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放之四海 于 2022-10-24 15:53 编辑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三十五课作业 2073*放之四海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鹗)所作。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贾惜春)、(贾迎春)、(巧姐)、(李纨)、(秦可卿)。 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贾府中还有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是(贾赦)、(贾琏)。 6、《红楼梦》中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诗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 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 8、《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9、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有(宝玉摔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晴雯撕扇)、(元春省亲)、(鸳鸯抗婚)、(熙凤弄权)。
二、简答题 1、简答《红楼梦》的作者及主要思想内容。 答:《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相传后四十回由高鹗续书。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2、简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 答:《红楼梦》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大成,表现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备众体”。善于继承,精于借鉴,是形成这一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从前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最善于借鉴的或许就是唐宋诗词。 一些常见的唐宋诗词,一经《红楼梦》借用,大都能够作到化腐朽为神奇,袭故而弥新,尽收“点铁成金”之妙,为小说增添了很多的光彩,从而使作品更增艺术魅力,更能感染读者。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之特色 第一、文体齐备,丰富多彩 第二、借题发挥,伤时骂世 第三、组成情节,融为一体 第四、社会风俗,尽现其中 第五、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第六、诗作谶语,预示将来
三、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孤标傲世 【注释】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七绝 思屈原得句 作者:放之四海 欲将天问九章遗,留待成风效楚辞。 感念先贤求索路,犹欣代代有人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