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4-10-27 14:33 编辑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三个方面: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柳絮随风飘舞,但是落在泥中,沾染了泥的柳絮,就不会在被吹拂起来。所以说“不逐春风上下狂”, 那么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 2,动静结合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用牧童遥指是整个画面生动。 3,感官冲击。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渲染整体的境,这个整体的境和夜半钟声可以很好的融为一体。形成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女儿大学毕业有记
六月荷风扑面迎,校园飞鸟绕相鸣。
光阴四载未觉远,学业一朝幸有成。
整罢行囊生感慨,思来往事染心情。
青春道是梦为马,自此扬鞭又启程。
自评:
1、用韵格律无误,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等问题,首句平仄3/5,符合要求。 2、起句兴起,点名时间地点,通过荷风扑面,飞鸟相迎的环境描写渲染欢快美好的情绪。第二联描写四年光阴转逝即过,毕业时学业有成。三联承接上联,发出内心的感慨万千和连绵起伏的心情。 结句受启发于校园内贴出的以梦为马,扬鞭远行的口号,对孩子提出期望,在满满收获的同时踏上新的征程。 全诗脉络比较清晰,感情比较饱满。犹第三联感觉未充分描写出感慨的深度,有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