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9 1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朝阳 于 2022-11-15 18:20 编辑
小渔村五律高级班第二讲柔荑组作业
柔荑07-朝阳
一、问答题
1、什么叫反切?
答: 东汉末年,发明了反切,汉字注音方法前进了一大步。 反切,又叫“反语”或“切语”,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被注音的字是“被切字”,注音的两个字是“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关于“反”和“切”的含义,“所谓反切者,盖反复切摩而成音之意也。”古人不了解拼音的原理,认为反切的关键是“反复切摩”,把两个反切字反复连读,最后才能合成一个音节。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里的“反”其实就是“返”,就是来来回回的意思。学会这种方法,对古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宋代人说:“文人学士,论及反切,便瞪目无语,以为绝学。” 用拼音的原理来理解反切就很容易了。反切的原理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例如:秋,七由切,即“七”的声母q和“由”的韵母iu:读作qiu。风,方戎切,即“方”的声母f和“戎”的韵母ong:读作fong。 (风字的反切音和普通话读音略有不同,我们这里且不管它,只是关注反切的方法。) 相,息亮切,即“息”的声母x和“亮”的韵母iang:读作xiang。 反切的原理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反切的原理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2、什么是“一简之内,音韵尽殊”?
答:音韵就是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具体地讲就是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反切上字得声母,反切下字得韵母和声调。“一简”就是一句话。我们现在来逐一分析,先看声母,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先用汉语拼音来标注(实际应该是反切前字),还是以原来的例诗为例:唐朝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Y S F P X F B Y K X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H W Q G N L B W L C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L B H Z Z B D W G R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T Y H C S Y ZZH M J
例1 这首诗中,唯一可见的声母相同的地方只有两个字:“征”和“棹”,我们用唐韵来切一下,征:陟陵切,棹:直角切,从“陟”和“直”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征”和“棹”的声母实际上是不同的。这点,已经习惯了现代汉语的我们,初次接触这个脑子一定还不是很容易就能拐过弯来,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首诗中,每一个分句中的字,声母各不相同。
孙子中之礼记《礼记》中的原文: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二、创作题
以枫叶为意作五言律诗一首,题目自拟,不限韵部。
(1)限平水韵。
(2)句式不限。
(3)意象选取要符合所写主题。
(4)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5)合句要总结和回扣。
(6)四声要协调。
(7)不要有太阳雨。
(8)注意韵字的阴阳平衡。
(9)注意收与放的关系。
(10)注意虚实的安排。
(11)意脉要顺畅。
五律•望枫怀旧
文/柔荑07-朝阳
红枫逐晚秋,火炷蔓郊浮。
且眠千重岭,倾覆小幽楼。
掩映冮帆远,思伊履水流。
经年怀但梦,火叶系前愁。
经老师点评后修改如下
五律•望枫怀旧
文/朝阳
红枫逐晚秋,火炷与松酬。
倾履千重岭,且眠小雅楼。
天涯追迹远,瘦柳几多蹂。
皓月移窗影,霜枫系昔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