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9-吴铭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邪)反正、革(面)洗(心)、诲(盗)诲(淫)、诲(淫)诲(盗)、 (古)往(今)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阐)幽、 仰(观)俯(察)、(一)朝(一)夕、云(淡)风(轻)、应(天)顺(人)、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己)知(彼)、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纶)天下、眈(眈)逐(逐)、动静有(常)、 钩深(致)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日)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①进取精神:卧薪尝胆、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释义卧:睡。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出处: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例句:我们要学习古人卧薪尝胆的精神,发愤图强,振兴中华。近义:含垢忍辱、奋发图强、坐薪悬胆、枕戈饮胆、自强不息、忍辱负重。反义:妄自菲薄、胸无大志、自甘堕落。 闻鸡起舞释义: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努力。 出处: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例句:他们团队闻鸡起舞,总是很积极。可是团长辞职后他们群龙无首,开始散漫。 近义:然糠照薪、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鸡鸣而起、废寝忘食。反义:自暴自弃、苟且偷安。 ②宽容精神:海纳百川、积善成德。海纳百川 释义: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接纳和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例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近义:诟如不闻、厚德载物。反义:小肚鸡肠。 积善成德释义:善行好事,长期积小善为大德,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近义:与人为善、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厚德载物。反义:狼心狗肺、作恶多端。 ③团结精神:风雨同舟、戮力同心。风雨同舟释义: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如也;左右手。”例句:不管条件多苦。我们都会风雨同舟。近义:分甘共苦、休戚与共、同心协力、同甘共苦、休戚相关、同舟共济。反义:尔虞我诈、分崩离析、背信弃义。 戮力同心释义:合力齐心,团结一致。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例句:tai湾经济奇迹是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所造就的。 近义: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反义:众叛亲离、分化瓦解、四分五裂、各行其事。 ④诚信精神: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释义: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例句:他是个说话一言九鼎的人,值得大家信任。近义:金口玉言、一诺千金、一言为定、九鼎大吕、一字千钧。反义:人微言轻、一言难尽。 一诺千金释义: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例句:只要你做到一诺千金,就等于获得了一大笔财富。近义:一言为定、季布一诺、言而有信、言必有据、守口如瓶、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反义:食言而肥、三反四覆、自食其言、背信弃义、言而无信。 ⑤谦虚精神:虚怀若谷、平易近人。虚怀若谷释义: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例句: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近义:平易近人、心怀若谷、器欲难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耻下问、不矜不伐。 反义:从谏如流、目中无人、妄自菲薄、一意孤行、惟我独尊、不可一世、盛气凌人。 平易近人释义: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近]和蔼可亲。[反]盛气凌人。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例句:他为人平易近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交朋友。 近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蔼然可亲、一团和气、平易近民、和善可亲、心怀若谷。 反义:飞扬跋扈、咄咄逼人、出言不逊、目中无人、杵倔横丧、敬而远之、凛若冰霜。 二、创作题 1.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必做题)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读杨万里《秋凉晚步》句,“秋气堪悲未必然”有感 文/吴铭 梦得秋词砥砺行,逢秋何必起悲声。山中枫叶妆更劲,篱下菊枝韵渐争。 逆旅偶来虽不顺,长安亦可复坚成。莫因秋里轻寒气, 便与子渊同气哼。 注:①刘禹锡,字梦得,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句。 ②宋玉,字子渊,作《悲秋赋》。 2.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选做题)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 咏筷子 文/吴铭 一木难支事,双双才始成。同心皆姊妹,分道难弟兄。华宴千般味,贫家别样情。不留青白眼,勠力共苍生。 ======================================= 019-吴铭 成语典故班第七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2.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伦理道德)、(万物哲理)的观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情恋婚姻观念、(人生哲理)、(君臣之礼)、(长幼之礼)。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国诸侯)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问答题 1.《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成语说明。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诗经》运用比的手法非常多,如成语〔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流眼泪鼻涕象下大雨一样。形容哭得很伤心。把涕泪比作滂沱大雨,即夸张又生动。 2.《诗经》包含哪些内容。 《诗经》包含内容较广,其中有民俗文化、民间观念、人生哲理。伦理道德、社会组织民俗、礼乐活动等。 三、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 经·颂》四大部分。请各找出两条成语,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 ①切磋琢磨解释: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举例造句: 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近义词: 取长补短、推本溯源反义词: 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②信誓旦旦解释: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出处: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举例造句: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近义词:海枯石烂、指天誓日、言而有信反义词: 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二、《诗经·大雅》 ①时和年丰解释: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处: 《诗经·小大雅谱》唐·孔颖达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举例造句:时和年丰,百宝告成。 ★清·姚莹《噶玛兰台异记》近义词: 时和岁丰、时和岁稔 ②天作之合解释: 合:配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举例造句: 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近义词:美满良缘、终身大事反义词: 仇人相见、狭路相逢 三、《诗经·小雅》 1、绰绰有裕解释: 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裕:宽绰,宽缓。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例句: 猗欤汝阴,绰绰有裕。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近义词: 绰绰有余反义词: 捉襟见肘 2、寿比南山解释: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出处:《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例句:生逢盛世寿比南山不老松,乐享遐龄福如东海长流水。同义:万寿无疆、长命百岁反义:一命呜呼、命赴黄泉 四、《诗 经·颂》 ①无所适从释义: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出处:出自【诗经•颂•商颂】同义:不知所措、莫衷一是、进退失据反义: 择善而从例句: 政策一变再变,让民众感到无所适从 ②高高在上:释义: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出处:出自【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 同义:至高无上、不可一世、居高临下、高不可攀、高屋建瓴反义: 平易近人、打成一片、与民更始例句: 如果成功是高高在上的太阳,那自信则是连接太阳的梯子。 ==================================================== 019-吴铭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八课作业: 1.什么是尚书?它包括那些内容? 尚书 (儒家五经之一)。“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又称《书》《书经》,是一本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包括《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并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初步形成。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 2.回答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大致有以下五方面:(1)补充许多历史事实。(2)保存大量格言和成语。(3)可考知旧籍引语的背景和用意。(4)可订正旧籍引文之讹。(5)可纠正旧注之误。 3.从《尚书》中找出10条你喜欢的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①牝鸡司晨释义: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女人越权做主。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同义:阴差阳错反义:中规中矩例句:看她张牙舞爪,牝鸡司晨,事情肯定办不好。 ②有条不紊释义: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同义:井然有序反义:乱七八糟例句:听他讲来倒也是原原本本,有条不紊。 ③孜孜不倦释义: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同义:废寝忘食反义:游手好闲例句:他孜孜不倦学习到深夜。 ④克俭克勤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也作“克俭克勤”。出处:《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撒豆》:“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同义:艰苦朴素反义:好吃懒做例句:他们小两口克勤克俭,日子过得蛮富裕。 ⑤明若观火释义:明晰得如同观察火焰那样。形容观察问题明白真切。视汝情,明若观火。出处:《书·盘庚上》:“予若观火。同义:明如指掌反义:稀里糊涂例句:你们这个事情明若观火,没什么可争执的。 ⑥事不师古释义:形容作事而不遵守古训。出处:《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同义:开拓创新反义:拘泥呆板例句:干工作要敢于创新,事不师古。 ⑦慎身修永释义: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出处:《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同义:崇德守礼反义:胡作非为例句:我们每个人都要慎身修永,时时处处做好表率。 ⑧邦以民为本释义: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同义:国富民强 反义:唇寒齿亡例句: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⑨满招损,谦受益释义:对自己的成绩感到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处。出处:《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同义:虚怀若谷反义:妄自尊大例句:做人一定要低调,满招损,谦受益。
⑩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释义: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出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同义:说着容易做着难反义:不费吹灰之力。例句:世界上任何事情知之非观,行之惟观,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