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紫萱浙江

小渔村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8

帖子

3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7 14: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26*白雪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服饰的成语:衣冠楚楚、峨冠博带、绫罗绸缎、衣香鬓影、量体裁衣。
饮食的成语:八珍玉食、食不甘味、解衣推食、尝鼎一脔、食指大动。
茶的成语:三茶六礼、浪酒闲茶、三茶六饭、榷酒征茶、对花啜茶。
酒的成语:斗酒百篇、酒酸不售、饭坑酒囊、高阳酒徒、狗恶酒酸。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结尾时更加精彩。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传赞》
近义:余音绕梁
反义: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处:《荀子·礼论》
近义:一咏三摊
反义:驴鸣狗吠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近义:绕梁三日
反义:不堪入耳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战国·荀子等《荀子·劝学》
近义:六马仰秣
反义:索然无味

八音迭奏:八类乐器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志下》
近义:八音齐奏
反义:五音不全

钟仪楚奏: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依旧是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出处:《春秋左传正义》
近义:魂牵梦萦
反义:乐不思蜀

匕鬯不惊:匕:古代取食用的勺子,形似羹匙。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意思是施加于人的巨大威力使百里之内都受到惊动,可是主持祭祀者手持的匕鬯却安然无恙。
出处:商·姬昌《周易·震》
近义:秋毫无犯
反义:鸡犬不宁

青梅煮酒:意思是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
出处:《三国演义》
近义:闲情逸致
反义:粗茶淡饭

醴酒不设:
字面指不再为不嗜甜酒者准备醴酒,比喻待人礼节逐渐简慢。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
近义:楚筵辞醴
反义:礼贤下士

玉卮无当:原指玉制酒器没有底座,后引申比喻外表华美但缺乏实用价值的事物。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近义:华而不实
反义:朴实无华

瓮里醯鸡:,指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醯鸡即蠛蠓),比喻见识浅陋、眼界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
近义:井底之蛙
反义:博古通今

浅斟低唱: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
近义:低吟浅唱
反义:引吭高歌

头没杯案:意思是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近义:不拘小节
反义:正襟危坐

戴玄履黄: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
近义:戴天率履地
反义:斩尽杀绝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
近义:礼仪之邦
反义:蛮夷之地

披褐怀玉:比喻贤者外显贫贱而内怀才德。
出处:老子《道德经》
近义:被褐怀珠
反义:锋芒毕露

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
近义:轻裘缓带
反义:赳赳武夫

斑衣戏彩:指穿着五彩衣服逗父母高兴,以尽孝道。
出处:《初学记》引《孝子传》
近义:彩衣娱亲
反义:忤逆不孝

点评

问好老师,作业不错,赞  发表于 2025-7-14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7-7 16: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4006-风若兮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服饰:霓裳羽衣、衣冠楚楚、华服锦衣、水佩风裳、绫罗绸缎。
饮食:囫囵吞枣、难以下咽、五味杂陈、五味俱全、津津有味。
茶:茶香四溢、茶余饭后、人走茶凉、以茶代酒、茶饭不思。
酒:青梅煮酒、酒足饭饱、花天酒地、把酒言欢、沉湎酒色。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文艺作品或事件结局精彩圆满,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现代多用于褒义描述收尾升华的文学艺术效果。
近义:余音绕梁
反义: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近义:绕梁三日
反义:索然无味

余音绕梁:原指音乐停止后,余音仿佛仍在屋梁间回旋,后多用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引申义也可指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近义:余音袅袅
反义:不堪入耳

游鱼出听:典出《荀子·劝学》,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中的游鱼也被吸引浮出水面聆听。
近义:响遏行云
反义:聒嗓刺耳

八音迭奏:指古代八类乐器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的场景。
近义:钟鼓齐鸣
反义:鸦雀无声

钟仪楚奏:比喻身处异乡仍坚守故国情怀,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近义:首丘之念
反义:乐不思蜀

匕鬯不惊:本义指祭祀活动未受干扰,引申为形容军队纪律严明或处事镇定,对正常生活秩序毫无影响。
近义:秋毫无犯
反义:鸡犬不宁

青梅煮酒: 最早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描述曹操设宴邀刘备,以青梅佐酒、温酒对饮,借机试探其志向,由此衍生出“煮酒论英雄”的典故。这一场景不仅体现古人饮酒习俗,更成为后世文学中隐喻韬光养晦、机锋暗藏的经典意象。
近义:把盏言欢
反义:借酒消愁

醴酒不设:原指古代宴席中不再为不饮酒的宾客准备甜酒(醴酒),后引申为‌待人礼数逐渐怠慢‌的象征。该成语出自《汉书·楚元王传》。
近义:怠慢不周
反义:盛情款待

玉卮无当:原指玉制酒器没有底座,后引申比喻外表华美但缺乏实用价值的事物。
近义:徒有其表
反义:朴实无华

瓮里醯鸡:指酒瓮或醋坛中滋生的一种小虫(蠛蠓)。古人误以为这种小虫是由酒醋上的白霉变成。成语字面意思是酒瓮中的小虫,引申为比喻人因环境局限而见识狭窄、眼光短浅。‌‌‌‌
近义:井底之蛙
反义:鲲鹏之志

浅斟低唱:边小口饮酒边低声吟唱‌,引申为一种悠然自得、消遣时光的生活状态。‌‌
近义:闲饮轻歌
反义:狂饮高歌

头没杯案:
意思是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近义:不拘小节
反义:正襟危坐

戴玄履黄:玄"指代天、"黄"指代地的意象组合,描述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的状态。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周易·坤卦》中"天玄而地黄"的表述,明代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
近义:顶天立地
反义:谨小慎微

衣冠礼乐:意思是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出自《策秀才文》
近义:礼乐教化
反义:礼崩乐坏


披褐怀玉:源自《老子·德经》的汉语成语,比喻贤者外显贫贱而内怀才德。
近义:虚怀若谷
反义:虚有其表

羽扇纶巾:手持羽制扇、头戴丝带头巾,多用于描绘古代儒将或谋士从容不迫的风雅仪态。
近义:温文尔雅
反义:蓬头垢面

斑衣戏彩::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近义:承欢膝下
反义:忤逆不孝

点评

作业不错,不够详细,有的没有写出出处  发表于 2025-7-14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9
发表于 2025-7-7 17: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半江瑟瑟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有关服饰的成语:衣冠楚楚、
有关服饰的成语:衣冠楚楚、
锦衣玉食、披麻戴孝、 凤冠霞帔、衣衫褴褛。
有关饮食的成语:山珍海味、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垂涎三尺、粗茶淡饭。
有关茶的成语:茶马古道、茶余饭后、粗茶淡饭、 三茶六礼、茶饭不思。
有关酒的成语: 把酒言欢、觥筹交错、花天酒地、琼浆玉液、借酒浇愁。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答:曲终奏雅:
原义:乐曲到终结时奏出典雅的乐音。
引申义:多形容文章、艺术作品等结尾处严谨庄重,富有神韵,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该成语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指乐曲到终结处奏出典雅的乐音,后多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结尾处表现得庄严、雅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近义词:画龙点睛
反义词: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
原义:指音乐演奏时,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叹咏,形容乐曲婉转悠扬,余韵深长。
引申义:多用来形容诗文、艺术作品等情感深沉,节奏舒缓,令人回味无穷;也可指重复咏叹,强调对某事物的感慨或赞美。
该成语出自《礼记·乐记》,体现了古代音乐中“唱和”的艺术形式,后逐渐用于文学评论等场景。
近义词:荡气回肠
反义词:枯萎无味

余音绕梁:
原义:音乐停止后,余音仿佛仍在屋梁间环绕回荡,形容歌声或乐曲极其优美,余韵悠长。
引申义:多用来比喻诗文、话语等意味深长,令人难忘;也可形容声音的感染力极强,久久不散。
该成语出自《列子·汤问》,常与“三日不绝”连用,强调艺术作品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近义词:余韵悠长
反义词:不堪入耳

游鱼出听:
原义:游动的鱼儿浮出水面倾听,形容音乐或声音极其美妙,连水中的鱼都被吸引。
引申义:多用来夸张地表现声音的感染力极强,或艺术水平极高,令人沉醉。
该成语出自《荀子·劝学》,常与“惊禽落树”等搭配,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烘托音乐的魅力,属于古典文学中典型的侧面描写手法。
近义词:响遏行云
反义词:聒噪刺耳

八音迭奏:
原义:“八音”指古代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质制作的乐器,“迭奏”指交替演奏。形容各类乐器交替演奏,乐音和谐动听。
引申义:多用来比喻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或不同声音、元素相互配合,营造出美妙的效果。
该成语出自《晋书·乐志下》,常用来形容音乐演奏的丰富层次,也可比喻文学作品中多种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
近义词:钟鼓齐鸣
反义词:单弦独弹

钟仪楚奏:
原义:春秋时期,楚人钟仪被郑国俘虏后献给晋国,仍戴着楚国帽子、弹奏楚地乐曲,以表对故国的思念。后以“钟仪楚奏”形容人虽身处异乡,却不忘本民族或故国的文化、传统。
引申义:多用来比喻坚守本心、不忘根本,或对故乡、民族的深厚情怀。
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是典故型成语,常与“庄舄越吟”等并列,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怀乡念旧”的主题,也可用于形容文化传承中的坚守精神。
近义词:归正守丘
反义词:忘恩负义

匕鬯不惊:
原义:指祭祀用的香酒。原指宗庙祭祀时,器具与祭品都安稳如常,没有受到惊扰。
引申义:多用来形容局势安定,或处事镇定,即使在变故中也能保持秩序,毫无慌乱。

该成语出自《周易·震》,常用来形容社会秩序稳定、军队纪律严明,或人在危急时刻从容不迫的状态,含褒义。
近义词:镇定自若
反义词:惊慌失措

青梅煮酒:
原义:用青梅煮酒饮用,本是一种饮酒方式,常与初夏时节的风物相关。
引申义:多用来比喻在轻松氛围中暗藏机锋的对话,或指代雅集、论事的雅趣,也可形容人从容不迫的气度。
出自《三国演义》,指曹操与刘备在亭中煮酒论天下英雄,借青梅为引,试探刘备心志。后以此典形容英雄间的谋略交锋或从容论事的场景。
近义词:对酒当歌
反义词:话不投机

醴酒不设:
“醴酒”指甜酒,“设”即陈设、准备。原指主人不再为客人准备甜酒,暗示对其逐渐冷淡、不再礼遇。
引申义
多用来比喻待客礼数衰减,或暗示关系疏远、恩宠不再,含婉讽意味,常用于书面语中描述人际或君臣关系的变化。

出自《汉书·楚元王传》:楚元王刘交礼遇穆生,常设醴酒;穆生不善饮酒,元王去世后,其子不再设醴,穆生见状便知“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辞官离去。后以此典形容对人态度由热情转为冷淡,或暗示待人礼节渐疏。

近义词:门庭冷落
反义词:礼贤下士

玉卮无当:
`“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字面意思是玉杯没有底,无法盛放液体,比喻华而不实的器物。
引申义:多用来批评徒具形式而缺乏实际功能的事物,也可形容言论、文章等空泛无物,含贬义,常用于书面语中强调“实用价值”的重要性。
典故义: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后以“玉卮无当”比喻事物虽精美却无实用价值,或徒有其表而无实际作用。
同义词:华而不实
反义词:物尽其用

瓮里醯鸡:
原义“瓮”指陶瓮,“醯鸡”指蠛蠓(一种小飞虫)。原指困在陶瓮中的蠛蠓,因活动空间狭小而眼界受限。
引申义多用来形容人因局限于狭小环境而缺乏远见,或批评观念闭塞、目光短浅,常用于书面语中,侧重强调“见识受限”的状态。
典故义出自《庄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犹瓮里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后以“瓮里醯鸡”比喻见识浅陋、眼界狭隘的人,含贬义。

近义词:井底之蛙
反义词:见多识广

浅酙低唱:
原义“酙”同“斟”,指倒酒;“低唱”指轻柔地歌唱。字面意思是慢慢地倒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闲惬意的饮酒吟唱场景。
引申义可引申为享受生活的雅趣,或形容一种不张扬、细腻的生活情调,侧重体现“从容舒缓”的生活态度。
典故与语境多用来描绘文人雅士饮酒作乐、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也可形容一种温和舒缓的享乐氛围,常见于诗词、散文中,含褒义或中性色彩。如宋代柳永《鹤冲天》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便以该词表达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近义词:轻歌曼舞
反义词:行色匆匆

头没杯案:
原义“没”指埋没、埋头;“杯案”指酒杯与食案。原指埋头伏在杯案间,形容人饮酒时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样子。
引申为沉湎于酒食享乐,或形容行为放纵、不重礼节,侧重体现“沉迷酒桌、疏于礼仪”的状态。
典故与出处

出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常与邴原、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头没杯案”多用来形容人沉迷饮酒、不拘礼仪的放达状态,也可指饮酒时的随性姿态,含贬义或中性色彩(视语境而定)。
近义词:醉生梦死
反义词:正襟危坐

戴玄履黄:
原义“玄”指黑色,代指天(古人认为天为黑色);“黄”指黄色,代指地(古人以黄色象征土地)。“戴玄履黄”字面意为头顶苍天、脚踩大地,形容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状态。
引申义:引申为“顶天立地”的象征,可形容人肩负责任、立足于世的担当,也可用于诗词中代指“天地”这一宏大概念,侧重体现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与呼应。
典故与出处:出自《周易·坤卦》“黄裳元吉”及古代“天玄地黄”的宇宙观(如《千字文》开篇“天地玄黄”)。后多在文学中作为对天地的雅称,或用于描绘人顺应自然的生存状态,含庄重、典雅的色彩。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逆天背理

衣冠礼乐:
原义:衣冠:原指衣服和帽子,代指服饰制度,象征社会等级与礼仪规范;
礼乐:“礼”指礼仪制度,“乐”指音乐教化,二者是古代治国的核心文化体系。
“衣冠礼乐”合指以服饰制度和礼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礼仪规范与文化秩序,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引申义:引申为“文明教化”的象征,可指一个国家或时代的文化繁荣与社会秩序,也用于形容人遵循礼仪、行为合乎规范的状态,侧重体现文化制度对社会的约束与引领作用。
典故与出处:出自《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强调服饰(衣冠)与礼乐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性。后世多用于描述王朝的典章制度、文化礼仪,如《史记·孔子世家》中也以“衣冠礼乐”指代周礼的核心精神。
近义词:典章制度
反义词:礼崩乐坏

披褐怀玉:
原义: 披褐:身披粗布短衣,代指穿着朴素、外表普通;
怀玉:怀揣美玉,象征内心藏有美德或才华。
“披褐怀玉”字面指身穿粗衣却怀揣宝玉,形容人外表平凡而内心富有才德。
引申义:引申为“不以外表论价值”的哲理,可形容人虽身份低微或外表普通,却具备深厚的内在修养或卓越才能,侧重强调“内在美”与“外在朴素”的对比,含褒扬之意。
典故与出处:出自《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以“褐”与“玉”的反差,比喻圣人虽身处平凡却坚守高洁品格。后世多在文学中用以形容隐士、才子等“藏才于内”的形象,如《三国志》中亦用此典形容贤才未显于世的状态。
近义词:韬光养晦
反义词:华而不实

羽扇纶巾:
原义: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多为鸟类羽毛(如鹅毛、鹤羽)编织,象征清雅;
纶巾:用青丝带(纶)系扎的头巾,是古代名士的常见装束。
“羽扇纶巾”原指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装束,是古代文人雅士或谋士的典型形象,侧重体现从容儒雅的气质。
引申义:引申为“从容洒脱、运筹帷幄”的象征,可形容人在行事中展现出的淡定智慧,或用于描绘文人、谋士的风雅姿态,侧重突出“以智取胜”而非武力的从容气度,后世诗词、小说中多以此典烘托人物的儒雅与谋略。
典故与出处:最著名的出处是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处用以形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但据《三国志》等史料,“羽扇纶巾”也常被认为是诸葛亮的标志性装扮(后世戏曲、小说多沿用此意象),二者均体现“智将”的儒雅与谋略。
近义词:风流儒雅
反义词:俗不可耐

斑衣戏彩:
原义: 斑衣:色彩斑斓的衣服;
戏彩:表演滑稽的动作逗乐。
“斑衣戏彩”原指身穿彩衣,模仿幼儿嬉戏的样子,形容子女通过逗趣的方式取悦父母,侧重表达对父母的孝顺。
引申义:引申为“孝顺父母”的代称,多用于形容子女以幽默、亲昵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关爱,含褒扬之意。也可简作“斑衣”“戏彩”,在传统文化中是“二十四孝”故事的衍生意象,侧重体现“娱亲尽孝”的温情场景。
典故与出处:出自《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年逾七十,为让父母开心,故意穿上五彩衣、学婴儿啼哭或跌倒,以博父母一笑。后世以“斑衣戏彩”作为孝亲的典故,在诗词、戏曲中常用,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中“遥知百馀岁,不肯作斑衣”便化用此典。
近义词:承欢膝下
反义词:大逆不道

点评

作业仔细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2025-7-14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7-7 2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五五 于 2025-7-7 22:0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50*王五



一、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1. 服饰
峨冠博带、黄袍加身、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裂冠毁冕。

2. 饮食
饮食男女、列鼎而食、脍炙人口、囫囵吞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茶
茶余饭后、浪酒闲茶、残茶剩饭、迦坚茶寒、柴米油盐酱醋茶。

4. 酒
糟糠之妻、浅斟低唱、交杯换盏、移樽就教、使酒骂座。


二、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酰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见《礼记•乐记》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见《列子•汤问》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见《荀子•劝学》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见《晋书•乐志下》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见《左传•成公九年》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见《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 【青梅煮酒】意思是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象征风雅与闲情逸致。常见于宋代诗词及《三国演义》典故中。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谈笑风生、把酒言欢。
反义词:青梅煮酒作为特定文化典故,在汉语体系中暂无固定反义词。

9.【醴酒不设】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语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原指无底的玉制酒杯,后比喻贵重却无实用价值的事物。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朴实无华。

11.【瓮里酰鸡】(酰鸡:醋坛里的小虫子,即蠛蠓)指瓮中生的一种小虫,比喻见识浅陋、无所作为的人。见《庄子•田子方》。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 【浅斟低唱】斟着茶酒,低声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情景。宋。柳永 〈鹤冲天。黄金榜上〉词
近义词:低吟浅唱、浅斟低讴。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 【头没杯案】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近义词:不拘形迹、烂醉如泥。
反义词:拘束矜持。头脑清醒。

14. 【戴玄履黄】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比喻生存于人世间。见《后汉书.卷四八.翟酺传》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 【衣冠礼乐】典章制度,礼乐规仪。《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礼崩乐坏、蛮夷之地

16. 【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而内怀宝玉。比喻贤能之士,隐藏其才能,不为人知。
《老子・第七十章》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

17. 【羽扇纶巾】手持鸟羽做成的扇子,头戴青丝便巾。形容态度从容不迫、潇洒闲适。出自《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古代二十四孝中老莱子着彩衣娱亲。见《太平御览.卷四一三。人事部.孝中》。后比喻以滑稽逗趣的动作,来娱乐双亲。见《红楼梦》第五四回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其他的不错,欣赏!  发表于 2025-7-12 23:18
人走茶凉‌。 比喻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典出京剧《沙家浜》,原指客人离去后茶水自然冷却,后引申为关系疏远。‌‌1‌‌2 ‌粗茶淡饭‌。 形容...   发表于 2025-7-12 22:48
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语,而是源自民间的生活谚语‌,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文献,用于描述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成语与谚语的...   发表于 2025-7-12 22:43
迦坚茶寒[jiā jiān chá hán] 湖名 湖名。一名 揭揭察哈 。在 蒙古 和林 之北,即今之 察罕池 。又殿名。为 元 代初年所建,...  发表于 2025-7-12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6

帖子

5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7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7-8 15: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30*晓澜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服饰相关:霓裳羽衣、凤冠霞帔、量体裁衣、珠围翠绕、衣衫褴褛
饮食相关:饕餮盛宴、狼吞虎咽、食不果腹、脍炙人口、粗茶淡饭
茶相关:茶余饭后、茶饭无心、三茶六礼、三茶六饭、浪酒闲茶
酒相关:觥筹交错、玉卮无当、金波玉液、酒有别肠、浅酌低唱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一、与音乐相关
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尾奏出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言论在结尾处显得庄重、有力。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近义词:言归正传
反义词:虎头蛇尾
一唱三叹
注解: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原形容音乐和歌唱优美,后多形容诗文婉转含蓄,意味深长。
出处:《礼记・乐记》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索然无味
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仿佛仍在屋梁上回荡。
出处:《列子・汤问》
近义词:绕梁三日
反义词:不堪入耳
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中的鱼都游出水面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
近义词:鸾吟凤唱
反义词:呕哑嘲哳
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 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
近义词:八音齐鸣
反义词:乱作一团
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人,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
近义词:怀土之情
反义词:数典忘祖
二、与酒相关
匕鬯不惊
注解:“匕” 指羹匙,“鬯” 指祭祀用的酒,形容军纪严明,不扰百姓,祭祀照常进行。
出处:《周易・震》
近义词:秋毫无犯
反义词:鸡犬不宁
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雅俗共赏的宴饮场景。
出处:《三国演义》
近义词:把酒言欢
反义词:剑拔弩张
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 指甜酒,不摆设甜酒,比喻对人不优厚,待客简慢。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
近义词:慢客欺主
反义词:倒屣相迎
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 指玉制酒杯,“当” 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却无用(如无底的酒杯无法盛酒)。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近义词:华而不实
反义词:物有所值
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 指酒瓮里的蠛蠓(小虫),比喻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
近义词:井底之蛙
反义词:见多识广
浅斟低唱
注解:缓缓饮酒,低声歌唱,形容闲适安逸的宴饮情态。
出处:柳永《鹤冲天》
近义词:把酒临风
反义词:狂饮高歌
头没杯案
注解:头俯伏在酒杯和案几之间,形容饮酒酣畅,醉态可掬。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近义词:酩酊大醉
反义词:滴酒不沾
三、与服饰 / 礼乐相关
戴玄履黄
注解:“玄” 指天的颜色,“黄” 指地的颜色,头顶青天,脚踩大地,形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也指穿着深色上衣、黄色鞋子(古代服饰规范)。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苟且偷生
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古代的服饰制度、礼仪规范和音乐教化,代指儒家文化或社会文明秩序。
出处:《隋书・礼乐志》
近义词:礼义廉耻
反义词:蛮夷之地
披褐怀玉
注解:“褐” 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怀中藏宝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
反义词:华而不实
羽扇纶巾
注解: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形容谋士或文人儒雅从容的风度(多联想诸葛亮形象)。
出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近义词:风流儒雅
反义词:披头散发
斑衣戏彩
注解:相传春秋时老莱子为取悦父母,身穿彩衣扮小儿嬉戏,后指身穿彩衣逗父母欢笑,形容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
近义词:彩衣娱亲
反义词:忤逆不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0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0

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7-8 1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45*紫萱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服饰: 衣衫褴褛、衣冠楚楚、峨冠博带、绫罗绸缎、霓裳羽衣、西装革履
饮食: 囫囵吞枣、添油加醋、望梅止渴、食不甘味、画饼充饥、五谷杂粮
茶: 粗茶淡饭、茶道同心、清茶淡话、三茶六礼、人走茶凉、残茶剩饭
酒: 酒足饭饱、杯酒解怨、酒囊饭袋、酒酣耳热、醉生梦死、酒入舌出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人领唱,三人应和,形容诗文婉转感人。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  
近义词:余韵悠长  
反义词:索然无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各类乐器轮番演奏,形容场面恢弘。  
出处:《晋书•乐志》"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钟鼓齐鸣  
反义:杂乱无章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
(7)匕鬯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鸡犬不惊
反义词:无恶不作
(8)青梅煮酒:
注解:用青梅煮酒饮用,是古代一种雅趣的饮酒方式,常与时节(如初夏)或文人雅集相关。引申义:多借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形容英雄人物纵论天下、意气风发的场景,也可指友人相聚、饮酒畅聊的情景。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邀刘备在庭中以青梅煮酒,席间谈论天下英雄,试探刘备心志,后成为经典的权谋与智慧交锋场景。
近义词:杯酒言欢
反义词:话不投机
(9)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薄情寡义
反义词: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
注解:玉杯无底,喻事物华而不实。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  
近义词:华而不实  
反义词:秀外慧中  
(11)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
反义词: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缓缓饮酒,轻声吟唱,形容闲适之态。  
出处: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悠然自得  
反义词:放歌纵酒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
反义词:头脑清醒
(14)戴玄履黄:
注解: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词:戴天蹐地
反义词: 背天逆理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
反义词:无法无天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
(17)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
反义词: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
反义词:忤逆不孝


点评

作业认真完成,欣赏!  发表于 2025-7-12 2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3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7
发表于 2025-7-8 20: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41*洗尘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1)服饰类:
斑衣戏彩: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乘肥衣轻: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颠倒衣裳: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恶衣粝食: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2)饮食类:
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挑肥拣瘦:挑、拣,选择,挑拣。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粗茶淡饭:指简单的、不精致的饮食。有时用来形容生活简朴。
山珍海味:是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茶饭不思:指的是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3)茶类:
人走茶凉‌:比喻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出自京剧《沙家浜》。‌‌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三茶六礼: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
挑茶斡刺:指寻事生非。
茶余酒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4)酒类:
‌乞浆得酒‌:出自晋代李石《续博物志》,原文为“太岁在酉,乞浆得酒”,指讨要浆水却得到美酒,引申为意外获得远超期望的好运或馈赠,象征丰盈与福气。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愁肠殢(tì)酒: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
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池酒林胾(zì):胾,切成的大块肉。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
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 chàng)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9.醴(lǐ )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zhī)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11.瓮里醯(xī)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14.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17.羽扇纶(guān)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凤王点评:洗尘你好,全部回答正确,唯余音绕梁这个意思是可以,但是一个成语回答三个成语是不是重复了,建议可以删除避免重复。  发表于 2025-7-13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5
发表于 2025-7-8 22: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4020*素衣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1),有关服饰的成语: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十分整齐而漂亮。也用来衬托人物的风流或高雅。
【被发左衽‌】:披散头发,衣襟向左开,指古代少数民族装束,引申为文化异化。
【衣锦还乡】:旧指做官以后向家乡的人炫耀。现泛指荣归故里。
【峨冠博带】:头戴高高的帽子,腰系宽大的衣带。指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常用来形容上流社会穿着的样子。
【衣不蔽体】:衣服破旧,遮盖不了身体。形容生活苦困。


2),与饮食有关的成语:
【饮食起居】:指人的日常生活。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或比喻他人施舍之物。‌‌
【餐风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空话安慰自已或别人。
【食不味甘】:吃东西感觉不到味道美好。形容心事重重,忧虑不安。


3),与茶有关的成语。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茶余饭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人走茶凉】: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三茶六礼】:意思是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以茶代酒】:即不想喝酒而又难却盛情,就用茶来代替酒。这是不胜酒力者而所行的礼节。


4),与酒有关的成语。
【斗酒百篇】:意思是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酒囊饭袋】:讥讽无能的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比喻只会吃喝,腹内无学。
【酩酊大醉】:形容醉的非常厉害,处于昏迷状态。
【箪食壶酒】:形容饮食简朴或数量极少。
【杯酒解怨】: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
1),曲终奏雅:
【注解】:字面指乐曲终结时演奏典雅纯正的乐音,引申为文学作品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彩,也泛指事件结局圆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完美收官、画龙点睛。
【反义】: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用来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
【近义】: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驴鸣狗吠、索然无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出处】:《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食,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不堪入耳、戛然而止。


4),游鱼出听:
【注解】: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淮南子》: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近义】:六马仰秣、余音绕梁。
【反义】:不堪入目、靡靡之音。


5),八音迭奏:
【注解】:字面含义指古代八类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且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乐声鼎沸、丝竹管弦。
【反义】:五音不全、鸦雀无声、杂乱无章。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钟仪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近义】:越鸟南栖、狐死首丘、怀土之情。
【反义】:数典忘祖、乐不思蜀。


7),匕鬯不惊:
【注解】: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chàng):古代祭祖用的香酒;匕鬯:代指宗庙祭祀。祭祀活动没有受到惊扰,连一只羹匙、一盏酒杯都不惊动。形容军纪严明,军队所到之处百姓不受惊扰。
【出处】:《易经·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鸡犬不惊、秋毫无犯。
【反义】:鸡犬不宁、胡作非为。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习俗,象征风雅与闲情逸致。
【出处】:青梅煮酒出自《三国演义》描写“青梅煮酒论英雄”,短短一段话。二人讨论天下英雄前,亦“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曲水流觞、煮酒论英雄。
【反义】:


9),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甜酒。指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用来形容人能够见机行事,避免灾祸。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不屑一顾、楚筵辞醴。
【反义】:九锡宠臣‌、谒赞不名。


10),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古代玉制酒杯,"当"意为器皿底座。原指玉制酒器没有底座,后引申比喻外表华美但缺乏实用价值的事物。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
【近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华实相称、名副其实。


11),瓮里醯鸡
【注解】:瓮:坛子;醯鸡:即蠓,酒瓮中的一种小虫。酒坛子里面的蠛蠓。比喻见识浅陋狭隘的人。
【出处】:其典故出自《庄子·田子方》,记载孔子向老子求道后感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
【近义】:井底之蛙、醯鸡瓮里。
【反义】:见多识广、博闻强识。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低吟浅唱、花前月下、灯红酒绿。
【反义】:引吭高歌、高谈阔论。


13),头没杯案
【注解】:意思是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放浪形骸、随心所欲。
【反义】: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14),戴玄履黄
【注解】:履:踏。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指生活在世上。多含感受天地之无私而行动谨慎、不敢逾越本分之意。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近义】:戴圆履方、顶天立地。
【反义】:低头折节、卑躬屈膝。


15),衣冠礼乐
【注解】: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衣冠文物、朝章国典。
【反义】:礼崩乐坏、不成体统。


16),披褐怀玉
【注解】:被:同“披”。褐:粗布衣服。玉:宝玉,比喻才德。身穿粗布衣服,怀里却藏着美玉。比喻有才能而深藏不露。也比喻出身贫贱而有真才实学。
【出处】:源自《老子·德经·七十章》,原文为“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后演变为成语。
【近义】:大智若愚、不露圭角。
【反义】:锋芒毕露、出类拔萃。


17),羽扇纶巾
【注解】:指手持白羽扇、头戴青丝巾的装束特征,借代汉末魏晋时期名士风度,后引申形容人临危不乱的从容仪态。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近义】: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赳赳武夫、俗不可耐。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用可笑的扮相或滑稽动作使双亲欢乐;
今义后指逗父母高兴,以尽孝道。
【出处】:唐·徐坚《初学记》引西汉·刘向《孝子传》:“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着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
【近义】:笑感动天、乌鸦反哺、卧冰求鲤。
【反义】:忤逆不孝、不孝之子。


点评

转凤王点评  发表于 2025-7-13 09:37
素衣你好,青梅煮酒反义词是什么没写?其他正确。青梅煮酒反义词: 焚琴煮鹤  发表于 2025-7-13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2
发表于 2025-7-9 1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翠色和烟 于 2025-7-9 11:45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32*翠色和烟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有关服饰的成语:峨冠博带、戴玄履黄、红紫夺朱、裂冠毁冕、冠冕堂皇;
有关饮食的成语:列鼎而食、脍炙人口、满汉全席、挑肥拣瘦、饮食男女;
有关茶的成语:茶饭无心、三茶六饭、浪酒闲茶、榷酒征茶、顿茶顿饭;
有关酒的成语:觥筹交错、玉卮无当、痛饮黄龙、酒有别肠、器小易盈。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2.一唱三叹:
【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
3.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不堪入耳
4.游鱼出听
【解释】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愁眉苦脸
5.八音迭奏
【解释】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单调乏味、杂乱无章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鸡犬不宁
【反义词】兵匪不分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避而不谈
9.醴酒不设:
【解释】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薄情寡义
【反义词】盛情款待
10.玉卮无当:
【解释】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秀外慧中、朴实无华
11.瓮里醯鸡:
【解释】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出处】《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近义词】坐井观天、孤陋寡闻、
【反义词】见多识广、学富五车
12.浅斟低唱:
【解释】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近义词】曲水流觞、低吟浅唱
【反义词】引吭高歌、高谈阔论
13.头没杯案:
【解释】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放纵不拘
【反义词】局促不安
14.戴玄履黄:
【解释】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词】戴天履地
【反义词】斩尽杀绝
15.衣冠礼乐:
【解释】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词】礼仪之邦
【反义词】礼制崩坏
16.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近义词】被褐怀珠
【反义词】锋芒毕露
17.羽扇纶巾: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近义词】纶巾羽扇
【反义词】弃甲曳兵
18.斑衣戏彩:
【解释】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出处】《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近义词】彩衣娱亲
【反义词】忤逆不孝



点评

凤王点评:翠色和烟你好,很认真,全部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7-13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8
发表于 2025-7-9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凡 于 2025-7-9 13:52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12*小凡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服饰:
峨冠博带   冠冕堂皇   锦衣玉食    缝衣浅带    绿衣黄里
饮食:
满汉全席   丰衣足食   囫囵吞枣    挑肥拣瘦    脍炙人口
茶:
粗茶淡饭   茶余饭后    禅茶一味    三茶六饭   残茶剩饭
酒:
酒囊饭袋   对酒当歌    花天酒地    酒后失言   灯红酒绿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释义: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结尾时更加精彩。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赞》: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反义:虎头蛇尾、狗尾续貂、江郎才尽

2.一唱三叹
释义: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余音袅袅、意味深长、回环往复
反义:索然无味、平淡无奇、味同嚼蜡

3.余音绕梁
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出  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食,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反义:不堪入耳、索然寡味、味同嚼蜡

4.游鱼出听
释义: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余音绕梁、绕梁三日、响遏行云
反义:不堪入耳、呕哑嘲哳、枯燥无味

5.八音迭奏
释义:八类乐器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八音繁会、鼓乐齐鸣、繁弦急管
反义:独奏独唱、单调乏味、万籁俱寂

6. 钟仪楚奏

释义: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出处:三国魏·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近义:庄舄越吟、狐死首丘、饮水思源
反义:数典忘祖、乐不思蜀、背井离乡

7.匕鬯【chàng】不惊
释义:“匕”“鬯”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匕为取食器具,鬯为香酒)。“匕鬯不惊”原指祭祀时礼器不受惊扰,后多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扰百姓;也可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不受外界干扰。
出处:商·姬昌·《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鸡犬不惊、秋毫无犯、井然有序
反义:鸡犬不宁、兵荒马乱、烧杀抢掠

8.青梅煮酒
释义: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
出处:宋 晏殊 《诉衷情》词:“青梅煮酒鬭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三国演义》第三四回:“ 表 曰:‘吾闻贤弟在 许昌 ,与曹操 青梅煮酒,共论英雄。’”
近义:煮酒论英雄、杯酒言欢
反义:话不投机、不欢而散、针锋相对

9.醴【lǐ】酒不设
释义: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对人的礼敬渐渐减弱。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慢客欺主、礼蓑乐坏、疏贤慢士
反义:敬贤礼士、扫榻以待、倒屣相迎

10.玉卮【zhī】无当
释义:玉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对人的礼敬渐渐减弱。该成语的核心含义是:比喻事物外表华美,却没有实际用途(或关键部分缺失,无法发挥作用),强调形式与实用的脱节。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有瓦器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器。’”
其中,“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杯底(一说为杯足)。
近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金漆马桶
反义:秀外慧中、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11.瓮里醯【xī】鸡
释义:覆盖在醋瓮里的蠓虫儿。后用来比喻囿于狭隘的生活环境而见识短浅的人。
岀处: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成玄英疏:“醯鸡,醋瓮中之蠛蠓,每遭物盖瓮头,故不见二仪(天地)也。亦犹仲尼遭圣迹蔽覆,不见事理,若无老子为发覆盖,则终身不知天地之大全,虚通之妙道也。”
近义:井底之蛙、坐井观天、鼠目寸光
反义:高瞻远瞩、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释义: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岀处: 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近义:闲吟浅酌、浅酌低吟、把酒临风
反义:狂饮高歌、疾言厉色、行色匆匆

13.头没杯案
释义: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酩酊大醉、酣畅淋漓、烂醉如泥
反义:滴酒不沾、头脑清醒、适可而止

14.戴玄履黄
释义:形容人立在天地之间,当有敬畏之心,亦当有进取之志。
出处: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戴天履地、顶天立地、天覆地载
反义:上天入地、腾云驾雾、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15.衣冠礼乐
释义: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岀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礼义廉耻、典章文物
反义:礼崩乐坏、粗鄙无礼

16.披褐怀玉
释义:穿着粗布衣服,身怀才德。比喻贤者外显贫贱而内怀才德。
出处:《老子·道德经》“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近义:深藏不露、韬光养晦、被褐怀珠
反义:华而不实、绣花枕头、虚有其表

17.羽扇纶巾
释义:指手持白羽扇、头戴青丝巾的装束特征,借代汉末魏晋时期名士风度,后引申形容人临危不乱的从容仪态。
出处: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风度翩翩、温文尔雅、雍容闲雅
反义:粗鲁无礼、蛮横无理、俗不可耐

18.斑衣戏彩
释义:指用可笑的扮相或滑稽动作使双亲欢乐;娱亲(多作典故用)。后指逗父母高兴,以尽孝道。
出处: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近义:卧冰求鲤、彩衣娱亲、扇枕温衾
反义:忤逆不孝、大逆不道、不孝之子


点评

第二题成语注解、出处、近反义词整理完整,释义精准有深度。近反义词贴合词义,对比清晰。出处标注详细,权威性强。  发表于 2025-7-13 00:39
少数近反义词不太贴切,比如“浅斟低唱”反义用“狂饮豪歌”更合适。  发表于 2025-7-13 00:38
第一题里“满汉全席”“禅茶一味”不算传统成语,“丰衣足食”和饮食关联较弱。个别表述有误:“礼蓑乐坏”应为“礼崩乐坏”;“瓮里醯鸡”出处一般是《列子·天瑞》。少数近反义词不太贴切,比如“浅斟低唱”反义用   发表于 2025-7-13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8:23 , Processed in 0.08844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