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4 2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松岩22期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壮:诚知秋作客,病登台。
    紧:感悲秋作客,多病登台。
五字长句:悲秋而作客,多病且登台。
六字长句:感悲秋而作客,观多病且登台。
七字长句:感叹悲秋而作客,探望多病且登台。
八字长句:感万里悲秋而作客,观百年多病且登台。
    轻隔:悲秋作客,借酒消愁而对饮;
多病登台,心情郁闷而独行。
重隔:借酒消愁而对饮,同叹悲秋;
      心情郁闷而独行,只因多病。
平隔:悲秋作客,借酒消愁;多病登台,心情郁闷。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 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压为壮句:足以花溅泪,鸟惊心。
压为紧句:感花溅泪,恨鸟惊心。
翻为五字长句:感而花溅泪,恨则鸟惊心。
展为六字长句:感时而花溅泪,恨别则鸟惊心。
展为七字长句:有感时/而/花溅泪,
惜恨别/则/鸟惊心。
展为八字长句:有感时/足以/花溅泪,
惜恨别/离则/鸟惊心。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也)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乎)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于)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之)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之)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之)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第一题,只要句子里含一个秋字就行了,其他字可跟句意变化。第二题,骈句的句意不变,字可以变化  发表于 2025-3-2 08:09
多去看看别人的作业,会有很多感悟  发表于 2025-3-2 07:46
第二题,又是字数加减游戏,到七八字时,字数添加得读着别扭。再好好捋捋  发表于 2025-3-2 07:45
借酒消愁=心情郁闷 对偶欠工  发表于 2025-3-2 07:38
七字长句读着别扭。轻隔句式错误,应该是:……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5-3-2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5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5 1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石 于 2025-3-3 19:43 编辑

22031-山人第七讲作业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然则红火枫,浅苍秋
紧句:蝉声渐趋,雁语不秋
长句—
五字:琼华之月影,玉树之秋形
六字:观清秋之胜景,赏五岳之雄风
七字:看碧柳钓之春波,喜白云游于秋陌
八字:苗青青之初春大地,果粒粒之深秋林园
轻隔:红叶飘摇,尽层林之渲染;秋风萧瑟,展岁月之空流。
重隔:竖笛引之秋思,田间伫立;飞云寻之雁舞,陇上留连。。
平隔:塞外之秋愁且寒,牛角声凄于大漠;衡阳之雁去而恋,苍烟日落之孤城。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压为三字壮句:
是故明月照,清泉流
压为四字紧句:
明月辉松,清泉过石
长句—
翻为五字:
明月照与松,清泉响其石
展为六字:
明月照与松间,清泉响与石上
展为七字:
观月光洒于松间,听泉水荡于石上
展为八字:
晨观月光洒于松间,夜听泉水荡于石上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之)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于)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而)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塞外之秋愁且寒,牛角声凄于大漠;衡阳之雁去而恋,苍烟日落之孤城  发表于 2025-3-3 19:44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25-3-3 19:43
平隔:塞外之秋愁且寒,衡阳之雁去而恋; 角声凄于大漠,烟日落之孤城。✘  发表于 2025-3-2 07:59
还有一个就是平隔,四个分句,是要求:1和3对偶,2和4分句对偶。你和上个同学都写成12和34分句成对偶句了?  发表于 2025-3-2 07:57
注意几点:尽量不要出现几个连平或连仄,你检查一下,作业的句子里出现很多这种情况,要去调整一下节奏点上的平仄,  发表于 2025-3-2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3

帖子

1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2-25 17: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草公子 于 2025-2-25 17:49 编辑

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19*芳公子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观夫秋风爽,枫叶黄。
紧句:秋风送爽,枫叶染黄。
五字长句:秋风之送爽,枫叶而染黄。
六字长句:品秋风之送爽,迷枫叶其染黄
七字长句:屡感秋风之送爽,常痴枫叶其染黄
每觉秋风之递此凉,常痴枫叶之添彼赭。(或赤)
轻隔:
天净云疏,感秋风之送爽;
峰高林乱,迷枫叶其染黄。
重隔:
醉秋风之送爽,心尘涤去;
痴枫叶之染黄,诗意涌生。
平隔:
秋风送爽,心怀畅展;
枫叶染黄,诗意悠生。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答:
选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句:观乎漠烟直,河日圆
紧句:大漠生烟,长河落日
五字长句:大漠之烟直,长河其日圆
六字长句:观大漠之直烟,感长河其圆日
七字长句:
时惊大漠之烟直,犹叹长河之日圆
八字长句:深明大漠之浮烟直,常叹长河之落日圆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之)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问好老师,作业不错,句子灵动,排版整齐,赞  发表于 2025-3-2 0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4192

帖子

45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2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统计:
【第一页】
1、赵绪林
2、花草公子
3、白雪
4、廖航楼
5、烟波散人
6、树下乘凉
7、陈绪仁
8、风清扬
9、水木

【第二页】
10、王松岩
11、山人
12、芳公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5-2-26 1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47~星星过月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
壮句
况乃秋露重,菊花残。

紧句
秋风瑟瑟,落叶萧萧。

五字句
秋深而露重,叶落则枝寒。

六字句
感秋风之萧瑟,悲落叶之飘零。

七字句
观秋之水而怀远,听雁之声则染愁。

八字句
观秋日登山之旧照,叹如今怀远之深情。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王维的“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1.压法
壮句:斯乃临古渡,满孤山。
紧句:城临古渡,日满孤山。
2.翻法
五字:城临于古渡,日落乎秋山。
3.展法
六字句:临古渡之荒城,满秋山之落日。
七字句:观满秋山之落日,叹临古渡之荒城。
八字句:观日落乎秋山以外,叹城临于古渡之中。
九字句:荒城则遥临古渡之中,落日乃渐隐秋山以外。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作业完成得很好  发表于 2025-3-2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25-2-26 14: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003 丝路花雨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应是秋水浅,月光柔。
紧句:秋风落叶,碧水映天。
五字长句:黄菊之迎秋,渔舟而唱晚。
六字长句:感秋草之寥落,恨飞鸟之噤声。
七字长句:天地广阔之厚重,金秋浪漫之无穷。
八字长句:频感慨群山之高峻,复惊呼秋水之东流。
轻隔:鱼塘比栉,收秋影于镜奁;楼宇次鳞,遍雕甍于绣市。
重隔:争不下乎千秋,金蟾呼月;吞一空乎万古,神鳖临渊。
平隔:尺量南北,远近据中;眼望秋冬,丰宁有别。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压为三字壮句:
应是花溅泪,鸟惊心。
压为四字紧句:
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压为五字长句:感时而溅泪,恨别而惊心。
压为六字长句:
因感时而溅泪,为恨别而惊心。
翻为七字长句:
感时繁花而溅泪,恨别群鸟而惊心。
展为八字长句:
因感时繁花而溅泪,为恨别群鸟而惊心。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  发表于 2025-3-2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6 16: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052涅竹第7讲作业
1.做壮句:徒感秋风冷,暮雨浓。
做紧句:雨洗清秋,灯照归人。
做五字长句:司秋之白帝,对歌乎离人。
做六字长句:拂稻浪之金风,凝梧影之寒露。
做七字长句:寒蝉抱叶声渐落,征鸿排云字初成。
做八字长句:风萧萧兮暮云乍远,声咽咽兮秋杵惯急
做轻隔:梧叶坠影,漏月半而朦胧;蓐收(秋神)司秋,贬山碧而萧瑟
做重隔:捣梧影之寒砧,清商乍起;咽秋声之玉笛,索律初临。
做杂隔:雁字天书,衡阳路远兮相念;蛩声语咽,楚客衣单兮挂怀。
做平隔:菊盏浮金,桂魄流香;枫笺题恨,蕉心卷愁。

2.律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压为三字壮句:可谓平野尽,大荒流。
压为四字紧句:山随野尽,江入荒流。
压为五字长句:随野乎山尽,入荒兮江流。
压为六字长句:眺随野乎山尽,指入荒兮江流。
翻为七字长句:目随江山而放野,心入大荒且流江。
展为八字长句:醉眼随江山而放野,恣意入大荒且流江。
展为九字长句:有醉眼随江山而放野,凭恣意入大荒且流江。

3.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第二题七、八、九长句中节奏点平仄没有交替;  发表于 2025-3-2 02:07
七字长句没有虚字;  发表于 2025-3-2 02:03
第一题的长句普遍存在节奏点平仄没有交替;  发表于 2025-3-2 02:02
问好同学,完成作业,要把作业题目写上。  发表于 2025-3-2 0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5

帖子

3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6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39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答:壮句:
若夫秋月白,绮窗虚。
紧句:
蛩声入夜,树叶知秋。
五字长句:
天凉则看雁,叶落而知秋。
六字长句:
潮平则秋岸阔,云敛而暮山多。
七字长句:
望平畴之秋色晚,思远塞之雁声多。
八字长句:
怅望江心而秋月白,淹留岸上则夜霜侵。
轻隔:
侧耳倾听,木落秋声则急;
抬头仰望,天高雁影则稀。
重隔:
常作客而悲秋,登高子美;
夜思乡而得句,望月青莲。
平隔:
宋玉悲秋,步兵失路;
王维忆弟,李白思乡。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压为三字壮句:应是花溅泪,鸟惊心。
压为四字紧句: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压为五字长句:感时而溅泪,恨别而惊心。
压为六字长句:因感时而溅泪,为恨别而惊心。
翻为七字长句:感时繁花而溅泪,恨别群鸟而惊心。
展为八字长句:因感时繁花而溅泪,为恨别群鸟而惊心。
展为九字长句:何因感时繁花而溅泪,自为恨别群鸟而惊心。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符合要求。  发表于 2025-3-2 0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5-2-27 05: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08-萍踪侠影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以“秋”字为母字造句  
做壮句:已是秋风至,夜漏长。
做紧句:秋风已至,夜漏棉长。
做五字长句:看秋风已至,听夜漏棉长。
做六字长句:看秋风之已至,听夜漏之棉长。
    做七字长句:且看秋风之已至,又听夜漏之棉长。
做八字长句:且悲看秋风之已至,又伤听夜漏之棉长。
做轻隔:中秋看月,红妆羞试枫思嫁;此夜做媒,金礼轻提菊诱人。
做重隔:枫试红妆思嫁,中秋看月;菊提金礼诱人,此夜做媒。
做杂隔:中秋愁看月,红枫思嫁试妆;此夜喜做媒,金菊诱人提礼。
做平隔:中秋堪愁看月,红枫思嫁试妆;此夜甚喜做媒,金菊诱人提礼。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例句: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压为三字壮句:时值馀落日,上孤烟。
压为四字紧句:渡头落日,墟里孤烟。
翻为五字长句:渡头观落日,墟里看孤烟。
展为六字长句:渡头观其落日,墟里看其孤烟。
展为七字长句:在渡头观其落日,于墟里看其孤烟。
展为八字句长句:在渡头观乎其落日,于墟里看乎其孤烟。

要求:以上两大题造句要求:
①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④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⑤尽量讲究用典并且用词多有出处。
⑥壮句要有提引词。
⑦不能骈枝(piánqí)(类似合掌)。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乎)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或)林霏开,云归(于)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于)幽香,佳木秀(于)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于)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之)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之)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乎)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或)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或)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于墟里”u,同样六字长句,也可以写作“倚落日于渡头,看孤烟于墟里”之类的,写作思路灵活处理哈。  发表于 2025-4-1 12:04
第一题,请检查隔句句脚走马蹄律情况;另外,作骈句时,超过四个字,应该加虚词“之乎者也”。第二题,五字长句或可以写成“落日之渡头,孤烟  发表于 2025-4-1 1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7

帖子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8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2-27 16: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辞赋基础班第7讲作业
赋22001*晓澜
一、以“秋”为母字,用“母字成骈法”分别造出壮句,紧句,五、六、七、八字长句,轻隔,重隔,平隔各一句,要求必须符合讲义中关于骈句的要求。
壮句:继而晚霞红,秋月白。
紧句:晚霞红后,秋月白初。
五字长句:逢秋之蒲柳,醉晚之桑榆。
六字长句:叹逢秋之蒲柳,羡醉晚之桑榆。
七字长句:莫叹逢秋之蒲柳,当羡醉晚之桑榆。
八字长句:叹逢秋之蒲柳先衰,羡醉晚之桑榆不馁。
轻隔:蒲柳逢秋,叹其衰之何速;桑榆醉晚,羡其壮者犹存。
重隔:叹逢秋之蒲柳,其质先衰;羡醉晚之桑榆,其神犹在。
平隔:蒲柳逢秋,衰之何速;桑榆醉晚,壮者犹存。
二、请从自己熟悉的五言律诗中找出一联,必须是工整的一联,用“成句压翻展法”造壮,紧,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长句各一组。
原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壮句:道是存知己,若比邻。
紧句:知己如存,比邻故在。
五字长句:海内之知己,天涯之比邻。
六字长句:存知己于海内,若比邻于天涯。
七字长句:如存知己于海内,则若比邻于天涯。
八字长句:若得知己存乎海内,则如比邻共于天涯。
    三、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虚词(之、于、而或乎)。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南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点评

不错不错 句子好看 作业完成度很高!  发表于 2025-4-1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5:20 , Processed in 0.0722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