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第四十四期五律专修班 鹿鸣16-幽谷杜鹃 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叫失粘、失替、失对? (1)失粘:律诗里,前一个步骤的后一个分句跟后一个步骤的前面一个分句这两个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必需平仄相同,如果他们的平仄不相同,就是失粘。 (2)失替:律诗中,八个分句内部,2、4、6序位上字的平仄应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如果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就是失替。 (3)失对:律诗里的同一个步骤中,前分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与后分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刚好是相反的,如果没有相对,就是失对。 2、什么叫出律? 答:出律,简单地讲,当一个人的律诗作品不符合格律要求的时候,就是出律。 3、什么叫“135不论,246分明”? 答:“135不论,246分明”,这个说法是明朝的一位法名叫“真空”的和尚提出来的。真空和尚所著的《贯珠集·类聚杂法》中,首次提到了“135不论,246分明” 这个说法。,全文是:“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真空和尚本人,把这一段文字,放在了“韵诀”中,而不是平仄中。没有疑问,这段文字,真空和尚的本意,指的是押韵,而不是平仄。文章中的“反切”,这个出自陆法言,反切的目的非常明确,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争议,目的就是为了押韵。由反切而诞生了《切韵》。《唐韵》就是在《切韵》的基础上完成的。韵书当然就是写诗压韵的书,真空和尚在这段文字里所说的“反切要分明”,没有疑问讲的就是压韵,而不是平仄。“135不论,246分明”特指押韵,而非所谓“句子的第1,3,5位置的字不论平仄,而只论句子的第2,4,6位置字的平仄”。 4、读下面这首诗,找出下面这首诗的“替、对、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回答如下: (1)替:阙与三,烟与五,君与别,是与游,内与知,涯与比,为与歧,女与沾。
(2)对:阙对烟,三对五,君对是,别对游,内对涯,知对比,为对女,歧对沾。
(3)粘:君粘烟,别粘五,内粘是,知粘游,为粘涯,歧粘比。 二、创作题。以“二月春风似剪刀”为意作五言律诗一首,不限题目,不限韵部,注意粘、替、对的安排。 要求: (1)限平水韵。 (2)首句平起入韵。 (3)标出整首诗的格律。 (4)找出入声字。 (5)发帖要规范。
五律·早春 文/幽谷杜鹃 金英映日开,万朵任风裁。 巢燕寻泥去,工蜂采蜜来。 莺鸣争翠柳,花绽妒红梅。 二月春光好,游人尽乐哉。 标注平仄格律如下: 五律·早春 文/幽谷杜鹃 金英映日开,万朵任风裁。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巢燕寻泥去,工蜂采蜜来。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莺鸣争翠柳,花绽妒红梅。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二月春光好,游人尽乐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日,蜜,月,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