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29期联诗班第一讲C组作业贴(组长:小泥土)

 关闭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2016-5-13 19: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一讲 C组38  飞云流烟 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答: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联。

——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被称为“文末词余”。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对联一副对联,因有两句,所以分上下,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第一句叫上联,第二句叫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

——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对偶时代,也就是对联的史前时代。像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 (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联的雏形初现。唐初又出现了讲究对仗的律诗。直到五代后,对联才以春联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自此以后,人们对这种形式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

——唐末是对联的独立期,宋代是对联的发展期,(但是,真正把楹联推广到民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清代是对联的鼎盛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答:
——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人;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5-13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C26-鹏程万里 小渔村29期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联。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这样很容易区分上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对联的形成在唐朝时期,在唐朝以前,也有双句出现,但不是很工整的对联。所以说对联起源于唐朝。发展时期为宋 元 明三个朝代。到了清朝就达到了鼎盛时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答:1.装饰环境 2.启迪人生 3.传递感情 4.宣传广告 5.祈祝吉祥 6.陶冶情操 7.鞭鞑邪恶 8.社会征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3 22:4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一讲 C15 开心融融 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答: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联。我们地方上称其为“门对子”,顾名思义,就是贴在门楣两边的。每年的春节或结婚、开业等都会张贴。 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第一句叫上联,第二句叫下联,在对联创作中,可以一 人单独写作成上下联,也可以二人合作成上下联。一般将先出的句子叫出句,后对的句子叫对句。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 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对偶时代,也就是对联的史前时代。像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 唐末对联的独立期,宋代对联的发展期, 清代对联的鼎盛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答: 就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人;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点评

如何区分上下联未答出要点。  发表于 2016-5-17 09:38
作业认真,学习了。 最好分行回答。  发表于 2016-5-17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9
发表于 2016-5-13 2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C35学员诗经山水)
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被称为“文末词余“,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所组成。对联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也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一副对联因有两句,所以分上下, 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 。第一句叫上联,第二句叫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对联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的对偶时代,也就是对联的史前时代。像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 (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联的雏形初现。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对联经历了唐末对联的独立期、宋代对联的发展期、清代对联的鼎盛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答: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八个方面:1装饰环境、2启迪世人、3传递感情、4祈祝吉祥、5陶冶情操、6鞭笞邪恶、7宣传广告、8社会征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9
发表于 2016-5-13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被称为“文末词余“,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所组成。对联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也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一副对联因有两句,所以分上下, 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 。第一句叫上联,第二句叫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对联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的对偶时代,也就是对联的史前时代。像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 (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联的雏形初现。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对联经历了唐末对联的独立期、宋代对联的发展期、清代对联的鼎盛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答: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八个方面:1装饰环境、2启迪世人、3传递感情、4祈祝吉祥、5陶冶情操、6鞭笞邪恶、7宣传广告、8社会征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8
发表于 2016-5-14 00:2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一讲,C组C20-君紫泠第一讲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8
发表于 2016-5-14 00:2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对联。
1)
对联要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音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音
还有就是词性相对
上下联偶数字位置要相对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唐初五代,隋唐的时候是对联发展最辉煌的时刻
3.对联有哪些作用?
一,装饰环境,二启迪世人,三,传递感情四祈祝吉祥啊,五是陶治情操,六鞭策邪恶,七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门联就是过春节时候大门上贴的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零点。
老师随交随评,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8
发表于 2016-5-14 00:2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对联。 1) 对联要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音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音 还有就是词性相对 上下联偶数字位置要相对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唐初五代,隋唐的时候是对联发展最辉煌的时刻 3.对联有哪些作用? 一,装饰环境,二启迪世人,三,传递感情四祈祝吉祥啊,五是陶治情操,六鞭策邪恶,七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门联就是过春节时候大门上贴的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零点。 老师随交随评,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0

帖子

3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4 16:4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29期第一讲作业 C16耕樵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对联是的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联。 答,特征, 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答,如何分上下联, 一副对联(注意是“副”,不是一幅书画的“幅”),因有两句,所以分上下,【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第一句叫上联,第二句叫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答,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可以追溯到唐虞之世。对偶时代,也就是对联的史前时代。像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 经历了那些时期 答,1)唐末对联的独立期 2)宋代对联的发展期 3)清代对联的鼎盛期 3.对联有哪些作用? 三、对联的作用 答,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人;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5-15 0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一讲 C组C23-悠蓝 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区分上下联?
    什么是对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称之为联,地方上称其为“门对子”。每年的春节或结婚、开业等都会张贴的为实用联;网络对联群和文人墨客聚会时玩的被称之为意境联。
    特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被称为“文末词余”。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如何区分上下联:一副对联,分上下两句,尾字是仄声的为上联,尾字是平声的为下联。
2.对联源于何时,经历了哪些时期?
    起源:
    史前时代:对联的直系远祖是对偶,对偶时代为对联的史前时代,可追溯到唐虞之世;   
    雏形初现: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 (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联的雏形初现;
    成为独立文学样式:唐初出现了讲究对仗的律诗,五代后,对联以春联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成熟:成熟年代应为隋唐。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发展:
    唐末对联的独立期:对联真正开始从诗中独立出来的,当属五代蜀之孟昶。
    宋代对联的发展期:入宋以后,朝廷虽然有所禁忌,但文人学士都喜爱对联。进入南宋时期后,对联在文坛的发展有所停顿,但在民间,发展依然十分迅速。南宋时期,楹帖盛行。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宋元之间,汉族遭异族入侵,楹联因战乱,流落民间。明太祖朱元璋把楹联推广到了民间。此后,除夕书春联,成为民俗,流传至今。
    清代对联的鼎盛期:明清以后,特别是清代以来,对联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联越写越长,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同时,形成和完善了马蹄韵。有关对联的理论研究也日渐增多,对联真正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
    至今:对联从产生至今,由于题材丰富,用途广泛,作品数量浩如烟海。可以说,在我国所有形式的文学作品中, 它是群众性最强,普及程度最高的文学体裁。充分说明楹联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实用性。它有着比诗歌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3.对联有哪些作用?
a)装饰环境
自宋之后,楹联逐渐出现在园林景观之处,这不但给园林艺术增添了无穷的色彩,也为中国名胜、风景联的兴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启迪世人
对联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一篇好的对联往往使人顿开茅塞,令人从中领略人生的哲理和真谛。
c)传递感情
d)宣传广告
e)祈祝吉祥
春联、喜联中比比皆是
f)陶冶情操
这方面的对联内容较广,在楹坛中占据较大的位置,综观楹联古籍,以联抒怀者不胜枚举。
g)鞭挞邪恶
h)社会征联
征联作为楹联领域里一种独特的应对形式,自古有之。它与诗歌答对一样,引发许多文人墨客的高度兴趣。不过,古时候悬赏征联并不是很多,但实际上一些即兴应答,文人巧对,实际上也属于征联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26 , Processed in 0.08591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