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时光已老 于 2025-3-22 06:58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讲作业
柔荑07-时光已老
一、问答题
作业:
一、问答题:
1、试举例说说你对诗词中色彩抢人眼球的理解。
答:例诗: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王维描绘了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空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把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通过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2、诗词36法的(19-27)有哪些?
答:有:巧用借代、巧用双关、巧用夸张、巧用拟人、巧用对比、巧用白描、巧用典故、巧用象征和巧用反复。
二、创作题
烟柳
柔荑- 07时光不老
一见东风性便柔,参差拂地暮尘浮。
难于晚宴轻歌舞,漫逐春波任去留。
青眼虚抛飞鸟影,绿丝枉作钓鱼钩。
行人莫折新枝赠,满目堆烟尽是愁。 三,自评作业 四,1. 用韵: 韵脚和谐:本诗押“ou”韵,韵脚“柔”“浮”“留”“钩”“愁”发音相近,读起来朗朗上口 ,韵律感强,使诗歌在听觉上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韵字阴阳平衡:从韵字的阴阳属性来看,“柔”(róu)、“浮”(fú)、“留”(liú)为阳平,“钩”(gōu)为阴平,“愁”(chóu)为阳平。整体上阳平字较多,在阴阳的平衡上稍欠一些变化 ,若能适当增加阴平字,或许能使音韵在阴阳协调上更完美。 2. 格律: 平仄规范:整首诗基本遵循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平仄交替,使诗句富有节奏感和抑扬顿挫之美。例如“一见东风性便柔”,“仄仄平平仄仄平” ,符合七律首句的平仄格式,其他各句也大多符合相应规则,体现出作者对格律的精准把握。 首字平仄:关于首字平仄是否符合“四至四五三”要求“一”(仄)、“参”(平)、“难”(平)、“漫”(仄)、“青”(平)、“绿”(仄)、“行”(平)、“满”(仄),平仄分布较为均匀,基本符合常见律诗首字平仄错落的要求,有助于避免声调的单调。 3. 起承转合: 起句点题:首句“一见东风性便柔”,开篇点出烟柳,借东风拂柳展现烟柳的柔美姿态,为全诗定下基调,起到破题的作用。 承句延展:“参差拂地暮尘浮”承接首句,进一步描写烟柳的形态,描绘出烟柳参差不齐地拂地,在暮色中扬起微尘的画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 转句升华:“难于晚宴轻歌舞,漫逐春波任去留”转出新意,从烟柳的外在形态描写转向对其内在情感和人生寓意的表达,借烟柳难以在晚宴中轻歌曼舞,只能随春波自在飘荡,抒发一种身不由己和豁达随性交织的复杂情感,使诗歌的内涵得以深化。 合句收束:“行人莫折新枝赠,满目堆烟尽是愁”以劝诫行人莫折烟柳新枝作结,回扣烟柳主题,又将前文的情感归结为满目的愁绪,收束全诗,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4. 撞韵、挤韵、连韵: 无撞韵:撞韵是指在不用韵的那句(白脚)尾字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本诗中白脚字的韵母与韵脚“ou”不同,没有出现撞韵现象 ,保证了诗歌音韵的纯正。 无挤韵:挤韵是指在一句诗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本诗在非韵脚字的使用上,没有出现大量同韵母字挤在一起的情况,韵脚的美感得以凸显。 无连韵:连韵是指相邻的两个押韵字,韵母相同且声调也相同,本诗韵脚字声调有变化,不存在连韵问题,使诗歌读起来错落有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