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92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0 22: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期第6讲作业
22030-风子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仄声包括上、去、入。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骈句的平仄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
    5)、骈句在仄声调对仄声调时,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6)、同声调不能骈对,即上声不能对上声,只能对平、去、入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骈文的平仄特点总结如下: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骈文是两句为一个骈对单位而串成文章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律。骈文是两句为一个骈对单位而串成文章的,如此循环往复 ,如开始时的骈对单位(两句)不能做到句脚平仄相对的话,则以后无法继续。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 (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平)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 (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平)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平)。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平)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四支(一)
泉对石,干对支。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风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二)
俎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子姿。晚霞明似景,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三两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三)
箴对赞,缶对卮。萤焰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麟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青泪湿胭脂。
(四)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典故一、
五色笔,十香词:典故五色笔的出自南朝梁忠嵘(诗品)卷中:据说南朝时期的江淹文采出众,后来他梦见郭璞向他索回五色笔,从此就再也写不出妙句来,即所谓“江郎才尽”。十香词,《辽史·后妃传》里说,萧皇后是一个姿容才华绝世的女子。据说辽耶律乙辛为了陷害当时的萧皇后作的《十香词》艳诗有私情,从而逼死萧皇后。
典故二、
萤焰对蚕丝:典故出自《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才,家贫无灯油照明,夏天数十捉萤火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1)壮句:观夫五色笔,十香词。(十是入声)
2)紧句:萤焰蚕丝,国色天姿。
3)长句:慢嗟晚霞明似锦,且喜春雨细如丝。
4)隔句:湘竹含烟,腰下乃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任轻泪湿胭脂。
5)组编:萤焰蚕丝,国色天姿。观夫五色笔,十香词。慢嗟晚霞明似锦,且喜春雨细如丝。湘竹含烟,腰下乃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任轻泪湿胭脂。

点评

隔句:湘竹含烟,腰下乃【之。乃,不合适】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任【之。任,不是虚词吧?】轻泪湿胭脂。  发表于 2025-2-24 14:45
长句:慢嗟晚霞明似锦,且喜春雨细如丝。【四字以上的分句要加虚词】。  发表于 2025-2-24 14:42
息【仄】,听【这里是仄】,薄【也是仄】……多看一下古仄方面的知识  发表于 2025-2-24 14:37
问好老师,第一题,,平仄应该把古音和今音都说详细点  发表于 2025-2-24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2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班第六讲作业
22032清心自在

辞赋第六课作业
董万英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侓。
2、骈句的平仄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骈句的平仄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

3、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4、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并非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平),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平),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四支·其一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xiè,鹦鹉对鸬鹚lú cí。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zhī。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四支·其二
菹zū对醢hǎi,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zān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四支·其三
箴zhēn对赞,缶对卮zhī。萤照对蚕丝。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cí。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dài瑁mào;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四支·其四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zhī。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鱄zhuān诸剑,博浪椎chuí。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náng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至少两个典故来。
沽酒价
“沽酒价”指的是阮咸的故事。阮咸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经常步行出门,把一百钱挂在手杖上,独自去酒店买酒畅饮,表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买山资
“买山资”则与晋代僧人支道林有关。支道林曾向深公询问是否可以购买山林隐居,深公回答说:“未闻巢父、许由买山而隐。”(巢父、许由是尧时的隐士)。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四个句子以上组成一个片段骈赋即可,若要写成骈文则要走马蹄)

嗟夫常沽酒价,欲买山资。琴韵悠扬,贤士乎荣华淡;佳人隐见,田园乎清静时。柳拂长堤且湖水碧,花开南国且晚霞痴。逍遥自在矣!

点评

哦,也字是标前面的字,看错了,sorry  发表于 2025-2-24 15:09
紧句前可以不加提引词,少写了壮句。隔句的乎,用的不合适,不如用之字,。长句的且,也不合适,不如用而  发表于 2025-2-24 15:04
标平仄一题:也【仄】,  发表于 2025-2-24 14:52
第一题,平仄回答过于简洁,应该详细点  发表于 2025-2-24 14:50
问好老师,作业整齐,赞  发表于 2025-2-24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1-23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2010*王五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汉语字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里的韵律。通常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的平仄特点总结如下: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骈文韵脚平仄分析: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可平可仄)嗟乎,(提引词)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平)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平)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
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可平可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
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平)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笠翁对韵•四支
明末清初 • 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已从以上(4小结)中摘选了四个典故: “五色笔,十香词。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1) “五色笔”,典出“梦笔生花”。源自南北朝时梁.钟嵘所撰《诗品•齐光禄江淹》,相传江淹年轻时梦见东晋学者、诗人郭璞赠给他五色笔,于是才思大进,文采飞扬。杜甫诗有 “彩笔昔曾干气象”之句。晚年,江淹又梦见郭璞向他讨回了五色笔,从此才情顿减,人称“江郎才尽”。
2)“十香词”,说的是萧皇后的故事。《辽史.后妃传》云,萧皇后本就是爱才之人…。曾写下感悟诗一首:“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又以御制《回心院》曲十首,付惟一入调。调成,遂隔帘与惟一对弹。后深怀思,因作《十香词》赐惟一。然终究因此被构罪自尽。
3)“神奇韩干画”:此句言唐代大画家韩干超绝的画马技艺。有道是“韩干画马照夜白…”。
4)“雄浑李陵诗”: 说的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的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说他“善射,爱士卒。”后因出击匈奴失利,身名俱毁而留下雄浑悲壮之声。真乃“李陵为诗哭途穷”也!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1)壮句:至若十香词,五色笔。
2)紧句:江郎才尽,皇后香消。
3)长句:脸边清泪湿以胭脂,腰下龙泉浮之紫气。
4)隔句:风烟万里,雄浑李陵之诗;椽笔一支,神奇韩干之画。

组篇:嗟夫皇后香消,江郎才尽。风烟万里,雄浑李陵之诗;椽笔一支,神奇韩干之画。腰下龙泉浮之紫气,脸边清泪湿以胭脂。

点评

组篇时,文首可以不用提引词。少了壮句。  发表于 2025-2-24 15:26
4)隔句:风烟万里,雄浑李陵之诗;椽笔一支,神奇韩干之画。上下分句意思上无关联,不如四字的分句换一下位置看看  发表于 2025-2-24 15:19
长句:脸边清泪湿以胭脂,腰下龙泉浮之【于】紫气。  发表于 2025-2-24 15:12
作业不错,赞  发表于 2025-2-24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5-1-23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033*离陌
赋20期第6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声和仄声,诗歌中的韵律。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①相邻的节奏点遵循平仄相替
②对句相对的节奏点上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角平仄要相对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①相邻的节奏点遵循平仄相替
②对句相对的节奏点上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角平仄要相对
④分句中不出现连续三个平声或仄声如“平平平”,“仄仄仄”
⑤句角走马蹄韵。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平),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仄)。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仄),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平),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平),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典故①“吹竹对弹丝”《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
②“鹦鹉对鸬鹚”李白《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

壮句:专诸剑,博浪椎。
紧句:野葛山栀,仙风道骨。
长句: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
隔句: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组篇:
专诸剑,博浪椎。野葛山栀,仙风道骨。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点评

组篇时,长句隔句均无虚词。  发表于 2025-2-23 11:55
标平仄注意入声字,如:洁,昔…,均应为仄。  发表于 2025-2-23 1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5-1-23 22: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班第六讲作业
22047~星星过月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侓。

2、骈句的平仄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骈句的平仄包括四个方面:
a.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
c.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
d.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

3、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a.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c.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d.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4、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a.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并非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c.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d.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e.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平),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平),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笠翁对韵•四支
明末清初/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畔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至少两个典故来。
“五色笔典故出自南朝梁钟嵘的《诗品》。传说南朝江淹年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才华横溢,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文。后来他又梦到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此后江淹作诗便再无佳句,时人谓之“江郎才尽”。“五色笔”常用来比喻文才出众。
“十香词”的典故与辽朝的萧皇后有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姿容端丽,能诗善文。耶律乙辛为了陷害萧皇后,命人作《十香词》,污蔑萧皇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辽道宗信以为真,萧皇后最终被赐死。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四个句子以上组成一个片段骈赋即可,若要写成骈文则要走马蹄)
答:壮句: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山亭水榭,鹦鹉鸬鹚。

长句:神奇韩干之画,雄浑李陵之诗。

隔句:万里烽烟,战士于边头以争保塞。一梨膏雨,农夫于村外而尽乘时。

组篇:观夫五色笔,十香词。山亭水榭,鹦鹉鸬鹚。更叹神奇韩干之画,雄浑李陵之诗。万里烽烟,战士于边以头争保塞。一梨膏雨,农夫于村外而尽乘时。

点评

隔句下半句用的九字句,其中俩虚词,不提倡。  发表于 2025-2-23 12:03
长句前更叹应属于句前领字,辞赋中多由对偶句组成,所以不提倡领字。  发表于 2025-2-23 12:01
组篇:提引词观夫应用在开篇处,而壮句应用在段中紧要关窍处。  发表于 2025-2-23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0

帖子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0
发表于 2025-1-24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22007-黑土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切韵》《广韵》里规定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声调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值的就平声,声调不平值的就是仄声;在不平直中,再加升降与短促声调的区别,分别对应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这个声调都归纳在“仄”声调,加上“平”声调,就是我们中古音系的四声系。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阴阳,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A、本句相临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临节奏点上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C、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D、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有如下五个特点:
         ①、本句中相临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临节奏点都要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④、同一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⑤、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仄)。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一):典出“梦笔生花”,源自南北朝时梁国钟嵘们撰《诗品.齐光禄江淹》 。相传江淹,年轻时梦晋代学者和诗人郭璞赠给他五色笔,于是才思大进,写了许多优秀诗文。晚年,又梦郭璞讨回了五色笔,才情顿减,人称“江郎才尽”。
          典故(二):
        十香词:辽道宗后萧氏,才貌双绝,后以谏猎见疏,作《同心词》自明。耶律乙辛诬后与伶人私通,假造《十香词》为证,帝竟赐后自尽。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答:1.壮句:若夫专诸剑,博浪椎。
2.紧句:野葛山栀,仙风道骨。
3.长句:望切不妨人去运兮,心忙无奈马行迟诶。
4.隔句:金屋闭来,赋乞茂陵之题夫柱笔;
玉楼成后,记须昌谷之负囊词。
组篇:若夫专诸剑,博浪椎。野葛山栀,仙风道骨。望切不妨人去远兮,心忙无奈马行迟唉!金屋闭来,赋乞茂陵之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之负囊词。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点评

隔句中下半句字数不等。  发表于 2025-2-23 12:07
组篇中长句虚词用兮字不妥,兮字乃sao赋专用。  发表于 2025-2-23 12:05
问答题回答认真详尽。  发表于 2025-2-23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5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又见忘忧草 于 2025-1-25 17:19 编辑

22期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2015云中羽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在不平直之中,再加上升降与短促声调的区别。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五色笔:典出《南史·江淹传》:“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遂以“五色笔”喻指文才。
⑥十香词:指辽代懿德皇后萧氏所作的十首五言绝句。因这十首绝句分别描写了身体的一个方面且每首诗都以“香”字结尾,故名“十香词”。或曰,《十香词》非萧后所作,乃是当时的佞臣耶律乙辛为了陷害萧皇后而命人作的艳诗。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流涕策,断肠诗。
紧句:泼墨传卮,点漆描脂。
长句:神奇乃韩干画,雄浑当李陵诗。
隔句: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之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之词。
组篇:悲夫流涕策,断肠诗。泼墨传卮,点漆描脂。神奇乃韩干画,雄浑当李陵诗。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之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之词。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符合要求。  发表于 2025-2-22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9
发表于 2025-1-25 23: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22029*追梦人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平声和仄声总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一般是声调不同。,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2.对句同位节奏点的字的平仄要相反。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侓。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仄)。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一):
         五色笔:相传南朝(梁)江淹,年轻时梦晋代学者和诗人郭璞赠给他五色笔,于是才思大进,写了许多优秀诗文。晚年,又梦郭璞讨回了五色笔,才情顿减,人称“江郎才尽”。
          典故(二):
        十香词:辽道宗后萧氏,才貌双绝,后以谏猎见疏,作《同心词》自明。耶律乙辛诬后与伶人私通,假造《十香词》为证,帝竟赐后自尽。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答:壮句:观夫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吹竹弹丝,山亭水榭。
         长句:神奇韩干之画,
                      雄浑李陵之诗。
          隔句: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之 争保塞;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之  尽乘时。
                    
组篇:观夫五色笔,十香词。万里烽烟 战士边头之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点评

问好同学,最后一题组篇要有紧句长句。  发表于 2025-2-22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6 2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木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入)?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入),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四支·其一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xiè,鹦鹉对鸬鹚lú cí。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zhī。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四支·其二
菹zū对醢hǎi,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zān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四支·其三
箴zhēn对赞,缶对卮zhī。萤照对蚕丝。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cí。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dài瑁mào;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四支·其四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zhī。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鱄zhuān诸剑,博浪椎chuí。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náng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的典故:
    “云中熊虎将”指的是西汉名将魏尚。魏尚在汉文帝时担任云中太守,他镇守边陲,匈奴畏惧,自动退兵远离。云中是汉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
“天上凤凰儿”则常用于赞美别人的儿子。这一典故源自汉代民歌《陇西行》,其中提到“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凤凰的美丽和尊贵。
这两个典故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英勇的武将和优秀的子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答:壮:观夫五色笔,十香词。
紧:晚霞似锦,春雨如丝。
长:禹庙千年且垂橘柚,尧阶三尺而覆茅茨cí。
隔: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梨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组编法:观夫五色笔,十香词。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至于禹庙千年且垂橘柚,可谓尧阶三尺而覆茅茨。至如万里烽烟,至其战士边头争保塞;于是一梨膏雨,遂使农夫村外尽乘时。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点评

组篇中的提引词开头有一个就行,没必要句句都有,五字以上长句要有虚字。  发表于 2025-2-22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6 2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松岩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入)?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入),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四支·其一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xiè,鹦鹉对鸬鹚lú cí。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zhī。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四支·其二
菹zū对醢hǎi,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zān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四支·其三
箴zhēn对赞,缶对卮zhī。萤照对蚕丝。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cí。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dài瑁mào;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四支·其四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zhī。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鱄zhuān诸剑,博浪椎chuí。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náng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沽酒价”和“买山资”分别出自两个典故。‌‌
‌沽酒价‌:出自《晋书·阮修传》。阮修是阮籍的侄子,性格高傲,不肯交结权贵,常常步行出门,把一百钱挂在手杖上,到酒店买酒独自畅饮。
‌买山资‌:出自《世说新语》。东晋僧人支道林向深公(即竺法深)买山,深公回答说:“未闻巢父、许由买山而隐。”巢父和许由是尧时的隐士,以不事权贵著称。
这两个典故都反映了古代文人和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沽酒价体现了阮修的洒脱和不拘小节,而买山资则表现了支道林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答:壮:惟乎流涕策,断肠诗。  
紧:轻裾长袖,瑞草灵芝。
长:望切不妨乃人去远,心忙无奈而马行迟。
隔: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náng词。
组编法:惟乎流涕策,断肠诗。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至如望切不妨乃人去远,可谓心忙无奈而马行迟。至于金屋闭来,乃知赋乞茂陵题柱笔;既而玉楼成后,故使记须昌谷负囊náng词。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点评

放到篇首或段首。  发表于 2025-4-1 10:56
第二题的“听”,为平仄两用字,不是入声字吧。第三题,骈句中超过四个字的分句,应该加虚词“之乎者也”。另外,必须记得写作时,壮句不要  发表于 2025-4-1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4:42 , Processed in 0.10321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