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凤王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讲听雨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42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4-11-17 1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讲听雨组作业
临江仙·秋菊
听雨组33-江南老农
金华园内幽姿绰,寒秋独赏清妍。冷香凝露立篱边。晓风轻拂处渐繁。
淡雅娇容含韵妙,疏狂何必争贤。霜前未改意悠然。此心谁与共长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4
发表于 2024-11-21 20: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芳菲 于 2024-11-21 20:04 编辑

临江仙•大蜀山秋景
作者:听雨29-若曦
红枫满眼青山憩,银杏叶落匆匆。又闻佳丽叹西风。独吟秋景晚霞中。
开福寺中烟火起,不看香客身躬。前尘往事已成空。有谁心思与君同。


临屏总辅导-风华旧影点评:

(1)“红枫”、“银杏”虽然造境上色差对比强烈,物象选择也符合秋景,奈何两个物象相对来说比较靠近,
加之篇幅占用较长,整整用了十三个字渲染两个植物,对于临江仙这个词牌来说还是奢侈了一些。

不是错,这样写没有大问题,只是说,物象的采取,还可以再丰富一些,因为这篇作品,后面就没有更多的自然景观描写了,所以渲染一个比较大的场景的话,取象有点窄,作者看是否斟酌一二。

2)“红枫满眼”→“青山憩”这个前四后三的彼此关系弱了一些,不管是平行铺排还是逻辑勾连,都显得力薄了一些,可再打磨。

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我还是能理解的
原来的青山变红了,枫叶占据了整个山林,以前青山的状态没有了

(3)“又闻佳丽叹西风。独吟秋景晚霞中”这一篇不管是拟情还是拟人,刻画描写都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出在“又闻”这里,这两个字显得有些师出无名。
咱们写词,尤其是使用较稳肯定的语气的时候。
一定要有根基。“又闻”更像是一种较为肯定的怅怀,遥想。
开合上来说,这是一个开,开合上,不管诗还是词都经常用到,比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这里的“遥知”就是空间上的“开”
即“由此瞬间及彼”。作者这里的一“开”,显得有些突然了。

(4)"开福寺中烟火起,不看香客身躬"这里我就说两个桌子,“不看”,此处的问题和上一个有些类似,出现的比较突然。这类的遣词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欠稳”
咱们常看电视剧,我也不知真的假的,练武术的都从扎马步开始,他练的就是脚底下的根,您脚底下有根了,每拳每脚才稳。
这就跟咱们遣词是一个道理,没有根基的遣词,词力虚浮,体现不出该有的作用。

整体来看,这首词其实更多的是宣情,景的刻画略显单薄,抒情这方面的话,人物视点也稍显不稳。
这里面不排除我个人的因素,可能是我理解上出了问题,如果是,我先向作者道歉。
最后一句话,这四首词都适用,我水平很低劣,只能说在大家面前做一个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4-11-21 2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雪寒梅~ 于 2024-11-21 22:31 编辑

7.临江仙.秋思
作者:听雨03-傲雪寒梅
黄花篱外随风老,残香萦绕妆楼。碧空归雁影悠悠。短箫离曲惹新愁。
孤枕寒衾难入寐,月明斜照帘钩。相思句里念无休。谁怜双鬓已霜秋。
修改稿:
疏桐庭外随风老,黄叶飞舞妆楼。碧空征雁影悠悠。夕阳西下起乡愁。
孤枕寒衾难入寐,月明斜照帘钩。相思句里念无休。谁怜双鬓已霜秋。
若水椰子副总评阅临屏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下片问题不大,上片黄花是菊花吧,秋、冬不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用老字会不会有点重了,归雁一词也不符,征雁,上结与前面的描写,显得很突兀,融不进去,下片基本描写夜景,上片则是白天景,显然下片白拍过渡上显得很不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11-21 20:5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倾城 于 2024-11-21 21:00 编辑

1.临江仙•初冬
作者:听雨20-月光倾城
轻寒细雨催黄叶,初冬时节微凉。小桥流水静无妨。淡烟垂柳映篱墙。            玉宇琼楼何处觅,世间烟火寻常。觥杯浊酒话沧桑。遥山青黛锁苍茫。  

点评:临屏总辅导-风华旧影
   副标题为“初冬”,这个题材不是很好写,主要一个难点就是景物很难抓,再加上全国地域性的差别,“初冬”这个题材,共识性很低。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共识性低的东西,写作难度都大,原因就一个——作者和读者双方在认知上,很容易对不上榫。比如暮春落花,深秋落叶,这个可以无视地域性差异,因为这些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共识度。      
   这首我就尽量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品读一下这首《临江仙•初冬》:“轻寒细雨催黄叶,初冬时节微凉”起拍是标准的景起是相对规矩的,也是比较稳妥的,较好入手。“催黄叶”这个三个字有两种理解方法,第一种是“催黄了叶子”,即是叶子变黄;第二种是“催黄叶落下”,原则上“初冬”的话,我个人感觉更倾向于第二种,比较更符合“初冬”的场境。但是这样的话,前面的“细雨”就不宜用“轻寒”来描写了,力度可能有些不够,包括后面的“微凉”,也存在一些力度问题。不一定要多凛冽,但是要有一定的温度感~当然或许地域性有一定差异,比如“秋尽江南草未调”这种情况,如果是这样,像我刚才这个例句,有一个交代(江南),或许会更清晰一些。不然的话,猛地一上来,描述这种大众认知度较低的初冬景物,不容易被认同。
  “小桥流水静无妨”这一句描写,“初冬”的味道低了一些,咱们选景,尽量选代表性强一些的物象,这样的话,干净利落,省去很多解释的时间。“小桥流水静”这个物象和状态,一年四季牵强一点说,普遍存在,美则美矣,但是代表性不够。 “淡烟垂柳映篱墙”显得春意盎然,可再斟酌。         
  这首基本上问题都在上片,下片好像无碍上片任何事,自由发挥自己的,得以全身而退。主要就是被大众所能认知的那种“初冬”的味道没有出来,文笔能力倒是不错,词汇量也丰富,词家语也是较为熟稔。        下片偶读来感觉很好~ 相反,没有上片,仅仅靠下片的那种氛围感,反而更有初冬的感觉~反馈感很好~这首越读越有春意,除了实笔点了一下“初冬时节”以外,已经是很大的提示了,但是景仍然给人一种走不进去的感觉。下片没有什么问题,总的来说,抒情能力强过写景能力,也不是能力不行,特点没有太抓住。
  选题,选了个难度比较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6
发表于 2024-11-22 14: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第一讲作业

听雨35-大漠长弓

临江仙

曾经肆意多潇洒,青春已被偷光。
更知年迈鬓堆霜。空余些薄退休粮。
纵有三分才气在,却无三寸诗肠。
谁能懂这一身伤,任随流水任风扬。

点评

作品。加油!期待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发表于 2024-11-25 21:57
作品感情真挚,表达的是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又是一种怨而不怒的表白,起承转合作的很不错,结句用诘问的口气收尾,留白充分。是一首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24-11-25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3
发表于 2024-11-22 15:2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友约桦甸苹果园采摘 作者:听雨10-渔村祥云 踏露寻香多辗转,遥望嘉树云中。秋澄早共万山同。人家小路,迎客点坡红。 此处相邀思太久,悠然采得苹风。酸甜入口润心胸。归来细品,情比果香浓。  零度老师点评:  还是起拍这个吸引力,不要开始就去描述很直接,看似合理,其实有点无厘头。 辗转在前面,行动中,突然又静止画面遥望,这很难紧凑作品。 因为从远处只能看见树的顶部,何况还在云中。 二拍物像位置没错开, 空间有点拥挤。 就不能让山水有个融合吗? 下片过的很不合理,起拍就是寻,下片是这里其实早就知道。 包括后面的结拍,明显和前面拍节意思叠了。 这样三拍才有方向价值  试改:  临江仙·友约桦甸苹果园采摘   破雾披星途未倦,遥瞻翠影浮空。秋光乍泄韵无穷。幽蹊深巷,迎我满坡红。 此际相期心已久,闲吟且揽香风。甘酸沁腑意难穷。归时漫忆,情似酒醪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24-11-22 19: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药 于 2024-11-22 19:59 编辑

9.临江仙•菊花
作者:听雨32-金针龙女
金风催醒延龄客,玉瓣舒卷仙姿。几重香阵染霜畦。百花群里占秋时。
琼蕊何须蜂蝶绕,一丛斜倚东篱。凭他冷露浸寒枝。人间知己古来稀。

若水椰子副总评阅临屏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上下片有一个共同点,始终未能超脱出去,也使此词作失色不少,上片玉瓣、下片琼蕊,上片寒霜、下片冷露、始终没能向外踏出一步,那可是无痕的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2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2
发表于 2024-11-22 20: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初冬
作者:听雨18-深巷子
孟冬风起身凄冷,片片黄叶飘蓬。芰荷枯萎藕塘中,夕阳斜照映衰容。
独倚廊桥观暮景,顿时悲意浓浓。金秋美景转头空,老松迎雪抖寒风。
若水椰子副总评阅临屏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题目初冬,起句孟冬可免,且首句不够精炼,上片中,描写的景多,皆一笔带过,难给读者
留下深刻印象,抓住初冬特点,用一、二景表现即可,以点代面。下片问题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24-11-22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讲听雨组作业


.临江仙·秋风满载渔村情


听雨17-丝路花雨


春天撒遍千畦绿,秋季又染枫红。力携才士效词宗。奏来流水响琮琮。
幸福渔村新授课,导师吟诵如钟。门生苦练下真功。李桃明载胜朱彤。


“零度”老师评阅:


作品起拍春天选择不好,撒是动词。
春天固定名词,缺乏与动的串联,
后面绿色怎么来的也没有体现出来。
东君染墨,放在前面做四个字组合,后面的绿就合理很多。
这个韵脚句和上句有点无情对感觉,
所以描述秋天得需要调整。
商风买醉千山染
韵脚句,利用水来衬托出枫叶。
清溪俏拥红枫。
二拍还是缺乏行为植入,造成了口语化的出现。登高携友效词宗。
后面大气点,
君吟吾和杖云松。
下片过的不太够  后面还可以。
曲漫渔村声悦耳。
后面方向可以,尽量去雕琢文字。
表达情感或者寓意意境,需要物像来衬托。产生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否则作品余味很难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1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1
发表于 2024-11-22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第一讲作业
听雨36禅心如月

临江仙.秋思
作者:听雨36-禅心如月
芙蓉瘦尽深深院 ,梧桐叶落纷纷。旧时弦管不堪闻 。又逢秋色款重门。
红减香销风散去,暮云和雨黄昏。情如一梦了无痕。不知犹是曲中人。
若水椰子副总评阅临屏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题目秋思,旧时~~句来的比较突兀,放在上结或下首句好点,这样在时间上的衔接就比较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09:24 , Processed in 0.0666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