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畅行天下 于 2024-9-9 14:57 编辑
21期辞赋赋基础班毕业试卷 学号:21032 网名:畅行天下
四、创作题
寒霜帝君古庙重修竣工赋 (文赋) 作者:畅行天下
甲辰之秋,七月十六,会于山西古县北平镇之大南坪村。人头攒动于广场,宾客云集于古庙。是日也,天高云淡,风清万里。“寒霜帝君庙”重修竣工开光剪裁。小车逶迤长龙,宾客众多也;锣鼓喧天震撼,人心激动也;鞭炮轰鸣齐响,人气旺盛也;香烟袅袅升空,开光祭祀也;庙宇画栋雕梁,三神开笑也。顽童翁媪戏嬉,村民欢乐也;杯盘觥筹交错,人神共贺也!
据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第一次重修碑记载,该村古庙原名“寒仙君庙”,“不知创自何时”。于是历朝嘉士,奉为至尊。嘉靖维修,乾隆再建;咸丰刻石,戊子翻新。1861年第四次重修时,“正殿三间中间塑观音菩萨、寒霜帝君、行雨龙王圣像”,改名为“寒霜帝君庙”。此乃第七次重修。
虽然屡次重修,精心呵护。但不越百年,终难垂古。画壁经风吹而颓,彩椽遇雨洗而腐。无情霜剑风刀,可恶雷霆鬼斧。尘寰瀚海,只知岁月如歌;历史长河,才觉霜风似蠹。呜呼!毁我庙堂,忤吾仙祖!
然则流年似水,往事如烟。今逢盛世,适遇丰年。古迹悠悠,我辈岂能荒废;残垣默默,三神何再团圆?遥想儿时,烂漫贪玩阵地;相逢今日,激情壮写新篇。紧筹措,广动员。两委坚强后盾,村民踊跃义捐。坚守心灵阵地,重修魂梦家园。举全村民力,筹老少善缘。钱不在多少,人不分北南。游子们四方共募,居家者三代同参。解囊以加瓦,献爱而添砖。善财入户,英名史传。光宗兮行大义,耀祖兮慰先贤。
这座古庙虽然寓居山乡,却与北京天坛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都穿越了五、六百年的时光隧道。其文物价值一样珍贵,不可小觑。
巍巍古庙又逢春,愿玉座诸神,莲台圣主,早施惠雨,迟司霜降,敬汝祈福香,保吾丰熟年,椿树田翁歌盛世; 历历石碑还赓续,记宇中往事,故里新闻,院驻红军,殿储兵粮,抗日专署地,剿匪指挥所,杏坛学子逐初心。
大庙门口一副长联道出了古庙文物价值,也尽述了古庙的红色传承基因。真可谓大庙巍巍,人神共用;危樯历历,今古纵横。石刻无声,感叹风云变幻;碑文有意,遥思烽火历程。御敌东征,红军宣传群众;戏台借宿,火种播洒南坪。抗日区公所,旅长孙定国令敌魂惊。太岳专署地,专员郭述尧大庙牵情。霍山剿匪,决死队精兵强将;大庙夜宿,指战员风雨兼程。储备军粮有功,通风透气;保障供给无误,分秒必争。抗日村长谁当?首任王来保;农会主席何人?第一柴德斌。往事悠悠犹在眼,红旗猎猎永传承。
进入庙内,环顾四周,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正殿前香烟袅袅,一副廊柱联又赫然入目: 你拒严霜,我驾祥云,他行细雨,共佑苍生承福祉; 一堂享祀,全天守位,四季勤民,同迎旭日保平安。
嘻嘻!这副楹联幽默而风趣,显然是既敬神又爱神,还给三位神仙做了具体分工,请他们一日24小时坚守岗位,恪尽职责,确保村民四季平安。
东西厢房曾经是校舍,是本村一代代学子们儿时的快乐天堂。那一副副木刻楹联似乎更能表达出他们此刻的心意:“寂寞寒灯,一点诚心承孔道;朦胧好梦,十分恭敬谢师恩”。“日暖风和,一室芝兰香稚子;年丰雨足,满枝桃李谢园丁”。“忆当年,老庙香火凋零,且佑多少农家子弟书声犹在耳;看今日,新宇雄姿英发,更赐万千后代梓桑富贵永流芳。”且看从学堂走出去的一代代学子归来,个个情不自禁,人人感慨万分,真个是游子归来,亭廊环顾。青丝远出,霜发回伫。重逢教室,念发小以同欢;再聚学堂,忆恩师而共赋。
请看今日之大庙:雕梁画栋,重描昔日之风姿;凤舞龙飞,又现当年之花俏。题一匾而醒目,媚日依依;塑三神以开光,香烟袅袅。千言碑刻,直抒大庙之辉煌;十副木联,尽炫文化之瑰宝。辞赋文章,诗联彩照。书法大家,楷行隶草。顶级名流,挥毫泼墨。荟萃名贤,文以载道。庙堂熠熠而生辉,群众欣欣而相告。煌煌大庙而竣工,灿灿诸神而含笑。欣喜也,顽童翁媪。剪彩者,嘉宾领导。
喜矣哉全村欢聚,贵宾邀迓。同温故里深恩,备述今日情话。参差村舍千间,唯觉庙堂最大。今日尽抒古庙之情,把酒临风;往时不晓江湖之远,畅行天下。仰天俯地,笼万物于心神;纵古论今,献一赋于庙榻。谢村民倾囊相助,感神灵护航保驾。盼文物专人保护,愿红旗永续悬挂。岁月蹉跎,风云潇洒。今之承往,犹涛水盘龙;后之传今,似草原奔马。君信与否,我今留话。诗云:
千年古庙焕然新,高士英贤费苦辛。百姓同欢增意气,三神并坐长精神。 承恩碑刻书当世,献赋文章励后人。惟愿香烟常袅袅,至功至德永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