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3

帖子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5-4-2 18: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02-字母宝宝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诫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这句话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诗歌修改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恰到好处。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之中,字眼应以一处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语序的错综;二是成分的省略;三是十字格。
二、创作题
五律•春耕
柔荑02-字母宝宝
东君巡野乡,布谷促耕忙。
犁破春泥醒,鞭催老牯跄。
栽培凝秀色,浇灌孕甘香。
待看秋塍上,其时叠浪黄。  
自评:格律正确,韵字阴阳3/2,首字平仄5/3;首联"东君巡野乡"拟人,"布谷促耕忙"声态并作;颔联用"犁破""鞭催"二个动词将春耕场景写上;颈联转写栽培之功;尾联展望秋收,以"叠浪黄"作结,喻稻浪翻滚,展现了田园劳作的生机与希望。请老师指导纠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9
发表于 2025-4-2 18: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20—清风几又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诫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这句话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诗歌修改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恰到好处。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之中,字眼应以一处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处。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语序的错综;二是成分的省略;三是十字格。

二、创作题

七绝·春耕即景
柔荑20—清风几又
催耕布谷隐新枝,泥燕衔青掠旧篱。
风破冻畦翻翠浪,‌一蓑烟雨绘春诗‌。

自评:
‌全篇凝练含蓄,"催耕布谷隐新枝"以倒装句式破题,"风破冻畦"的"破"字炼字精准,符合诗家语特征。
‌以"催耕"为诗眼贯穿,鸟鸣启幕,燕动承势,风浪转境,烟雨收束,意脉连贯。
‌布谷藏鸣、泥燕衔青等意象生动,"翠浪"以视觉通感写麦苗动态,“绘春诗”自感是否不够具体?其他不足之处有待老师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 19: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写诗第一时间的景致兴致趣味激发灵感思维,如时过境迁,意性就荡然无存,即使修改再完美,灵性也缺完美不见。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通常以一两个为最好。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语序的错综 ;
(2)成分的省略,补!
(3)上下两句贯注一气,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十字格”。补补充。


答:诗讲究韵律和节奏,平仄交替;字有定数,散文语言自由,无固定格式。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耕
柔荑11-雨的旋律
又到乌蹄试浅深,铁犁趟得岁华沉。
今年布谷飞来早,不等开耕已破音。
自评:
又到乌蹄试浅深:首句中的“乌蹄”可能指的是耕牛(在古代,牛常常被用来耕作,其蹄印常被用来判断土地的软硬程度),“试浅深”形象地描绘了耕牛在春耕前试探土地的软硬,为接下来的耕作做准备。这句话也暗示了春耕时节的到来,是农事活动的开始。

铁犁趟得岁华沉:“铁犁”是农耕的重要工具,这里用来表示农人开始用犁翻耕土地。“趟得岁华沉”则寓意着随着犁的翻动,岁月的痕迹(或说时间的流逝)也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这句话既体现了农人的辛劳,也表达了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今年布谷飞来早:“布谷”即布谷鸟,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其啼声常被视作农忙的信号。这里说布谷鸟飞来得早,预示着今年的春耕时节比往年更早一些,也暗示了农人对于农事的积极态度。

不等开耕已破音:最后一句中的“破音”指的是布谷鸟的啼声已经响起,仿佛在催促农人赶紧开始耕作。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春耕的紧迫性和农人的忙碌,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动有趣的画面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春耕的忙碌和农人的勤劳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表达了对土地和农业的深厚感情,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劳奋斗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 1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写诗第一时间的景致兴致趣味激发灵感思维,如时过境迁,意性就荡然无存,即使修改再完美,灵性也缺完美不见。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通常以一两个为最好。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语序的错综 ;
(2)成分的省略,补!
(3)上下两句贯注一气,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十字格”。补补充。


答:诗讲究韵律和节奏,平仄交替;字有定数,散文语言自由,无固定格式。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耕
柔荑11-雨的旋律
又到乌蹄试浅深,铁犁趟得岁华沉。
今年布谷飞来早,不等开耕已破音。
自评:
又到乌蹄试浅深:首句中的“乌蹄”可能指的是耕牛(在古代,牛常常被用来耕作,其蹄印常被用来判断土地的软硬程度),“试浅深”形象地描绘了耕牛在春耕前试探土地的软硬,为接下来的耕作做准备。这句话也暗示了春耕时节的到来,是农事活动的开始。
铁犁趟得岁华沉:“铁犁”是农耕的重要工具,这里用来表示农人开始用犁翻耕土地。“趟得岁华沉”则寓意着随着犁的翻动,岁月的痕迹(或说时间的流逝)也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这句话既体现了农人的辛劳,也表达了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今年布谷飞来早:“布谷”即布谷鸟,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其啼声常被视作农忙的信号。这里说布谷鸟飞来得早,预示着今年的春耕时节比往年更早一些,也暗示了农人对于农事的积极态度。
不等开耕已破音:最后一句中的“破音”指的是布谷鸟的啼声已经响起,仿佛在催促农人赶紧开始耕作。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春耕的紧迫性和农人的忙碌,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动有趣的画面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春耕的忙碌和农人的勤劳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表达了对土地和农业的深厚感情,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劳奋斗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5

帖子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3 20: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二讲作业点评汇总
1、七绝·春耕图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布谷声声透晓烟,铁犁划破水中天。  
秧针绣就千畦绿,茧手精书万亩田。  
无笔生花:微雨双飞燕好,我个人认为应该是“针秧”!这应该算得上是我吹毛求疵了。这首诗还是蛮不错的。赞一个!
2、七绝•春耕
柔荑17-铁马秋风
细雨无声润土膏,犁开晓色卷层涛。
老农口哨应春早,荡漾柔风拂衲袍。
无笔生花:铁马秋风好,“衲袍”现在谁穿这种衣服?“应”在这里应该是仄声,孤平了同学。
3、五律•春耕
柔荑26-寥词客
春半雨如烟,芳郊水满川。
村墟皆闭户,老少尽耕田。
日出东山远,牛归朗月悬。
盈眸禾万顷,乙巳是丰年。
无笔生花:寥词客好,颈联,“日出东山,牛归朗月”到底是早上还是徬晚?尾联,期待逢年的期待没写出来,直接定了性,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4、七律·乡耕
柔荑21-我在路上
乡村闭户春时忙,老少耕田笑语扬。
晨雾朦胧披晓色,夕阳璀璨映天光。
铁犁翻起千重浪,汗水浇开万亩芳。
待到秋来金谷满,农家院里酒飘香。
无笔生花:我在路上好,颔联,是想写农民从早上忙到晚上吧?哪有披星戴月的感觉?“重”不对“亩”。颈联对得乱七八糟 。

5、七绝•春耕(题图)
文/高山峻岭
岭上梯田锁雾烟,牛犁水地未扬鞭。
栽秧二月求秋实,梦里狂欢穰岁年。
紫荷心幽简评:
起承两句应该是图上实景,转和两句是展望未来,章法有了,就是语句缺少了诗味,求秋实也拗口。
6、五律•春耕
柔荑18—爱国者
布谷催春种,尘曦膏雨收。
银犁翻晓日,黑土涌金油。
燕语频询雀,机声不累牛。
新芽知地暖,蓄力向新秋。
紫荷心幽简评:这首诗章法可以。燕语頻询雀啥意思?机声这句明白啥意思,但是表达不妥,尾联跨度有点大,因为才开始播种。
7、七绝.春耕
文/柔荑09-东方烛明
千花百草竟争芳,正是山家耕种忙。
四野机隆呈盛举,何须牛马再披装。
紫荷心幽简评:这首诗合我胃口,就是语句直白了。
8、七言绝句•春耕
文/柔荑05-无形无相
春暖花开散馥芳,声声马达垄头忙。
农田已换机耕作,科技领街呈异光。
紫荷心幽简评:春暖花开俗语不入诗,这首诗老干体味道重。
9、五绝•春耕
柔荑12-起风了
陌上土膏润,枝头布谷鸣。
青阳浮动处,野老正春耕。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主题不明确,全诗平淡,空洞。陌上、土膏取其一,个见勿怪。
10、五律•春耕
柔荑02-字母宝宝
东君巡野乡,布谷促耕忙。
犁破春泥醒,鞭催老牯跄。
栽培凝秀色,浇灌孕甘香。
待看秋塍上,时新叠浪黄。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全诗布局合理,主题清晰。但是没有新意,结句比较平淡,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11、春耕
柔荑11-雨的旋律
又到乌蹄试浅深,铁犁趟得岁华沉。
今年布谷飞来早,不等开耕已破音。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前两句在描述春耕,但是个别用辞须酙酌。转结句却来了个筋斗云,写的却是谷布鸟,没有回到主题了。个见勿怪。
12、七绝•春耕
柔荑03-班玛卓玛
小草妙香人起意,片云斜雨夜来风。
丝瓜上架阳光照,故有今茲好梦中。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个可不是春耕是春梦吧,离题了哈。个见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5-4-4 12: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05-无形无相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诗要推敲推敲,修改修改,才能出好诗。在修改的过程中,要把握尺度,不能改的面目全非,那还不如重新写一首呢。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通常以1-2个为最佳。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诗讲究韵律和节奏,散文语言自由,无固定格式。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耕处处芬菲散馥芳,声声马达垄头忙。
播浇耕作皆迁代,科技领街呈异光。


自评:小诗的起承转合章法没问题,用韵正确格律都没有问题,韵字阴阳灵活还可以,不存在连韵挤韵撞韵的问题。
       首句写的是春天花开飘香的美妙环境 ,次句说的是 农田耕作已经换成机械化,前两句对称称对偶式,第三句转句拓开一笔把春天耕作时浇灌播种等各方面已经全部还代,最后第四句结句 说的是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替代农田操作虽然 已经进入现代化,但是未来必然还是会以科技来领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4-14 1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柔荑07-时光已老
一、问答题: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诗歌创作要把握原则,恰到好处。
2、一句诗中,字眼应以几处为好?
答:一句诗中,字眼最多不要超过2个,一首之中,不要有两联以上字眼位置相同。
3、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哪里?
答:不同之处有三点:
①语序的错综,②成分的省略,③十字格。
二、创作题:
以春耕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春耕》
柔荑07-时光已老
春雨春风细细柔,沾香泥土指间流。
今时墒好勤耕早,待看金禾满陌秋。

简评:
此诗以“春耕”为核心,笔触凝练。首句叠词摹写春雨柔润,次句“沾香泥土”“指间流”从触觉、嗅觉活化农耕场景;三句“墒好勤耕早”紧扣农时,专业而简洁;尾句“金禾满陌”以具象画面勾勒丰收愿景,“待看”暗含期待。全诗语言晓畅,意象明快,春种秋收脉络清晰,虽无繁复修辞,却以质朴笔触传递出对农事的热忱与对丰年的憧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04 , Processed in 0.0626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