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四期辞赋研修班第十五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586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期辞赋研修班第十五课作业
《黄河赋》
035*高山峻岭


    观夫山流涧水,地起溪烟。青海之三古曲,源于则百万年。名取战国,九曲飞泉。经流之九省。汇百则多川。(一先)
    至乃捲地黄沙,连天白浪。掀万丈之巨澜,破凌云之叠嶂。汹涌且鸣湍,逶迤之荡漾。雨水于夏秋,河床之浩旷。(二十三漾)
    既而黄河过眼,世上闻名。源白雪之高峰,长空矗耸;出浮云之峭壁,远水涓成。壶口瀑布,万鼓齐鸣。声传十里,曲奏银筝。(八庚)
   岂知母亲之悬河,中华之血脉。炎黄之抚育,华夏之玉液。承五千年之造化,载先贤于史册。(十一陌)
    加以四书五经之行卷,宋明理学则成章。辞赋吟于楚汉,诗词唱于宋唐。忆李白诗之豪放,闻易安词之悲凉。元曲之泼辣,清文则留香。(七阳)
    斯乃伏羲育化于中原,炎帝尝遍于百草。阿房用则秦砖,汉室修之瓦造。清明画卷,彰显经济之繁荣;曲水楷书,汇集兰亭之墨宝。(十九皓)
    每见长桥接岸,天堑且通途;蓄水修堤,灌溉之来源。牛羊之肥壮,黍稷则盈盆。沙漠变之绿地,露霖来则湖存。(十三元)
    况复微波荡漾,投林转壑之途;逝水东流,出谷穿山则路。行程五千里之踪,客路九省区而步。黄河之情,渤海之注。(七遇)
    伟哉!壮哉!母亲之河,自强不息,挺炎皇之脊梁,凝民族之精神,映华夏之辉煌。
注释:
①清文:指清朝小说。


②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流经九个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8:02 , Processed in 0.0515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