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绝句班柔夷组第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15 1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以下六种: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这可使意象倍加鲜明。有这六种常用手法。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第三句故作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华
柔荑17-铁马秋风
冬阳脉脉暖人身,绽放梅花不染尘。
试问东君何处在?前头策马浩洋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0
发表于 2023-11-15 15: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23-11-18 07:29 编辑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21-海螺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所谓【象】就是物
【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手法: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通感。通感的概念,我们多次已经交待过,这里不再赘言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给他一个特写,让这个细小的意象变成突出的意象。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我们对他不陌生。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这可使意象倍加鲜明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3 是以第三句作诘问语
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4 是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华
文/柔荑21-海螺
漫舞琼华四海飘,珠峰玉砌越金雕。
冰心向善归何处?泽润山河万里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23-11-15 19:4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6-锁
一、问答题:
1. 什么是意象
答:所谓象,就是物。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像交汇,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者其它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地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 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一共六种
(1)多用动态中的动作为意象,少些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些抽象理论的陈述
(3)用通感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意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可使意象更加鲜明。
3. 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是第三句故作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第三四句,语意必须连属。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华
柔荑16-锁

枝头柿子挂灯笼,岁杪秦关瑞雪中。
远眺家山何处是,炊烟袅袅绕西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15 1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作业:
柔荑10-王华常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这可使意象倍加鲜明。有这六种常用手法。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转 】 以假设或设问转换,要在1、2句那个时空环境中提升高度,将主题点出。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华

文/柔荑10-王华常
枯黄落尽夕阳斜,日日寒风弄荻花。
谁说冬穷无爽气,银波雪浪向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3-11-15 23: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造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造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式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
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七绝•冬之华
柔荑12-起风了
西风卷雪白如沙,高下长林挂玉花。
远客因何乘兴至,欲寻清浅浸横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2
发表于 2023-11-16 1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23-11-18 07:31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31-半个地球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柔荑31-半个地球
七绝·冬之华
隆冬瑞雪漫天飞,执手寒梅笑靥辉。
北国谁言无驿使,花枝竞俏报春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

帖子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3-11-17 0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柔荑组第七讲作业作业:
柔荑02-字母宝宝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这可使意象倍加鲜明。有这六种常用手法。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转 】 以假设或设问转换,要在1、2句那个时空环境中提升高度,将主题点出。

二、创作题:

七绝·冬之华
文/柔荑02-字母宝宝

漫舞飞花似蝶栽,翩飘一夜满园皑。
洒落红尘缘何约,弄影枝头驿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3-11-17 0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30-钧瑜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2、绝句创造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
(1)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
(2)多用比的创造手法
(3)利用通感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利用夸张的手法
(6)对比的手法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点是第三句要假设式设问,第四句答之。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连贯,不可断裂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绝句.  冬之华
柔夷-30-钧瑜
北风吹衣冷飕飕,寂寂江山雪白头。
试问诗情都几许,滔滔不尽水长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3-11-17 15: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柔荑27-时光已老
一、        问答题:
1. 什么是意象
答:所谓象,就是物。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像交汇,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者其它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地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 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一共六种
(1)多用动态中的动作为意象,少些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些抽象理论的陈述
(3)用通感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意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可使意象更加鲜明。
3. 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是第三句故作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第三四句,语意必须连属。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  冬之华
玉蝶东西不可拦,枝前檐下斗清寒。
若非一夜梨花雪,才使春归万树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17 1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3-11-17 19:49 编辑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七讲作业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造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有六种
(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造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式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
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  残荷
文/微雨燕双飞
半亩方塘也作家,  秋阳碧水洒金霞。  
谁识凛冽风光别,  铁骨铜枝迎雪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29 , Processed in 0.097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