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蝴蝶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白驹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11-10 15: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4-11-14 16:26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答: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等几种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这是单句互文。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是对句互文。
(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应解释为:“胜友、高朋,如云、满座。”这是隔句互文,
(4)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初冬
白驹03-不可思议
冬来颜色未曾孤,陌上黄红深浅涂。
莫叹枝头留不住,层层正向路间铺。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格律无误,用韵无误,描写了初冬季节,陌上斑斓,落叶纷飞的景象。
首句点明时间特点及所要表述的事情,初冬来临了,大地不是一片苍凉,看上去依然是五彩斑斓的,枝头上的叶子和色彩还是非常丰富的,承句紧接上句描述具体景象,黄色的,红色的深深浅浅的叶子,看上去非常有层次感。
转句开始抒情,不要感叹因为季节的来临,这些漂亮的叶子即将凋落,结句承接上句,向地面望去,这些美丽的落叶一层层的飘落在林间小路上,也是另外的一种美感。
整首诗起承转合层次比较清楚,感情统一,比较有画面感。没有颓废消极的感觉,描述了一种自然美好的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4-11-10 15: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4-11-10 15:5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21-凤鸣岐山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冬日遣怀
白驹21-凤鸣岐山
北岭才怜枫叶老,东篱又见菊花残。
而今唯有梅生发,且入诗行佐酒干。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
       “枫叶老”用了诗家语。在冬天来临后,枫叶也会像人一样老去,使所写景物更加鲜活。
      最后一句运用了抽象可见。一种豪气,豪情写成了清晰可见的画面。
      起句“枫叶老”点出冬天来了,接着进一步写盛极一时的菊花也残了。笔锋一转冬天却是梅的季节,此时是初冬梅正在生发。物像合理,承转自然。结句回扣遣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1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6一旧言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条件是连接,芳翠同一喻义,道与城同它相连接。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通俗流畅;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深长;形象鲜明,要有诗情画意;讲究起承转合;
二、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前两句对景物进行描述铺垫,第三句转出不要夸景物的表面好看,而是要有清高的气节。
三、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
文/旧言
拂柳抽丝始发春,
莺歌燕舞踏青人。
高蝉未待初冬到。
黄叶纷纷一树贫。
自评:首句,先提春来柳枝始发。第二句,在春景中人与物进一步活动描述,顺承为下转铺垫。转句,寒蝉绝尽于初冬前。尾句扣题,枝上枯叶纷落,一树稀疏的冬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4
发表于 2024-11-12 16: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5-洗尘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可以丰富诗文的内涵,增强表现力。(1)单句互文,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2)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即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实指“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喜,不以己悲”。(3)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4)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意思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有以下特点: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尤其要注意第三句的转。“文似看山不喜平”,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若想以小见大、尺幅千里、意味深长,就绝不能平铺直叙,或者四句都描写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意思,一定要写得有波澜,有起伏。其中,第三句的“转”是关键,一定要荡开,要别开生面。
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七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重在文气。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洋溢着鲜活的世态民情、浓厚的文化个性和乡土气息,竹枝词也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之作,写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摄取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和威风。结句突然急转一笔,描写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更觉凄凉之可叹,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显得感慨犹深。

二、创作题
七绝•立冬有怀
白驹15-洗尘
北风一夜扫寒枝,浩荡离愁难自持。
赊取他乡新月色,不堪赠予梦佳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洗尘自评:这首七绝格律无误,押支韵,韵字阴阳平衡,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题目“立冬有怀”,包含时令——立冬、有怀两项内容。首句赋笔顿起,点题之立冬,抓住北风吹落叶的时令特点,扫寒枝见肃杀,景语融情,蓄势待发。次句意承,落叶离人,情形一般无二,扣题之有怀,前四浩荡离愁承首句之扫寒枝,后三难自持抒写不堪承受之重,为转结做铺垫。转句宕开,欲借月寄怀,承上启下。合句化用张九龄《望月怀远》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前四不堪赠予再转,情绪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后三字梦佳期扣回首联难自持收结,一开一合,首尾呼应。千里师简评:言通意顺,情景结合,章法作用也得当,浑然一体,三句转,四句前四字再转,后三字合,一波三折处理得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2 22: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如(1)隔句互文:“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2)对句互文:“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温庭筠《经李征君故居》)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1)通俗流畅。
(2)立意新颖,以小见大。
(3)形象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4)要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例如:王昌龄《青楼曲》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二、创作题

七绝•初冬
霜叶
西风摇落酿寒潮,旷野苍茫入寂寥。
不为流光悲白发,吟诗煮酒待春朝。

浅评:
首句言西风萧瑟,草木凋零,高天寒潮初酿。次句承首句“西风萧瑟”,言秋声杳缈,冬天来临,原野一片苍茫。转句因景生情,言虽流光荏苒,白发依稀,仍精神振奋,乐观向上。
合句言颐养天年,诗酒为伴,神清气爽,只待春朝。春朝者,人生之希望也!

小诗的转句“不为流光悲白发”,是形象思维的触景生情。“悲”字
是诗家语的“动词使动”的变形处理。合句“吟诗煮酒待春朝”将理论转化成画面,是“抽象可见化”的运用。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无挤韵、撞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4 2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09---云飞第8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一】七言绝句的特点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初冬
白驹09---云飞
瑟瑟西风叶落黄,成群征雁别家乡。
谁怜游子相思苦,拍遍栏杆是渺茫。
自评:拙诗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等诗病现象,首句用初冬的物象营造了一种萧瑟的环境场景,定下了凄凉的感情基调。承句进一步铺垫。转句从承句别字生发,意脉没断,由征雁引出游子,结句顺势而下收束。个人觉得拍遍栏杆是渺茫是诗家语中的含蓄。运用形象思维成群征雁别家乡来象征游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11-16 1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加强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9-山茶花哈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在古诗文中有三种用法:
单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到酒家。)。对句互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隔句互文(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语言通俗流畅。
二是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四是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就是说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创作题 :
七绝 初冬登山
白驹19-山茶花哈
银杏红枫叶落时,黄花橙柿展风姿。
欣然又上曾来处,一望风光惹逸思。

自评:本绝句首字平仄3:1,韵字3:0,格律符合要求。起承描写初冬时节的风景,转结,抒发登山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8

帖子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7 06: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始俑 于 2024-11-17 06:12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07-始俑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②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③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④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
红衰绿减百花残,小苑难闻旧日欢。
不欲春心随雁去,携梅一朵向轻寒。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1)用韵正确,押平水韵十四寒,格律平仄无误。
2)诗作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符合章法。
3)韵字残、欢、寒,阴阳平衡。
4)无撞韵、挤韵、连韵。
所选物像符合主题。
1、采用诗家语:百花残,旧日欢。向轻寒。
2、用诗家语变形:红衰绿减,难闻旧日欢。
春心随雁去,。
3、运用形象思维:携梅一朵向轻寒、
4、诗中的空间设计,春心随雁去。运用了白描技巧。
5、意脉顺畅,没有断裂。
6、自评超过了于100 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8 17: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八讲点评
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 或5/3 要求。
1.初冬作
白驹13-江南渔夫
叶落枝疏映小楼,初冬已至意悠悠。
寒风忽起惊飞鸟,远望霜天月似钩。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首句一个映点明是晚上,这样就对应了合句月似钩。整体悠悠两字与这个基调不符,起转合都是萧条冷落之景,悠悠显得格格不入!此处再酌一下就完美了!继续努力!

2.七绝 初冬所见
白驹01一点春
偶有客来茶当酒,围炉烤薯火初红。
立冬呵手新衣试,邻里谈闲暖意融。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整体暖色,起承很好,给人以暖意融融,一片和谐的感觉。茶 火 烤红薯足已,衣服下次再试吧!绝句不要物象太多,如果顺着承句发一下感慨就更好了!合句不错!谈闲拗口,大大方方谈天多好!整体还行!继续努力!

3.初冬
白驹05-紫微
轻烟霜落野人家,瘦柳寒枝笼薄纱。
风卷残荷香渐远,小炉温酒话桑麻。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意境不错!有几处细节再酌一下:轻烟薄纱意同。转句既然风卷残荷证明风很大,那么上面的轻烟薄纱从何而来!整个画面应该协调统一!香渐远,初冬残荷无香,后面三字不合适。合句挺好!细节上再打磨一下会更好!文字功夫还是不错的,单看每句都漂亮!继续努力!

4.初冬感怀
文/白驹06飘雪千山
果尽粮藏又一冬,未寒旭日暖相逢。
因闲重读书开卷,趁健寻山问古松。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句切题,承句费解,转合句断痕,看不出初冬的影子。重新立意布局。继续努力!

5.七绝•初冬
白驹26—霜叶
西风摇落酿寒潮,旷野苍茫入寂寥。
不为流光悲白发,吟诗煮酒待春朝。
六月清荷浅评!格律无误!起承描述初冬的到来,选取物象正确。转合引发感慨,非常不错!特别转合两句,升华了主题,余味悠然,留有余白!给人以希望!一首非常不错的七绝,欣赏学习了,期待下次更精彩!

6.七绝•初冬乡晨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露浥山枫胜赤霞,初寒晓色笼农家。
无人野畈余秋韵,寥落疏梧掩菊花。
老晕子简评
问好烟波散人:
小诗格律无误,“胜”“初寒晓色笼”最好再推敲一下,个见。

7、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风劲过园消艳色,篱荒菊老影犹怜。
多情唯有松间月,去去来来照大千。
老晕子简评
问好日出东南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但起句建议再推敲一下,个见。

8、七绝•初冬有感
白驹22-闲坐听风
万木凋残又入冬,奈何岁月总匆匆。
人生在世应须记,无有花开百日红。
老晕子简评
问好闲坐听风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章法符合要求,合句中“无有”最好再推敲一下,个见。

9.七绝~冬日游北京大观园
白驹17二顷田
奢阔红楼亭榭珂,回廊葩卉柳垂波。
冬来处处飘残叶,叹慨人生挥霍多。
老晕子简评
问好二顷田同学:
小诗格律无误,“奢阔”“葩卉”“叹慨”建议再推敲一下,个见。

10、七绝•立冬有怀
白驹15-洗尘
北风一夜扫寒枝,浩荡离愁难自持。
赊取他乡新月色,不堪赠予梦佳期。

千里简评:
言通意顺,情景结合,章法作用也得当,浑然一体,三句转,四句前四字再转,后三字合,一波三折处理得自然。

11、七绝 初冬登山
白驹19-山茶花哈
银杏红枫叶落时,黄花橙柿舞疏姿。
欣然漫步彤云处,七彩佳图总逸思。

千里简评:
总的来看结句与前面三句不相搭配,也即意脉不连贯。“疏姿“生造,或应是“疏枝”之误笔。“舞”显刻意。三句“彤云”又是颜色,与一二句就成了颜色堆跺而累赘。致使结句与前面三句不搭配是因为后三字,思从何来?突兀,其前没有铺垫伏笔,“七彩佳图”亦显刻意。或可调整为:
银杏红枫叶落时,黄花橙柿展风姿。
欣然又上曾来处,一望风光惹逸思。

12.七绝•入冬
白驹10-江海
昔日繁英千树耀,今朝残蕊数枝凋。
未惊岁月驰如电,且伴茶烟慢意消。

千里简评:
“繁英”多指三春和初夏之花,其不会在初冬尚有“残蕊”,一二句似通非通,存歧义,纵有“昔日、今朝”冠于前作界定,此二句亦是“繁英、残蕊”类同而费墨。“伴”亦需精炼。调整:
春日繁英千万树,秋冬到处尽萧条。
未惊岁月驰如电,好有茶烟供慢消。

13.七绝•初冬闻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白驹23-静女
别去四年仇与恨,星条旗下再风流。
一朝入主白宫后,最美名词是税收。

千里简评:
写时事时政大事件多取其一点而细探究,切记贪多求全消化不了,尤其以绝句寥寥二十多字写之,容易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本作基本言通意顺,但时政事件类题材写作不易有和用到合适的物象来形成画面景象与意境,弄不好就容易落入新闻报道式的写作,诸如新闻辞藻政治术语标语就易入句成篇致使,满篇喊口号而空洞。
14、七绝•初冬菜园
文/白驹组副组长-紫雨花汀
焜黄辞树怨风摧,腐草连川举目哀。
(起承:冬至叶衰,腐草连川,意象可。焜黄:焦黄色,形容色衰的样子,借代的手法,指代“叶”。句中两个情感基调字眼“怨”、“哀”,谁怨谁哀?)
莫道冬来无好景,唐园青绿是新裁。
(转合:莫道,然后引出青绿是好景,形成反差。逆折。可。)

浅评:此诗初读,觉得上下情绪不统一,再读,便知作者的构思。通过对其它景色的描写,来反衬菜园的美景。那么立意呢?可以是前路荆棘困难,依然乐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整首情绪是积极的。据此立意,起承应该是写衰景,而不是哀情。谁怨?叶怨,实则是作者怨。谁哀?草哀,实则是作者哀。应该把笔墨重点置于写景上。试修改如下:
“风号(摧)一夜叶调尽, 腐草霜侵陷石苔。”,当然还可以再凝练。
何为精准措辞,试举一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为何能卷动茅,必须风得足够大,怎么体现风大,用一“怒号”,只有怒号的风,才能卷动茅。这首诗是杜甫写哀事,但整体却是积极的,并能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
写哀景哀事,但却不被其击垮,始终积极乐观。此逆折对么?
友人曰:风摧叶尽、腐草衰残,一派死寂沉沉,毫无生机。作者说:不是没有生机啊,那最美的生机都在菜园里。
这种写法的诗作很多,包括苏轼的赤壁赋。客人说:当年曹操多么的厉害啊,而今安在?苏子曰: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最后客喜而笑。
最后总结:构思有了,立意有了,那就得措辞精准。作者有一定功底,加油。

15.冬日遣怀
白驹21-凤鸣岐山
北岭才怜枫叶老,东篱又见菊花残。
(起承:应是互文,北岭东篱怜见老枫叶、残菊花。是想表达怎样的情绪,是喜是悲?还是只是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只今唯有梅生发,且入诗行佐酒干。
(转合:最后一句是积极的,赋诗饮酒。第三句的转,现在只有梅花了,是在感叹时光易逝?干,这里是该怎么理解会比较合适呢?)

浅评:诗题,“冬日遣怀”,从秋叶可以,再到菊花残,而后梅生发。这里伏的是时间的流逝,通过时间的流逝来表达作者怎样的心绪呢?也就是立意。我没读出来。有点为韵而诗了。转得不好,合也未能合好。

16、初冬
白驹09-不可思议
冬来颜色未曾孤,陌上黄红深浅涂。
(起承:起句抛出观点,不孤,至少是成双或多彩。承句就得给予承接,黄的是啥?红的是啥、深的是啥?浅的又是啥?黄红深浅涂,不就是色未曾孤么?言之无物。看转句枝头留不住,是叶子还是花?还是果实?亦或者是雪?)
莫叹枝头留不住,层层正向路间铺。
(转合:啥东西留不住。没有铺垫。颜色留不住么?合句:如果是向路间,那么“陌”是啥?陌就是田间的小路,泛指道路。会不会太近了?)

浅评:练习作业要求以“初冬”为题,这样宽泛的主题,应该具像化。如初冬某某树叶,就围绕树叶展开即可。初冬的雪也行,诸如此类。绝就四句,铺排、腾挪的空间就很小。诗题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
此诗最大的问题就是承句。承句应该重新酝酿。
绝句要求出新,看绝句就是看其新意。措辞新,景色新,角度新。写好绝句比写好律诗难多了。律诗,难在对仗,但对仗恰恰就是词汇积累最好的方式。至于,韵,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什么撞韵啦、挤韵啦,入群出群格啦,什么阴阳比例啦。我觉得韵是最简单的。韵,我只关注是不是按平水韵来的。千万不要为韵而诗啊。一个韵写不通,大不了推倒重来。作业就是练习,不断练习。
一句话:我会看重诗里的每个字,是后天养成的还是天生的习惯,那就不知道了。字,看什么?看其基本释义,看其词性,看其用法,看其情感基调。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个伪命题,都是源于对字、词的把握不够,受限于表达能力、逻辑关系。
借此诗,在评后多啰嗦两句,并非针对此诗。

17、初冬
白驹09---云飞
西风萧瑟叶飘黄,成群征雁别家乡。
(起承:西风起,征雁别。只能引起相思,却不一定相思就是苦的。)
谁怜游子相思苦,拍遍栏杆是渺茫。
(转合:渺茫,辽远而不易见。作者拍遍栏杆,然后呢?是渺茫?什么渺茫?相见渺茫?归家渺茫?前途渺茫?没说,前文也未铺垫。这一句,前四后三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浅评:起句的平仄还不对啊。平仄律自查啊。
这七阳、三江的韵字最多了。怎么还是有为韵而诗的感觉。读来诗中情绪就一“苦”字,该怎么去体现这个苦。前文该怎么铺垫。相思是苦的,为啥苦,爱而不得,长久时间不见。起句建议改为“萧瑟西风叶又黄/萧瑟西风今又是”冬天的话,应该是北风更精准。
“成群征雁别家乡”,只能说是虚写。在叶又黄时,征雁也离别家乡。正常思路为了突出游子,一般都会用鸟归巢,鱼藏洞,燕归家。来突出作者有家不能回的苦。一个能归,一个不能归,相比较。第二句留给作者再凝练吧。何必用“征雁”呢?可以写家乡的雪花飘了,可以写柿子熟了。把起承句虚写,作者的回忆,再转合到当下。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
转合。拍遍栏杆,把栏杆拍遍,还是无法排遣相思,怎么办?泪滴裳。听着栏杆的声音,心内更觉得孤单,越伤感。泪就落了呀。如果不是这样写,也可以用时间长来表达相思苦。拍遍栏杆月未央。
总结一下,这题材的诗,可以写城里万家灯火,霓虹灯璀璨。写乐景来反衬你的悲情。
绝句在于出新。俗套路读之无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09 , Processed in 0.0661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