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9 2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5-3-9 21:25 编辑
十九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问答题:
1、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哪几种?
答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这个以陶渊明代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8)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二、诗词36法的(10-18)有哪些?
答: 诗词36法的(10-18)
10、以动写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再:“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11、以静写动: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
13、以实写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14、虚实相间: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只一句写晋军,往下全写东吴,可实写东吴,也虚写晋军。
15、乐景写哀: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再:“江上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王恽《越调?平湖乐》)
16、巧用问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再:“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17、巧用比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巧用讽喻: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创作题:
以惊蛰为背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惊蛰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冻土渐消暖气盈,梅香引鸟弄春声。
雷开虫蛰破幽梦,雨润千枝唤绿萌。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用韵、格律无误。
2)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韵字“盈、声、萌“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符合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