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七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
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
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特别是滥用动宾词组问题。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
摞眼也叫相类。律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其中中二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使上联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没有任何变化。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9 、不使用词组
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
按照要求把作业中14,25位置上的词罗列出来,判断词性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
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
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队长(标题)与队员(诗中的物象)的关系
14、要求合理收放
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应用
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海滨消暑
白驹10-江海
长堤斜倚逐风轻,远海浮光接太清。
浪吻沙痕消溽暑,鸥随云影度闲程。
冰壶浸月摇空碧,竹簟涵凉透骨清。
忽有渔歌传晚浦,一襟霞色伴归行。
自评
无失黏失对。首字“长”“远”“浪”“鸥”“冰”“竹”“忽”“一”,合5/3。
起联“长堤斜倚”“远海浮光”,以广角镜摄远景,风轻海阔,引消暑之意;承联“浪吻沙痕”“鸥随云影”,镜头收至中景,浪之柔、鸥之闲,暗承凉感与闲情。转联“冰壶浸月”“竹簟涵凉”,聚焦近物,从视觉之“空碧”到触觉之“骨清”,由外及内拓深凉意。合联“渔歌传浦”“霞色伴行”,镜头再展,声景与色景相缀,收束于归程,意脉自堤海至鸥浪,再及器物与晚色,流转无断。
韵字“轻、清、程、清、行”,阴阳相济,无撞挤连韵之弊。“冰壶”“竹簟”非叠景,避四平头;意象各有专属,无摞眼之失。全诗以“凉”为骨,以“闲”为魂,景随步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