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4-9-14 23: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鹿鸣21-舍鲁克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3、班级作业时间一周,交作业截止下周二(9月17日)21点前。
     回答:
1.由于篇幅所限,韵律的要求,用词用字都要非常简练,与景物情怀相贴近。所以要反复推敲,竭力搜寻,挑选。这个要求其实是我们前一段课上就讲过的。
本课突出所讲授‘’诗家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那就是诗家语特点包括: 写诗时,会有反常,
应该精警,要讲究含蓄。这三个方面中,后两方面都是比较好理解的。
精警,要能有精练惊人之词语,如杜甫所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词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都应该这样要求,言志,写景,抒情,都很需要语出惊人!
而含蓄也是不言而喻,既然是诗词,就要寓意深刻,不能白话连篇,也不能表达的意思过于肤浅。应该有人人意中所有,语中所无,初听略识一二,却又回味无穷。等等。达不到这两个水平,就谈不上是使用了诗家语,更谈不上是好诗!
至于反常,也是诗家语,初听很有些不解,反常包括,不同乎寻常,甚至是无理无法,难以令常人接受。这节课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有用词的,造句的,也有整篇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写一个绝望的女子,站在那里,将她对比成“一枝春雪冻梅花”。这里面的一枝,是用来数梅花的,但作者却将它作为数量词用到了春雪上,不是很反常?
还有,杜甫的诗,北征,写自己归心似箭,写出“我行已水滨,我仆正木末”这样令人费解并十分荒唐的句子。也显然属于反常。
在此,我想补充的是,真正好的诗家语,虽然乍一看,有很多反常之点,但是,我们经过推敲,认真理解,却发现,他们的反常表达,只在表面层次,就是说,貌似反常,无理无法,但经过理解之后,揭示出的内情却应该是并不反常的妙语连珠。仅以韦庄的一枝春雪加以说明。虽然春雪通常不能以枝字作为度量,但我们仔细观察和考虑,挂在梅花枝头的春雪,已经形成了一枝梅花的形状,说它是一枝梅花固然没错,但说它是一枝春雪,岂不是更加形象而贴切?所以这种诗家语,反常在于貌似,实质是内藏真实生动!非常值得学习效仿,掌握,运用!

2.分析我在前一班第六讲的作业
七绝·初冬-送暖
鹿鸣36(21)-舍鲁克
厅内蟹莲初绽蕾,寒风入室冷侵人。
却逢一日推门进,热气温馨似已春。
因为初学,我真找不出自己多么得意的作品来进行评述。现拿出这首七绝初冬——送暖,做一两点分析评述。
此诗是在学了赋比兴,而后又学了渔阳第二法后,要求的创作。前两句说一事,三四转合,第四句一定要扣题。
自认为这首诗是符合第二法要求的。因为是写初冬送暖,最后一句是,热气温馨似已春。这是通了暖气的结果——扣题。

除此之外,虽然此诗没有达到反常的水平,但是诗的第一句,厅内蟹莲初绽蕾,这句是有一定的含蓄水准的。蟹莲即是蟹爪莲,它的特点是作为盆栽花,初冬时分开始生蕾并逐渐开花,这是养花的人都知道的。所以这句就暗示,初冬已经到了。当时评阅老师认为我这句与题目无关,我在组内做了一点解释。
作为当时学过的赋比兴,我运用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也就是兴,触景生情,因物引起情感。原本因为入冬了,屋内已经寒气逼人,突然有一天,从外面回到家,一开门,热死扑面而来,那定是开始送暖了,由物及情,十分欢喜,于是有了温馨之感,似乎已然到了春天的感受。这是兴的表达,触景生情,引起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2024-9-15 15: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鹿明17-笔严第一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下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1.诗家语,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用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感悟和认识。为什么要用诗家语?因为诗,它是受韵律限制的。不同于散文,可以用白话来述叙。同时,还受到字数,立意等的限制。诗要求疑练、紧凑、形象、跳跃、含蓄、夸张、富有音乐性。
诗家语,要受到律诗的音律,节凑,的限制,不能象说白话一样,不受任何限制。否则就没有诗的韵味,诗的含蓄婉转等特点,那就算不诗,就是说白话。

二.、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城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清晨,朝霞柒红了整个江面,看那云雾缭绕的白帝城如同就在云间。李白就要辞别白帝地踏上归程。

开篇点明了地点,时间。用一个彩云间,形容了,白帝城的地势之高,这是李白流放以来,最为开心的时刻,紧接着,也为下文的(千里江陵一日还)铺阵。设下伏笔。
承接紧凑联惯。
转句用耳闻目赌,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岸的猿声不断来形容乘舟顺流而下的急速。地势的落差,为结句的(轻舟己过万重山)。来总结了整个过度阶段。展现了一个快而急切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5 16:4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蕴 于 2024-9-15 16:52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
第一讲作业
鹿鸣15~易蕴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首先提出的,是指诗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与通常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它具有特别的构词组句逻辑,追求感染力、艺术性和韵味等效果。‌
   诗家语的特点包括含蓄、形象、跳跃、夸张、凝练和节奏感。它打破常规语言规范,追求特殊的语言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由形容词变成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让人读来有美不胜收的感觉,诗家语在诗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诗词独有的表达方式。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

登十万大山观景台
作者/易蕴(云南)
百里观峰徒步来,登高八面豁然开。
万千兵马层层到,自坐中军点将台。

评析:“十万大山”,给人们的认知通常在广西境内,为喀斯特地貌地形,远观成峰林壮,非常俊美,也像风水学中所描绘的文笔峰。登高而望,如万千兵马涌聚,非常壮观。罗平与广西毗邻,故一部分十万大山在罗平境内,十万大山观景台在罗平的棠梨凹村,观峰者如坐镇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本诗为即景而写,淳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读来如身临其境,写出了登临十万大山观景台的所见和亲身感受,为本人感觉不错的一首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2024-9-15 2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简简 于 2024-9-15 22:06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鹿鸣20乘风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答;在合乎韵律的基础上,有三个特点。
一  反常,是指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
二 精警,诗家语的精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炼字,省略和剪裁
三 剪裁,剪裁是文学作品中通用的方法,但因为诗歌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主题,必须缩千里于尺幅,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容极多的内容,所以在剪裁上有一些特殊的手段。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中秋节
文/乘风
冰轮满满溢霜华,映我匆匆速返家。
一路枝头香不再,算来应是往时花。

评析;到了中秋的夜晚,明月高悬,伴随着我回家的路上。沿途看到的枝头,已经没有了花香的味道,我看着,心中暗暗的猜想,应当那个位置是从前的花卉吧。思乡心切,感叹时光荏苒。春秋易去。故乡的一草一木停留在从前的记忆,但是,还能仍旧像从前么。很遗憾,唯有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6 1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鹿鸣19-江山易改

一、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顾名思义就是有不同于普通文字的特征,既能表达出文字本身的含义,又能展示一种不同的境界。概括来看,它具有精到,新奇、含蓄、酣畅、唯美、气势、隽永、哲理等一种或多种让人耳目一新的闪光点,并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二、试着解析自己的得意之作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练习还处在初级阶段,佳作难得,强为之,诗云:
送人
秋雨秋风乱拍樯,巴山巴水荻花凉。
归帆莫望洛阳远,且尽宜宾蒸五粮。
解析:此诗简洁明快,酣畅的展示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隐晦的表达了对其前程的担忧。唐代贞观、开元之治的辉煌,使政治中心的关洛地区成为诗人标配的理想之地,以此为归乡念想或抱负寄托的诗作不知凡几,有名的如:“西出阳关无故人”,“归雁洛阳边”,“长安不见使人愁”等。本诗首句渲染秋天的场景,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念归之时,一个“乱”字表达了送别双方的心绪难平。第二句巴山巴水既点名了出发地点又表达了归人对此地长时间的宦游状态,荻花者蒹葭也,归人熟悉的山水连荻花也凉了,渲染了凄凉难舍的氛围。第三句既强化了归人的归意又“洛阳”太远,有些看不清的意味。古人宦游从巴蜀归关洛,大都沿长江至襄阳,然后改陆路去长安或洛阳。尾句劝酒既体现当地特色有双关“宜宾”的特质,颇有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9-17 18: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1、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 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
“诗家语”不仅常以违背法理,不讲文法为能事,而且也常常违背事理,以“无理而妙”,“无理而趣”显能耐。
好的诗家语,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1.        蜀相
三番刘备顾,一对表忠心。
几请孙权出,多将孟获擒。
廷中雄国志,家里诫儿音。
可叹身先死,人人泪满襟。
首联,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诸葛亮,诸葛亮十分感动,画出了隆中对的宏伟蓝图,为刘备的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颔联,上句写在曹操南下计划消灭刘备的时候,诸葛亮下江南,请来了孙权,最后刘备与孙权组成了孙刘连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下句写诸葛亮在汉国政局不稳时,连施妙计,七擒孟获,最后使孟获心服口服。
颈联,在朝廷上,诸葛亮多次提出讨伐魏国,想让汉国更加强大;在家里,诸葛亮给儿子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其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尾联,可惜诸葛亮多次北伐,身心憔悴,不幸病死在军中。汉国百姓听说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之后,无不声泪俱下,泪落沾襟。
全诗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总结了诸葛亮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7 2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加强班第一讲第一讲作业:
鹿鸣07-白玫瑰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1.“诗家语”的概念,从小到大意义角度说,诗歌言语有了千变万化不同于散文语言的充分理由;从广义的角度而言,诗歌在整体表示形式,充分体现它们具有独特与独创性。

(2.“诗家语”,是诗的用语,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字数限制,不能散文那样表达。“诗家语”是相对散文的语言来说,是对诗歌语言特征高度概括。

(3“诗家语”有三个特征: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诗家语”要遵守诗律的规则。诗和词只有节奏和谐,才能给人类美的享受。例如:声调、音节、平平仄仄要相反、押韵等。

(四) 古今诗句因受字数、韵律、节奏、句数强调等因素限制规则,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太大,这是所谓的“诗家语”。

二、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七言绝句·枫叶黄
文/白玫瑰
林枫盛景美飘扬,院里门前不见忙。
转眼西风潇洒变,花开陌上叶飞黄。
解析:这首小诗我好喜欢,前两句它反应秋天满地的枫叶,飘落场景,人家院里连人影都不见?因为秋天庄家都收拾结束,就等过冬了。
也就只有枫叶,花盛开的精彩,好比春回大地。
每天都和人类一样保护好自己,做好来年怎么过好把地好多挣钱;也和人类一样把冬天过好,看住家去征服严寒酷暑,本能反应自然界的生存,枫林和自然界万物复苏时,是人间迎来新的一年有个好收成,粮食满院钱满罐。
后两句写万物复苏一般舟游世界,看春天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快乐的把自己保护好!等春天来了,好去孕育生命开花结果去装点青山绿水,生物世界大花园达到顶峰,最终和人间合二为一,天时地利人和,春暖花开,万纸千红又是春。
总解:随然是过冬天它们的本能是和人一样白天干活,晚上睡觉好好养精蓄锐,做好准备白天上班去打拼;养家糊口过上好日子,吃穿不愁扬眉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6
发表于 2024-9-18 1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012大漠长弓第一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一)“诗家语”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说,诗歌语言有了不同于散文语言的充分理由;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则是诗歌在整体表达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独特性与独创性。

(二)“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它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诗家语”是相对于散文的语言而言,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的高度概括。

(三)“诗家语”有三个特征: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诗家语”要受格律的控制。诗词只有节奏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声调、音节、平仄、押韵等。

(四) 古诗句式因受字数、韵律、节奏、突出、强调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甚大,这也是所谓的“诗家语”。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初秋游
文/大漠长弓
圭峰半日游,正好是初秋。
扶杖登青巘,临风俯涧流。
小桥三径尽,远浦一声收。
欣遇山中客,烹茶润我喉。

自评:
诗题之义拓为游赏山水。首联信手起笔,开门直切,镜头阔远,拉开架势。圭峰山是广东省江门市的国家森林公园。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岀游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实,以“清巘、涧流”这两个粗线条托出,“扶杖、临风”体现了游山者的豪迈气慨和意气风发的状态。颈联以虚笔着墨渲染,“三径尽,一声收”一个空间,一个时间,飘然洒脱,调高气厚。
尾联以“欣遇、烹茶润喉”作一个小小的荡开并转点留致,收束全诗。作为山水游赏,前后形成“去回一个闭环”,是一种很常见的结句手法。

小诗干净利落,首联直入主题《初秋游》,用“清巘”、“涧流”、“小桥”、“远浦”描绘出了一副清新的山中画面。全篇虚实结合,环环相扣,使人读后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情趣横生。

中二联对仗工整,分别用了212和221结构,富有变化,很好!

这首五律首字平仄比例5:3,可以;韵字阴阳比例2:2,完美;名词动词2:2,分配平衡。

总体来说,这首五律情景交融,写作水准较高,期待更多佳作面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6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8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厉羽 于 2024-9-18 12:19 编辑

小渔村44期加强班第一讲作业:
鹿鸣10长发飘飘


1、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的特点包括含蓄、形象、跳跃、夸张、凝练和具有节奏感。它打破常规语言规范,追求特殊的语言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由形容词变成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
省略裁剪出精炼的字句。让诗句布局整体精简、出奇、紧凑。


2、        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七绝.江上渔者
文/长发飘飘
清辉斜尽碧波摇,素影孤舟水上飘。
欲钓归心秋满月,寒林瑟瑟动江潮。
这首诗起承转合做到了,寓情于景,秋天的江面上,孤独的小船在飘摇,渔夫在不远的地方钓鱼,寂静的山林被波光的倒影映衬很美的一副画卷,上景下情,这首诗所表现得淋漓尽致,侧面去看山水人物,都介入画中,一静一动,也很完美,写诗最主要的是情景交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6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鹿鸣26-庄楚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最早提出“诗家语”概念的是王安石,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
1、“诗家语”是相对于散文的语言而言,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说,王安石提出“诗家语”是立足于写诗,不要用散文的语言来写诗,那末周振甫先生则主要是立足于读诗,不要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周先生提示我们,读诗、赏诗,首先就得明白“诗家语”。
2、诗家语的特征概括为三点:①是反常,②是精警,③为含蓄。
    我们说的声情并茂,声是声音,情是情感。诗是抒情的文学,这情需要借助声音的旋律来拨动读者的心弦,可见音乐在诗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诗家语”反常、精警、含蓄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其音乐性的限制。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七律.观西湖音乐喷泉
鹿鸣26-庄楚
霓灯幻彩夜喷泉,合曲清音漱玉弦。
霏雨迷蒙蓝带粉,红霞散落翠堆烟。
纤姿骤起如花曳,长袂轻舒似舞旋。
涤荡无尘方内景,西湖于梦忘流年。

庄楚自评:
  这首七律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杭州西湖音乐喷泉的奇美景象,表达了深切的赞美和陶醉之情。
  首联总写音乐喷泉的特点,以及乐感之美;颔联具体描写了喷泉水雾的颜色,描摹旖旎多彩。“蓝带粉”用语清亮、俏皮,也表达了观赏时愉悦的心情。“翠堆烟”进一步写出了喷泉的雨丝如水雾般四散的景象。同时用表示颜色的词“蓝,粉,红,翠”写出了喷泉颜色的旖旎变幻。
  颈联利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着重描写了喷泉水线的动感。“骤起”形象描摹了喷泉喷水速度之快的特点,“如花曳”又写出了水线摇摆时的婀娜多姿。“舞旋”原指古代的一种回旋的舞蹈,在这里恰好用来形容千万条水线连成,似舞裙回旋舞动的样子。颔联写颜色,颈联写动态美,这样立体地写出了喷泉颜色变幻,摇曳多姿的特点。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赞美之情。同时,思维的触须触碰心底,感悟到想获得悠然的心境不一定非要去红尘之外的桃源之所,这种红尘内万人共赏,而又内心涤尘的愉悦同样可以令人如梦如幻,忘记流年的纷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2:15 , Processed in 0.109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