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研三期第19讲书组作业点评汇总: 老夫子老师点评1-4作业: 1.七绝 夏雨 文/书07-皓月 卷地狂风遮碧天,墨云翻滚过城边。 忽惊何处雷公怒,顷刻长空化雨悬。 老夫子浅评,问诗友好!首句风遮碧天,承句云过城边,转合句尚可,意境铺垫都不错,个别字词加以斟酌会更好(个见勿怪) 2.七绝·夏雨(56法之13法) 文/书05-明月 风驱墨絮过城来,天舞金蛇天鼓催。 夏半谁言还未雨,霎时飞瀑入窗台。 老夫子浅评,问诗友好!意境很棒,起承句也不错,(承句略有瑕疵,“天舞”,“天鼓”可再酌)转合句很棒(个见勿怪) 3.七绝·夏雨(56法之13法) 文/书30-吾悦三山 断线连珠风扯斜,敲翻田里数千花。 欲思说理去何处,明岁无如还种瓜。 老夫子浅评,问诗友好!起承句意境不错,用词略显直白,合句感觉有点不妥,似乎和夏雨脱节,再揣摩一下(个见勿怪) 4、七绝•夏雨(56法之15法) 文/书29-梧桐雨 银河直泻宇茫茫,震耳惊雷响未央。 陌上青苗茎叶嫩,如何经得雨风狂。 老夫子浅评,问诗友好!通篇意境不错,符合作业要求,合句意境深远,有画龙点睛之笔,(个见勿怪) 香如香老师点评5-7作业: 5.七绝·夏雨 (56法之16法) 文/书11-花草缘 乌云压顶风雷急,天幕裂撕倾降溪。 何如彩虹祈雨歇,清新云碧鸟嘻啼。 浅评:这首诗笫三句使用了“何如”,16法。这首诗写出了“夏雨”的特点,一二句铺垫的很全面,也非常形象,直接用了“风雷急”,二句突出来雨的气势。转句使用了写作方法,将“彩虹”比拟成人来祈祷雨停,并且在这句使用“何如”做诘问,就像一个人骑自行车,车把上负重太多,无论再努力拐弯拐的非常累,给人的姿势也不优美一样,太牵强。个见。 6.七绝·夏雨(56法之13法) 文/书03-言虑所终 雨过空庭梦杳然,待醒新霁水如烟。 今宵谁尽杯中月,剩得寒星挂一天。 浅评:这首诗使用了“谁”,绝句56法之13法。诗的内容与题目不在一个主题上。 7.七绝·夏雨(56法之13法) 文/书01-泠崖 阴云堆墨压青城,雷电交加雨纵横。 顷刻荷塘深几许,满池蛙鼓报新晴。 浅评:这首诗第三句做了诘问,使用的是“几”字。这首诗将“夏雨”描写的非常形象逼真,有画面感。a,有气势,“堆墨”和“压”和“纵横”,一二句将雨来得又急又大,有特点是雷电交加,非常连贯有层次。b,转句转的非常好,看似另起一层意思,但与一二句紧密相连,“雨纵横”,雨大的结果就是沟池塘的水迅速加深。C,结句非常漂亮,使用通感手法,将青蛙的叫声给予了新的含义,“报新晴”。扣住主题是“夏雨”。 妙月老师点评8-10作业: 8.七绝·夏雨(56法之15法) 文/书33-小絮絮 夜窗雨打不堪听,身处它乡愁又生。 灯下娇妻人独坐,如何奈得怒雷声。 简评:符合渔阳绝句第15法整首小诗把对家乡对妻子情感都融入诗中,本人觉得愁字用的不是很到位。换个字会更好,比如惦记之类的。 9.七绝·夏雨(56法之15法) 文/书13-常乐 黑云翻墨罩巴陵,数日风声夹雨声。 堤溃团洲洪泛滥,如何农友不伤情。 简评:符合渔阳绝句第15法。脉络清晰语句流畅。 10.七绝·夏雨 文/书组17-云湄(第16法) 一霎斜风携雨来,庭前水叶却尘埃。 何如细乳香浮沫,花月相期酬雅裁。 简评符合渔阳绝句第16法。本人觉得二句却尘埃不如洗尘埃,后两句写的有点牵强。 诗韵江南老师点评11-14作业: 11.七绝•夏雨(十三法) 书07—长亭风影 风生墨染九重天,银线乘时织满川。 六月休言凉未有,且看绿叶翠翩翩。 简评:起句写夏雨来临时的环境,大有黑云压城之势,承句写夏雨之状态,如同丝线一般交织,比喻修辞很好。转句想表达夏雨来时的凉快,反转手法,但是结句翠叶翩,略微结的远。 12.七绝•夏雨(13法) 文/书18-小小 细雨缠绵别绪添,琴筝懒弄闷恹恹。 相思万里谁人诉,半壁残灯照玳帘。 简评:起承铺垫较好,写雨来之时的烦闷之情,非因雨耶,惟相思恼人。结的有韵味。 13.夏雨(果农无收) 书15一冰雪 西瓜叶绿缀坡头。亮了江南几度秋。 无奈偏逢连日雨,如何化去满山愁。 简评:承句略口语了,承句铺垫不够,让转合的光彩失色。 14.夏雨 文/苍梧子诚 雨落回塘起碧波,风摇荷叶舞婆娑。 何如凉意消炎暑,却惹愁思梦里多。 简评:起承写景很美,转合偏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