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畅行天下 于 2024-4-29 15:17 编辑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21032畅行天下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所谓平仄,就是诗文中的韵律。不平为仄,所以在古汉语有四种声调中,除平声之外,上、去、入都归到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但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须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的句脚平仄一定要符合马蹄律,具体的特点如下。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骈文句脚标注的平仄: 西(平)、也(仄)、焉(平)、知(平)、树(仄)、在(仄)、棠(平)、阴(平)、引(仄)、息(仄)、闻(平)、时(平)、听(仄)、乎(平)、容(平)、贤(平)、也(仄)、行(平)、也(仄)、姿(平)、来(平)、数(仄)、变(仄)、机(平)、开(平)、视(仄)、薄(仄)、真(平)、风(平)、纵(仄)、露(仄)、知(平)、虞(平)、纆(仄)、怨(仄)、衰(平)、声(平)、奏(仄)、影(仄)、安(平)、诗(平)、己(仄)、应(仄)、零(平)、知(平)、寞(仄)、墨(仄)、尔(平)。
骈文句脚标注平仄的排列: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脚句平仄大抵是“成双”的,即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俎(zǔ)对醢(hǎi),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zhēn)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典故1、 五色笔:南朝梁时江淹,一天梦到晋代学者郭璞送他一支五色笔,醒来后文才大长。晚年,他又梦到郭璞讨回了笔,从此文才锐减。“江郎才尽”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典故2、 韩干:唐代画家,善写人物,尤工于鞍马,绘马雄骏健壮之姿,当时称为独步。初师曹霸,后乃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
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 壮句: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紫盖黄旗,青袍白马。 长句: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 隔句: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组篇:观夫五色笔,十香词。紫盖黄旗,青袍白马。位尊而民物主,德重而帝王师。万里烽烟,战士且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则村外尽乘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