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山峻岭 于 2024-10-26 21:07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加强班第五讲作业 二、 创作题
马寺钟声自古是洛阳八大景之一,今天更是成为国际化的一座寺院。请根据以下文字和视频资料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1、七绝•白马寺
疏影26-寥词客
白马驮经入洛阳,庆功明帝宴华堂。
拜庭信众知多少,瞑目灼焚三炷香。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承转句很不错!合句瞑目在这里就有点用力过猛了,改一下 “合目敬焚三炷香”如何,个人之见!整体还是不错的!继续努力!
2、五律•白马寺
柔荑12-起风了
禅宗源起处,历乱数千秋。
俛仰毗卢阁,盘桓钟鼓楼。
声传云海远,香爇世尘忧。
佛教胜游地,人间第一流。
六月清荷浅评!首字平仄5/3,合乎作业要求,首句切题,下分句数千秋有点绕口,且白马寺历史近两千年,数千秋也太夸张了点,此处再酌一下。中二联对仗基本工整,香爇一句不是很明白,世尘指人世间的风尘,它不会忧,只会有人为它而忧,这里好像偷换了主语。尾联很不错,总揽全篇,回扣主题,白马寺确实名不虚传,乃人间第一佛寺。整体还行,继续努力!
3、七绝•除夕前白马寺
柔荑18—爱国者
千年古刹隐葱茏,缭绕梵音香火浓。
四海信徒何聚此,不寻白马只听钟。
六月清荷浅评!起承句从一个远镜头描述了古刹的恢弘壮观与香火的鼎盛!然后一个近镜头设问,四海信徒聚集此处为什么呢?合句顺其自然回答不寻白马只听钟,锲合了洛阳八景之一的马寺钟声,非常巧妙,章法娴熟,文笔自然!欣赏学习了!继续努力!
4、七绝•白马寺
柔荑副组长-高山峻岭
楼台古刹美名扬,寺院钟声透厚墙。
一梦功于西使者,千年建筑始刘庄。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承转合也可以!有几个细节再酌一下,楼台接古刹有点小气,把后面的千年移过来!然后千年改释原,这样就接上了。个人之见!看看合适吗?
千年古刹美名扬,寺院钟声透厚墙。
一梦功于西使者,释原奇筑始刘庄。
5、白马寺钟声
文/秋枫舞剑
舍利源西土,神州供塔台。
鼓钟千载敲,香火万莲开。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这首五绝寥寥数语,给我们描述了白马寺舍利的由来,及其辉煌的景象!合句尤美,化用了我是佛前一朵莲典故,鼓钟敲,万莲开,在佛的世界里求一片安宁与自在。谢谢学友!继续努力!
6、五律•游白马寺
柔荑17-铁马秋风
山门迎旭照,翠柏掩禅堂。
隐隐钟声远,悠悠梵唱长。
浮屠凌碧宇,碑刻记沧桑。
漫步回廊久,心融古韵香。
(老晕子简评:用韵、超承转合符合章法要求,个见。)
7.七律·游白马寺
文/中秋之月
汉帝金人访梦中,真佛白马有奇功。
华严大藏经书重,诸夏邦交皈信同。
万代子孙承底蕴,千年钟鼓荡苍穹。
涅槃再造新生命,盛景来游色即空。
(老晕子简评:“佛”入声,“钟”字挤韵,个见。)
8.五律•白马寺游感
作者/小松
古道夕阳下,迎来白马经。
催开氓众智,释化俗胎灵。
殿覆东西路,名兼南北星。
晨钟连暮鼓,禅者正聆听。
(老晕子简评:“氓众”最好再酌一下、个见。)
9.白马寺
柔荑-07 时光已老
是日驮经至洛阳,禅音轰动避名场。
寻源万里东洋客,还愿千家南海香。
塔影云栖栖法乐,钟声水远远波长。
秋风已老群山暗,卍字生春聚佛光。
(老晕子简评:小诗基本符合作业要求,尾句最好再推敲一下,个见。)
10、七绝•马寺钟声
柔夷08-微雨燕双飞
修竹苍松藏古刹,钟声飘渺入云空。
梵音磬磬烦忧远;天韵鏦鏦鼎祚隆。
(老晕子简评:“云空”最好再酌一下、个见。)
11、七言绝句•白马寺
柔荑05-无形无相
菩提清静远诸苦,法度有缘离俗尘。
塔影招回迷失客,钟声唤醒梦中身。
千里简评:
写禅意诗,就需用禅的思维去构思立意遣词造句以及运用相应的意象。一二句动词“远、离”是诗眼可再炼,往更能体现佛禅之意斟酌。三句“招回”亦然,“身”只是躯壳不具有思想性,或可用“人”,唯有人才一切皆有可能。
12.马寺钟声
柔荑11-雨的旋律
悠悠出古刹,一洗世俗尘。
香客一时众,金钟四季频。
途迷来问道,心累想求神。
白马酣然梦,乾坤沐此音。
千里简评:
题目少了“白”字,这就不是白马寺了,不应有的失误。用的是新韵还是通韵应当标注这是公认的要求。心累句可再打磨,就时下的话语语境来讲此句口语的意味比较明显。“梦”从何来因何而梦?没有铺垫呼应,没有由来,需再斟酌。至于首字平仄个数要求,那是如芝麻之于西瓜,不要舍本逐末,要抓关键,要立意明确,言通意顺这才是重点。
13、七绝•听钟声
柔荑03-班玛卓玛
月净山高智慧耕,今晨唤起恼烦轻。
祈求救世诸菩萨,感激关心此众生。
千里简评:
一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没有关联性,属于各说各话强行糅杂在一起,意不通。三四句连在一起读语意有歧义,成了“祈求菩萨感激众生”,主体搞反了。作业要求写的是白马寺,此作没有一字提及,说是写的其它寺院的钟声亦可,那么就成了“万金油”式的作品了,写其它寺院的钟声换个题目就行,如此对训练与提高没有多大好处。
14、五律 白马寺
我在路上
古寺钟声寂,佛光映岁悠。
经堂参妙理,塔影伴清流。
暮鼓催心净,晨钟解世愁。
禅缘深几许,此处韵长留。
千里简评:
一句与六句矛盾,参禅是个人行为,自然而然的,“催”与自觉禅悟不合,可再打磨,“韵”懒字可再精炼,应用结句提升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