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二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3 0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4-3-23 02:56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白驹组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一、问答题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如下:
第一法: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
第十一法: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作业
七绝·学诗感怀
趁逐唐风为国华,青春有梦作诗家。
​而今渔校成心愿,唱晚归舟载锦霞。


渔阳五法:上二句写往事,下二句写今事,第三转句用转折词而今。

三、毕业感言
渔村44期绝句班即将毕业,我们要感谢小渔村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诗平台和机会,感谢诸位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学习和丰富了绝句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学会了用诗词表达感情。感谢老师和诗友们陪伴我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发表于 2024-3-23 16: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33—霜叶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
*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弗,不,否,非,别,休,岂,未,莫,毋……
赋陈,就是直接叙述,兴起,就是以写景开始。
起句: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是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转句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有内在关系)。
合句: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渔洋绝句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就是这这一法的要点。第四句,紧顺第三句,扣紧诗题。
*渔洋绝句第三法:
1.要点: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2.关键:关键是三四两句,注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第三句问法的的三种情况:一是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作起,其下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
二是第三句亦用“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三是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以第四句作答。第三句转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有着无限的风致。
*渔洋绝句第四法字:
1要点: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谋一地点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渔洋绝句第五法:
1,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夕之感。
2,创作步骤
【起句】点明时间。注意不要直接用表时间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的感情。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渔洋第六法
1.要点: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连属,写景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景物配置的大小要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物或者抒情转接,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要转得出人意料,不要总围绕前两句如思考。主题的升华,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
3.第四句要紧抱第三句,语意连属,同时将诗味延续到句号外。
*渔洋绝句第七法
1.【要点】: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2【起句】,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
3【承句】,紧抱前句,进一步将眼前景扩展,为三四句作铺垫,注意语意的连属。
4【转句】,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即“实接”,仔细揣摩叙写人事句。
5.【结句】,宕开一笔,以景结。
*渔洋绝句第八法
1.要点: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忽视,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要点解读: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四句之间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
在强调一遍,全诗的重点放在第四句。
3.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及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从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渔洋绝句第九法
1.方法: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要点解读: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和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的意脉的连属。
*渔洋绝句第十法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写自己的句子,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描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
3.创作: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前三句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点到为止。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要点: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要点解读: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因此,前三句铺垫的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创作过程: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作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渔洋绝句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须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即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起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手段。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感怀
步入桑榆暮霭生,蹉跎日月如春酲。
自从受教渔洋法,满目青山夕照明。


*采用渔洋第二法: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要点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连词将第一二句转到另一方向,第四句紧紧顺着第三句,扣紧诗题。


毕业感言
霜叶
马上要毕业了,有一种激情使我心潮澎湃!这一学期的课程,改变了我学习诗词的路程,使我对古诗词的认识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我的绝句的写作也由盲目的拼凑升华为有章法的有的放矢。
我要感谢我的领路人边小颖老师!
感谢为我们付出心血的满庭芳老师!
感谢为我们44绝句班幕后默默奉献的所有老师们!
我感谢您们,并向您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3-23 1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30-山茶花哈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阳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阳绝句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阳绝句第四法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阳绝句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阳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
7、渔阳绝句第七法
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阳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
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阳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阳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写自己的句子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
3)创作步骤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点到就行。
11、 渔阳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
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  学诗感怀
白驹30-山茶花哈
去年有幸进渔村,网海遨游舒郁烦。
感谢名师勤引路,忘机陋室远尘喧。
(渔阳第七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3-23 17: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答题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如下:
第一法: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
第十一法: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作业白驹03-不可思议
学诗有感
早欲诗田沐雅风,试推平仄总难工。
而今学得渔洋法,小句吟来亦可通。
渔阳第五法: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4 1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渔洋第九法)
七绝·​学诗有感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三生有幸入渔村,师长阳光照律门。
帆趁风时涛亦趁,孰能偶取得诗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4-3-25 18: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香初九 于 2024-3-25 18:41 编辑

下面布置作业: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小渔村绝句班学诗感怀
白驹29-初九
缘入渔村拜大神,满庭芳色广垂仁。
且询舟泊往来客,柳陌桃蹊同路人。

渔阳第三法,1、2句点出主题。转句设问,结句作答。


七绝,学诗感怀

为觅诗情逐景光,渔舟载梦复回唐。
曲荷风动迷津渡,水共流兮云共翔。

第七法:前二句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

三、毕业感言
感谢小渔村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诗平台和机会,感谢诸位老师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教我学习了绝句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学习了用诗词表达感情。感谢老师和诗友们陪伴我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1
发表于 2024-3-25 2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
第一法: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二法: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第三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第四法: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第五法: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第八法: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
第十一法: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第十二法: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感怀
白驹25-孤鸿
村前流水映明堂,三月春催蜂蝶忙。
感念恩师勤灌溉,桃红李白竞芬芳。

用渔洋绝句第七法。
1【要点】
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
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
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2【起句】
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
3【承句】
紧抱首句,进一步将眼前的景扩展,为三四句 做铺垫,注意语意的联属。
4【转句】
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即【实接 】仔细揣摩叙写人事句。
5【结句】
宕开一笔,以景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6 20: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18-月朗风清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 学诗感怀
幸入渔村绝校门,诸师公益墨传勤。
而今学业微成就,亦谢园丁培育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8
发表于 2024-3-26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梅红 于 2024-3-26 22:49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二十讲作业积分96
发消息       
10楼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两棵树木 于 2024-3-22 17:49 编辑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16—雪梅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答: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如下:
第一法 : 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 : 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 : 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 : 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 : 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 : 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 : 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 : 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 : 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 : 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
第十一法 : 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 : 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写绝一首。
学诗感怀
雪梅
渔村学绝情无限,皓月为灯妙句寻。
仄仄平平常苦想,文辞炜烨醉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5
发表于 2024-3-27 1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生待你如兄弟 于 2024-3-27 11:03 编辑


一,问答题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如下:
第一法 : 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 : 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 : 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 : 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 : 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 : 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 : 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 : 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 : 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 : 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
第十一法 : 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 : 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创作题
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七绝,学诗感怀
白驹15-一抹痴念

学创诗词已有时,仄平格律尚明知。
为求两句三年得,精彩依然未越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29 , Processed in 0.0633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