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研三期第16讲书组作业点评汇总: 1 、 小渔村绝研三期第 16 讲作业 暮春有寄 ( 第 1 法 ) 作者 / 书 07- 皓月 手挽清风一路行 , 潺潺流水送春声 。 芳菲四月匆匆过 , 我与清风数落英 。 【茶言观涩】总体看,这一首绝句写得非常唯美。点赞!从56法的技巧要求看,转合二句能够用合适的虚词作一下转折关联,会更有代入56法的感觉。当然,作品已然比较好的,未必需要笔笔描红。 次韵写个: 一路荼蘼花伴行,远山呼应鹧鸪声。 何当共与春风去,却看荼蘼犹落英。 老晕子老师点评1-5作业 1、小渔村绝研三期第16讲作业 暮春有寄(第1法) 作者/书07-皓月 手挽清风一路行,潺潺流水送春声。 芳菲四月匆匆过,我与清风数落英。 (简评:符合作业要求,“手挽、我与”最好再酌一下,个见。) 2、七绝·春日朋情有寄(第一法) 作者/书05—明月 远山披绿又蒙蒙,雨浥秦心驿馆空。 录影屏传君再看,家山春色可相同。 (简评:符合第一法要求,小诗从总体上来说、转句要弱一点,个见。) 3、居家有寄 书23-珍朱 桃花树下倚新妆,春袖盈风十指香。 最忆长安明月夜,如今明月亦寻常。 (简评:“倚”“春袖盈风”再酌,合句最好再推敲一下,个见。) 4、七绝.早春湖边湿地观鸟有寄 文/常乐书~13(第二法) 候鸟南归年复年,洞庭湿地鹭鸥旋。 水湾未及冰开解,已有鹭鸥春讯传。 (简评:格律正确,符合作业要求,继续加油!) 5、 七绝·往事不再(第四法) 文/书01-泠崖 年少常悲难得闲,闲时衰鬓悼朱颜。 谁言世事浮云似,不若浮云去复还。 (简评:格律正确,第四法掌握很好,符合作业要求!) 姜文老师点评6-9作业: 6、种枇杷有寄(第一法) 文/书06—暮牛 精选枇杷种北疆, 施肥浇水不时忙。 明知此地难成果, 偏种枇杷在异乡。 问好诗友:格律用韵无误,起承转合合理,第四句与第一句呼应极紧,符合绝句五十六法之第一法。个别字词再精练些会更好。 7、暮春有寄(第4法) 文/梧桐雨(书组—29号) 南风渐次过江滨,柳絮轻扬又暮春。 昨日花前蜂蝶绕,今朝花落已成尘。 问好诗友: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符合第4法,就是转合句中咋日花好蝶飞,今朝花落成尘在时间上是不是太快了,一天时间花成尘了。个见,误评勿怪。 8、七绝·思乡有寄 文/苍梧子诚 不见长安数十年,思乡夜夜梦团圆。 而今垂老归心切,却恨、长安路八千。 问好诗友:格律用韵无误,脉络清淅,文从句顺,第四句与第一句必有重复字且呼应紧密,是运用了绝句五十六法之第一法,符合作业要求,写的不错,学习了。记得标明第几法。 9、书30-吾悦三山 七绝·芳心有寄(第4法) 相思树下弄新装,展袂娇姿犹凤翔。 期盼玉郎长信至,再将长信腹中藏。 问好诗友:格律用韵无误,运用第四法第三四句中有重复字使用,符合作业要求。“犹凤翔”“腹中藏”再酌,整首诗稍显直白。 清风满袖老师点评10-13作业: 10七绝·夏夜有寄(第三法) 文/书18-小小 槐梢月上晚风凉,饭罢农家歇石床。 已是三更声未尽,蛙声不比笑声长。 清风学评:问好学友! 小诗符合作业要求。符合三法。诗写得也很有味道,只是感觉尾句有点怪怪的,其他都很好。学习了 11 七绝·十五有寄(第四法) 书33-小絮絮 不觉离乡又一年,时长梦入楚云天。 今宵千里共明月,可奈月圆人未圆。 清风学评:问好学友!小诗符合作业要求。符合三法。诗写得也很好!长?是常? 12.七绝·今春有寄(第二,三法) 书03-言虑所终 心底今春叠旧春,梅花影里泪盈巾。 春来惟有花依旧,只见梅花不见人。 清风学评: 问好学友! 厉害了����同时符合二三法,小诗写得很棒!学习了 13.第十六讲作业 七绝 父亲节寄 (第一法) 文/书11花草缘 奉节思亲梦里呈,言欢短叙诉离情。 数年尊亲仙游去,尤盛思亲泪更盈。 清风学评:问好学友! 小诗符合作业要求。符合一法。诗写得很深情,感动。奉?是逢?转句稍显直白。尤盛,感觉有点别扭。以上愚见,不妥之处请海涵 香如故老师点评13-15作业: 13.第十六讲作业 七绝 父亲节寄 (第一法) 文/书11花草缘 奉节思亲梦里呈,言欢短叙诉离情。 数年尊亲仙游去,尤盛思亲泪更盈。 浅评:这首诗是怀念父亲的情感真实的表白。尤于要完成绝句方法,起承句和转结句的意思是相近的,缺乏看点,个见。 (第二法) 今日思亲不见亲,见亲需到梦中寻。 尊亲音貌常萦绕,念亲想亲泪满襟。 浅评:结句中第一个“亲”字应为仄。符合作业要求。这首诗情感表迖的非常流畅,但情感升华中缺乏一点交替上升的层次,个见。 14.七绝,荷塘有寄(四法) 书15一冰雪 遥望池塘尽展春,骄阳闪闪映荷新。 风流最数红莲处,又弄欢媽又弄颦。 浅评:“媽”这个是笔误。“春”字我理解的是青春朝气,不是指季节。这首诗从另一个角切入描写菏花,是另一半人间烟火。 15. 七绝 打工有寄(第一法) 文/书组17-云湄 十载浮萍何寄身,凄风苦雨不怜人。 愁肠百结何能解,却是泪痕兼酒痕。 浅评:这首诗描写在外打工人的心理历程。前三句表达情感节奏非常好,第一层身似浮萍,第二层就连“风雨”也欺人,升华一层情感表达,第三层以身入境百转千回愁断肠,一个“却”字拉回现实以酒消愁,用泪宣泄,结句看似有些弱,也是平常人无奈之无奈,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