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4-3-1 19: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4-3-1 19:25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十七讲作业
白驹21-老酒

一、问答题: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字少多层次多,语气起伏跌宕,意境含蓄幽远!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元夕
白驹21-老酒
九市街灯映六花,一城烟火散千家。
芸芸看客怀情异,来日从容岁月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3-1 1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茶花哈第17讲作业: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诗的密度,从物理的角度讲,就是同一体积中所含质量越多,则密度越大。而在诗里,我们的绝或律,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或四十字或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东西。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而不是诗质稀薄,句法松散,这样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 元宵节
山茶花哈
炉火通红烧沸水,圆丸纤白炼功夫。
一锅煮出神仙气,满室生香凝贯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4-3-1 2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29-初九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 :
密度一词用到绝或律里,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或四十字或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东西。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而不是诗质稀薄,句法松散,这样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元宵节

千里程途一线挑,屏前欢聚共元宵。
同看焰火开天幕,更赏花灯上月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1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4-3-28 22:38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十七讲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一般来说诗的密度,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七绝•元霄
烟波散人
上元焰火出云端,庙会笙歌彻夜阑。
月夕春灯连曙日,少男少女共联欢。
修改稿七绝•元霄
上元焰火出云端,庙会笙歌彻夜阑。
月夕春灯连曙日,人忙社事未眠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4-3-2 06: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十七讲作业
白驹17-禅心果果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诗的密度,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元宵打工者寄怀
街前灯会鱼龙舞,城上酒筵歌管悠。
正置梅残新柳际,明朝再作稻梁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8
发表于 2024-3-2 0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第十七讲作业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诗的密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一句数折,意象复叠,可使诗意浓至。诗句平直,意趣寡淡;
2.分做数层,层层入里,造成层波叠澜的意界。曲折多,密度大。
二、创作题:
元宵节

白驹16—雪梅

爆竹喧天锣鼓响,元宵是玉酒茶尝。
灯笼挂起全民乐,塞北江南处处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5
发表于 2024-3-3 0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生待你如兄弟 于 2024-3-3 08:28 编辑

白驹15-一抹痴念作业
作业: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密度一词 起源于物理学。意为同一体积中所含质量越多,则密度越大。而现代人将这个词用到诗里,则是这样解释的:就我们的绝或律,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或四十字或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东西。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而不是诗质稀薄,句法松散,这样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元宵节
城外烟花城内灯,锣鼓伴奏赤龙腾。
人间同庆元宵节,新岁祈福家业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3-3 0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03-不可思议第十七讲作业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密度一词 起源于物理学。意为同一体积中所含质量越多,则密度越大。而现代人将这个词用到诗里,则是这样解释的:就我们的绝或律,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或四十字或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东西。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而不是诗质稀薄,句法松散,这样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甲辰元夕逢雪

岁岁流光总不同,节虽雨水雪来逢。
飞天玉蕊无穷落,映色花灯别样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4 12: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十七讲作业
白驹18-月朗风清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密度一词 起源于物理学。意为同一体积中所含质量越多,则密度越大。而现代人将这个词用到诗里,则是这样解释的:就我们的绝或律,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或四十字或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东西。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而不是诗质稀薄,句法松散,这样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元宵观灯遇雪
邀赏烟花清雪来,鱼龙灯下兴犹猜。
旱船随棹雄狮跃,锣鼓频催淑气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1
发表于 2024-3-14 2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十七讲作业

白驹25-孤鸿

一、问答题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诗的密度的理解。
答:诗的密度指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非仅丰富,更求饱和。使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
二、创作题
以元宵节为题材,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可发挥想象,要求平水韵。
作业要求:
1 )虚实结合,空间设计要体现透视原理。
2 ) 应用渔洋绝句 第12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3) 用诗家语,注意练字。
4)意脉不可断裂。

七绝·元宵节
倒春寒甚室如冰,雨霁元宵且赏灯。
漫漫新城随过眼,痴痴旧恨只填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22 , Processed in 0.0682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