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翠色和烟 于 2025-7-9 11:45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32*翠色和烟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有关服饰的成语:峨冠博带、戴玄履黄、红紫夺朱、裂冠毁冕、冠冕堂皇; 有关饮食的成语:列鼎而食、脍炙人口、满汉全席、挑肥拣瘦、饮食男女; 有关茶的成语:茶饭无心、三茶六饭、浪酒闲茶、榷酒征茶、顿茶顿饭; 有关酒的成语:觥筹交错、玉卮无当、痛饮黄龙、酒有别肠、器小易盈。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2.一唱三叹: 【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 3.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不堪入耳 4.游鱼出听: 【解释】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愁眉苦脸 5.八音迭奏: 【解释】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单调乏味、杂乱无章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鸡犬不宁 【反义词】兵匪不分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避而不谈 9.醴酒不设: 【解释】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薄情寡义 【反义词】盛情款待 10.玉卮无当: 【解释】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秀外慧中、朴实无华 11.瓮里醯鸡: 【解释】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出处】《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近义词】坐井观天、孤陋寡闻、 【反义词】见多识广、学富五车 12.浅斟低唱: 【解释】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近义词】曲水流觞、低吟浅唱 【反义词】引吭高歌、高谈阔论 13.头没杯案: 【解释】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放纵不拘 【反义词】局促不安 14.戴玄履黄: 【解释】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词】戴天履地 【反义词】斩尽杀绝 15.衣冠礼乐: 【解释】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词】礼仪之邦 【反义词】礼制崩坏 16.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近义词】被褐怀珠 【反义词】锋芒毕露 17.羽扇纶巾: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近义词】纶巾羽扇 【反义词】弃甲曳兵 18.斑衣戏彩: 【解释】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出处】《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近义词】彩衣娱亲 【反义词】忤逆不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