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1 23: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08-浪淘沙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①看主题。②看用韵。③格律。④章法。⑤句意。⑥炼字。⑦整体意境。⑧物像的统一性。⑨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①戒凑韵。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②戒落韵。落韵者,出韵之谓也③戒重韵。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④戒倒韵。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⑤戒用哑韵。⑥戒用僻韵。僻韵又名险韵。指的是一些偏僻字,很难组词的字,不宜入韵。⑦戒用同义之韵,即韵中有数字同义者。⑧戒用 字同 义异 之韵。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我的理解是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和谐,整首诗就会韵律和谐,诵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
二、创作题:
以腊梅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腊梅
文/浪淘沙
玲珑小朵色娇黄,静倚南园石径旁。
偏与雪中舒玉骨,冰魂寒里正生香。
自评:采用了诗家语:玲珑小朵,静倚,玉骨,冰魂,精警含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意脉没有断裂。空间设计由近到远,先特写镜头看见娇黄玲珑的腊梅花,再到静倚南园的石径旁。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2平衡。没有有撞韵、挤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1 23: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4-12-2 00:1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子衿组第九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作业: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
一:首先是看主题。
二:然后看用韵。
三:格律。
四:章法。
五:句意。
六:炼字。
七:整体意境。
八:物像的统一性。
九: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
1、戒凑韵。
2、戒落韵。
3、戒重韵。
4、戒倒韵。
5、戒用哑韵。
6、戒用僻韵。
7、戒用同义之韵。
8、戒用 字同 义异 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
押韵的字,是否在押韵时,阴阳平是否交替运用了。 绝句的韵字少,不比律诗,要求就更严格,但绝句如果三个韵字全是阴平或者阳平,读起来,也不是很舒服的。
当一首诗的韵脚能兼顾阴平和阳平,就像在音乐旋律中融入了不同的高音和低音的和谐搭配。比如,在一首较长的诗中,如果韵脚全部是阴平,可能会使诗歌的韵律显得过于单调、尖锐;而全部是阳平则可能会让韵律有一种过度上扬的感觉。合理地交替使用阴平和阳平韵脚,能够让诗歌的音韵产生一种高低错落、抑扬顿挫的美感,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合适的首字平仄比例可以让诗歌在起句时就奠定不同的声调节奏。如果一首诗的首字平仄交替合理,能够使诗歌的起始部分就产生一种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律诗的四联八句,首字平仄交替出现,就像音乐的开篇节奏多变,有助于避免诗歌在开头就陷入单调的节奏模式,引导后续诗句的声调走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诗人对格律的把握和诗歌韵律的整体规划。
二、创作题:
以腊梅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腊梅
子衿19-雨曦
群芳凋谢后,独汝领风sao。
面着枝头雪,身妆帝色袍。
凌霜寒岂畏,品毅咏俱褒。
更有香浓郁,甘如饮绿醪。


自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四豪韵。韵字阴阳平衡。无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完美。
首联 起句点明腊梅开放之时节背景,群芳已谢而腊梅独盛,起势直接,领起全篇。
颔联“着” 为诗家语变形,寻常多言 “落于” 或 “覆盖”,“着” 字更显轻盈灵动,使腊梅与雪之态跃然纸上,且空间上聚焦于腊梅个体,从视觉描绘其形象,承接首联对腊梅之突出。
颈联“岂” 字加强反问语气,属诗家语运用。于意脉上递进,由腊梅外在形象深入其内在品格,不畏霜寒,坚毅之品在诸多咏梅之作中皆受褒扬,完成转笔,拓展深度。
尾联更” 字衔接自然,在写完形与神后,转至腊梅之香,以香如绿醪之甘醇作比,运用通感,从嗅觉维度丰富腊梅形象,合于全诗对腊梅的赞美之情,使全诗层次分明,物象统一,意脉连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3 19: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07墨缘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物像的统一性、
9)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1)戒凑韵。
(2)戒落韵。
(3)戒重韵。
(4)戒倒韵。
(5)戒用哑韵。
(6)戒用僻韵。
(7)戒用同义之韵。
(8)戒用 字同 义异 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韵脚的阴阳平衡,在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他指的是在诗歌创作中,用阴和阳平韵字的比例要平衡通过将阴平,阳平韵穿插搭配可以使诗的音调高低错落有义有阳从而增强诗歌的音律和韵律美。  
        首字平仄比例在诗歌创作中也很重要首字的平仄交替使用可以增加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创作题
七绝  腊梅
子衿07墨缘
村角孤梅向雪开,金身玉洗净无埃。
吾虽常往会冰洁,不见乡人几个来。
自评:
诗的起句交代了地点,梅花和环境梅花生长在乡村偏僻的地方承说梅的品质非常的高洁,转结说,我虽常去看纯洁的腊梅可没看见有几个同乡的人来看他,也许是过洁世同嫌吧,因为它说话作事有异于常人。
此诗空意鲜明,韵脚阴阳平衡会理,格律无误,章法合理,语言不够精炼。
七绝  见腊梅有感
子衿07墨缘
腊月寒宅花未空,俊梅一束笑吟风。
可怜同是真金质,不及朱门大院中。
自评:
起承句写穷人家也有俊梅开放,转结句却说相同的梅花儿,比不了朱门的梅花。
全诗运用了暗喻和对比的手法。立意明确深远,结句含蓄蕴藉,引人深思。格律正确章法合理,物象统一,韵脚阴阳比例失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12-3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1)看主题;(2)用韵;  (3) 格律;
(4)章法;(5)句意;(6)炼字;
(7)整体意境;(8)物象的统一性;(9)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1)戒凑韵;(2)戒落韵;(3)戒重韵;(4)戒倒韵;(5)戒用哑韵;(6)戒用僻韵;(7)戒用同义之韵;(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韵脚的阴阳比例:古汉语分为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字发音舒缓绵长,仄声字发音短促。好的诗词韵脚也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并不是2:2才够唯美,做到差不多就可以。比如绝句中不要三个韵脚都是阴平或者阳平,基本上都可以说是韵律和谐。律诗中,只要韵脚的阴平和阳平比例不是1:4或者4:1,基本上也可以说是韵律和谐。
  首字平仄比例:每首诗词的第一个字是仄音还是平音,关乎整首诗词的诵读是否悦耳和谐。这个比例也不是死的,不是一定要一半对一半。现实中做到差不多,不是特别突出,就已经能够达到诵读的悦耳和谐性。在绝句中,完美的平仄比例为2:2,但是只要不是全部为仄音或者全部为平音,马马虎虎都说得过去。当然平仄比例如果达到2:2,将是非常完美的。律诗中平仄比例,只要比2:6或者6:2更和谐,就没啥问题。
二、创作题:
以腊梅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咏梅
子衿01-岱玉
自是群芳歇,金苞亦暂开。
清香无着处,冷艳不盈腮。
笑傲霜天雪,矜夸月殿材。
东风如借便,携取到春台。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这首诗是我对腊梅的一次尝试性描绘,自知才疏学浅,但仍想尽力传达腊梅的独特韵味与坚韧品格。首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腊梅在百花凋零的寒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这是我试图捕捉腊梅独特气质的一种尝试。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清香与冷艳,虽然笔触尚显稚嫩,但我仍在努力追求语言的精准与意境的深远。颈联中,我尝试将腊梅的品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用“笑傲霜天雪”来描绘其坚韧不屈,用“矜夸月殿材”来比喻其高贵不凡。尾联则是我对腊梅的美好祝愿,希望它能够带着这份坚韧与高洁,走向春天的舞台。这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期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腊梅一样,不畏严寒,坚韧绽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2-4 18: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21-月冷千山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一:首先是看主题。二:然后看用韵。三:格律。
四:章法。
五:句意。
六:炼字。
七:整体意境。
八:物像的统一性。九: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1、戒凑韵。
2、戒落韵。
3、戒重韵。
4、戒倒韵。
5、戒用哑韵。
6、戒用僻韵。
7、戒用同义之韵。 8、戒用 字同 义异 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韵脚的阴阳比例:     古汉语分为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字发音舒缓绵长,仄声字发音短促。好的诗词韵脚也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并不是2:2才够唯美,做到差不多就可以。比如绝句中不要三个韵脚都是阴平或者阳平,基本上都可以说是韵律和谐。律诗中,只要韵脚的阴平和阳平比例不是1:4或者4:1,基本上也可以说是韵律和谐。首字平仄比例:     每首诗词的第一个字是仄音还是平音,关乎整首诗词的诵读是否悦耳和谐。这个比例也不是死的,不是一定要一半对一半。现实中做到差不多,不是特别突出,就已经能够达到诵读的悦耳和谐性。在绝句中,完美的平仄比例为2:2,但是只要不是全部为仄音或者全部为平音,马马虎虎都说得过去。当然平仄比例如果达到2:2,将是非常完美的。律诗中平仄比例,只要比2:6或者6:2更和谐,就没啥问题。
二、创作题
七律·校园蜡梅
子衿21-月冷千山
又见冬风凋碧树,吹黄蜡木瘦金腮。
蓬蓬梅首楼边举,朗朗书声室内来。
板凳三年须坐冷,仙香两季只怜才。
英华亘古多磨难,你自成名我自开。
自评:这首诗已冬风吹绽教学楼边的蜡梅开篇,颔联写蜡梅听到的是从楼上传来的朗朗书声。颈联开始借景抒情,写蜡梅的开放和学子的学习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尾联收束全篇,表达了蜡梅美好的祝愿。整首诗以腊梅写学子,文脉基本上是贯通的,只是尚需锤炼,离精品还有一段距离,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2-4 1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1)看主题;
(2)用韵;
   (3) 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物象的统一性;
(9)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1)戒凑韵;
(2)戒落韵;
(3)戒重韵;
(4)戒倒韵;
(5)戒用哑韵;
(6)戒用僻韵;
(7)戒用同义之韵;
(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韵脚的阴阳比例:
       古汉语分为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字发音舒缓绵长,仄声字发音短促。好的诗词韵脚也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并不是2:2才够唯美,做到差不多就可以。比如绝句中不要三个韵脚都是阴平或者阳平,基本上都可以说是韵律和谐。律诗中,只要韵脚的阴平和阳平比例不是1:4或者4:1,基本上也可以说是韵律和谐。
  首字平仄比例:
      每首诗词的第一个字是仄音还是平音,关乎整首诗词的诵读是否悦耳和谐。这个比例也不是死的,不是一定要一半对一半。现实中做到差不多,不是特别突出,就已经能够达到诵读的悦耳和谐性。在绝句中,完美的平仄比例为2:2,但是只要不是全部为仄音或者全部为平音,马马虎虎都说得过去。当然平仄比例如果达到2:2,将是非常完美的。律诗中平仄比例,只要比2:6或者6:2更和谐,就没啥问题。
二、创作题:
以腊梅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腊梅
子衿12-水儿
凌寒破腊试春装,罗带缕金含郁香。
一世未招蜂蝶至,痴心只付雪深藏。
自评:小诗用韵格律无误,采用拟人手法从颜色、香气等多纬度来描写腊梅的形象,犹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动词“试”“含”给人一种灵动之美。笔锋一转,诉说女子的心事,即使我这般美丽也没招来蜂蝶,我的痴心交付给了雪深深埋藏。动词“招”和“藏”用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4 19: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子衿组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以腊梅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1、五律·咏梅
子衿11-云儿
雪飘梅蕊灿,寒砺志弥贞。
烈焰冰琼舞,慈祥腊月盈。
高廉骚细柳,正直耻莲英。
独宠此君意,恋花修善行。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细柳有点碍眼,第五句想表达什么呢?取意似乎不妥。尾联太直白。

2、七绝.腊梅
子衿15~傲雪寒梅
傲雪凌寒破腊开,琼姿妩媚露檀腮。
不同桃李争春色,却引骚人泼墨裁。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章法也可以,语言流畅,绝句可以格调更高。

3、七绝·腊梅
子衿03-紫色的云
冰肌玉骨北风裁,傲立凌寒独自开。
懒与百花争靓色,暗香浮动报春来。
紫荷心幽简评:
这首诗章法可以,就是语言语句都很熟悉,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诗语会更好。

4、七律·山腊梅
子衿05-白雪
原本非梅却算梅,只因向腊逆风开。
淡黄缀雪迎眸暖,凛气含香扑面来。
身远长修成景物,名高独守绝尘埃。
精神自有招观客,肯受冬寒不忍回。
紫荷心幽简评:
首句?山腊梅也是梅吧。第二句向腊牵强了。第五句前四后三没有必要的关系,尾联口语化。这首诗章法可以,就是语言组织有待提高。

5、五绝·腊梅
子衿16-青衣
隐隐数枝春,冰清不染尘。
霜中情自傲,月下待归人。
紫荷心幽简评:
很不错的一首小诗,意喻深。

6、七绝•腊梅
子矜09-翰林瑞居
瘦影横斜溪水滨,凌寒斗雪著荣身。
从来无意群芳妒,独寄清香待早春。
寻觅交流:
起承顺畅,转的有味。
合句【待】不如主动点,【唤早春】以接应【寄】6B

7、七绝·腊梅
子衿-26依依绰约
寒枝冷蕊映琼台,傲立霜风寂寞开。
忽觉暗香潜入夜,清魂几缕绕思回。
寻觅交流:
起承还可以,转句有突兀点,合句的【绕思回】费解。

8、七律·校园蜡梅
子衿21-月冷千山
又见冬风凋碧树,吹黄蜡木瘦金腮。
蓬蓬梅首楼边举,朗朗书声室内来。
板凳三年须坐冷,仙香两季只怜才。
英华亘古多磨难,你自成名我自开。
寻觅交流:
中二联未工。
笔者欲借腊梅寓学子,但每句(联)之间断裂,脉络上及遣词上有提升空间。

9、七绝·腊梅
子衿07-墨缘
村角孤梅向雪开,金身玉洗净无埃。
吾虽常往会冰洁,不见乡人几个来。
寻觅交流:
题尽量不入诗。
转合与题目无论是实写还是虚写(意境)都关联不大。

10、七绝·见腊梅有感
子衿07-墨缘
腊月寒宅花未空,俊梅一束笑吟风。
可怜同是真金质,不及朱门大院中。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见腊梅有感,审题包含感叹和腊梅两部分。
起句腊月,花未空,点明了季节和花开。破题准确,干净利落。
承句进一步描写腊梅花开,一束多余,起句既然提到了花未空(已开了),所以承句不需要再描述一束,也不需要强调俊梅,直接描写腊梅长啥样,或者如何开即可。要写出腊梅的形态和神韵来。
转句真金质(花的颜色)对应花,关联准确。由实际花卉转为抒情,合理准确。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让人深思,符合绝句要求。
整体看章法合理娴熟。既有啦没有又有感怀,符合题目设定。词语铺设需要加强,绝句惜字如金,如何用最少的词语描述出物体准确合理的形象很重要。继续加强炼字炼句炼意。修改一下会更好看,加油!

11、七绝 腊梅
子衿12-水儿
凌寒破腊试春装,罗带缕金含郁香。
一世未招蜂蝶至,痴心只付雪深藏。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腊梅。
起句凌寒,腊,破题准确。但是词语破腊用得让人费解。另外春装,说明腊梅开放在早春。这也是合理的。早春和深冬的界限并不明确,腊梅确实有在早春开放的可能性。
承句进一步铺设了腊梅花的细节描写。缕金,香,都紧扣腊梅提点,精准传神。
转句蜂蝶对应春装,关联准确。本来这俩物像不会出现在早春,来的太早容易冻死!不过鉴于描写一种不可得的遗憾,是一种虚写,即便是用夏天的太阳都无可厚非,可行!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
整体看章法娴熟,词语运用富有诗意,写出了腊梅的气质和遗憾。动词形容词:破,含,带,招,付,用得非常不错,值得赞赏!

12、五律·腊梅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冬发两三枝,堪称一绝奇。
嫣红娇欲语,嘉气淡初时。
傲骨凭风鉴,冰心许雪知。
修身清自迥,不是藉高词。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腊梅。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首字平仄比例为6:2,比例失调。
起句冬,三两枝,对应冬天的腊梅,破题准确。总写腊梅的奇绝。
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没有错开。腊梅有红色的,所以嫣红用得没有错误。中二联写出了腊梅的气色和品质。其中娇欲语,拟人写法,用得非常好。从颜色,气质,写到腊梅的冰洁,详细勾勒出腊梅的形象特点,准确合理。
转句用修身自清来对应腊梅气质,关联准确。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意达言外。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异曲同工之妙。
整体看章法娴熟,语言表达基本功不错。对物像特点的把握精准合理。尤其采用拟人手法,让诗词增色不少。动词形容词:发,娇欲语,淡,许,用得不错。建议题目直接改为红腊梅,这样更合适。写得不错,继续加油!

13、七绝·蜡梅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百木凋零草色黄,园中独盛占风光。
游人误作梅花赞,亦俱冰清斗雪霜。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蜡梅,准确说来应是腊梅。
起句凋零,草色黄,突出冬天的特点。可惜没有引入腊梅这个主角,破题不准。
承句省略了主语腊梅,和起句缺乏连贯,从而造成让读者产生费解。通常情况下,如果承句要省略主语,起句必须提前铺设唯一的主语,否则承句省略后会产生衔接上的断层。这里承句表述过于臃肿,七个字没有写出腊梅长啥样,怎么开花的,读起来一头雾水。起句描写不是园中吗,承句无需强调园中。独盛和占风光属于大众化白搭词汇,没有写出腊梅的颜色和气质。
转句误做梅花,肯定是把腊梅看做梅花了,所以对应承句,关联准确。
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亦常用语古文,非诗家语,可以换成也。亦俱——斗——用得不伦不类,建议斟酌一下,换掉斗。
整体看章法合理,词语运用需要加强。绝句字少,要做到惜字如金。不需要的或者能够省略的词语尽可能省略,把空间留给渲染和铺设的主角上。继续炼字炼句炼意,提升诗词的神韵。修改一下会更好看,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2-13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苑清幽 于 2024-12-15 15:31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子衿20-竹苑清幽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一:看主题。二:看用韵。三:格律;四:章法。五:句意。六:炼字。七:整体意境。八:物像的统一性。九:韵脚阴阳和首字平仄比例。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1)、戒凑韵。(2)、戒落韵。(3)、戒重韵。(4)、戒倒韵。(5)、戒用哑韵。(6)、戒用僻韵。(7)、戒用同义之韵。 (8)、戒用 字同 义异 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韵脚的阴阳比例:古汉语分为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字发音舒缓绵长,仄声字发音短促。好的诗词韵脚也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并不是2:2才够唯美,做到差不多就可以。比如绝句中不要三个韵脚都是阴平或者阳平,基本上都可以说是韵律和谐。律诗中,只要韵脚的阴平和阳平比例不是1:4或者4:1,基本上也可以说是韵律和谐。
首字平仄比例:     每首诗词的第一个字是仄音还是平音,关乎整首诗词的诵读是否悦耳和谐。这个比例也不是死的,不是一定要一半对一半。现实中做到差不多,不是特别突出,就已经能够达到诵读的悦耳和谐性。在绝句中,完美的平仄比例为2:2,但是只要不是全部为仄音或者全部为平音,马马虎虎都说得过去。当然平仄比例如果达到2:2,将是非常完美的。律诗中平仄比例,只要比2:6或者6:2更和谐,就没啥问题。

二、创作题

腊梅
此生不愿近尘埃,故与琼瑶约并来。
虽有黄金千万两,一朝散尽惹人猜。
自评:起句从腊梅的品格着笔,然后以梅雪之约作了补充了延展,为后文做好铺陈。转合处借腊梅的开落和颜色做结,从而领腊梅花的品格再以升华,意在诗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13: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讲作业
子衿26-依依绰约
一、问答题:
1、九步评诗法分为哪九步?
答:首先是看主题,了解作者想写什么?而写的又是什么?二是看用韵,感觉一下写的是否朗朗上口?三是看格律,四是看章法,起承转合之间是否诗承一脉?五是看句意,整体上是否通顺?六是看炼字,主要是看动词与形容词使用得是否合适,恰到好处?七是看整体意境是否统一?八是看物像是否统一,有无违博之景像出现?九是韵脚阴阳与首字平仄是否合适平衡?

2、诗韵八戒分为哪八个方面?
答:一是戒'凑韵,二是戒落韵,就是出律,三是戒重韵,四是戒倒韵,五是戒哑韵,六是戒僻韵,七是戒同义韵,八是戒字同义异之韵。

3、请说一说你对韵脚阴阳平衡和首字平仄比例的理解。
答:
韵脚阴阳平衡就是让韵脚里的阴平和阳平字数量差不多。首字平仄比例呢,就是看看诗句开头用平声还是仄声的字,保持一定比例,让诗句读起来有起伏、更好听。

二、创作题:
七绝.腊梅
子衿26-依依绰约
寒枝冷蕊映琼台,傲立霜风寂寞开。
忽觉暗香潜入夜,清魂几缕绕思徊。

自评:这首诗格律无误,用韵无误,采用诗家语写法。
首句“寒枝冷蕊映琼台”,通过“寒枝”“冷蕊”“琼台”等词语,营造出清冷、高洁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承句“傲立霜风寂寞开”进一步强调腊梅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孤独,

转句“忽觉暗香潜入夜”,从视觉描写转为嗅觉感受,“忽觉”一词增添了几分惊喜,使诗意有了转折和变化。

合句“清魂几缕绕思徊”,将腊梅的香气具象化为“清魂”,在思绪中萦绕徘徊,给人以余味悠长之感。

整首诗在立意上,通过描绘腊梅在初冬的绽放,寄托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向往。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个别词语的运用还可以更加精准,在诗词道路上还需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2:08 , Processed in 0.0677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