易发挥》,《次论语》,《舟中纂序》、《千岁历》、《平台钞略》、《合论》、《滕王阁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